•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卡夫卡長篇小說《訴訟》“窗口”朝向的風景

    2019-02-22 12:53:31
    昭通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訴訟約瑟夫卡夫卡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訴訟》是卡夫卡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寫于1914—1918年,雖然是斷斷續(xù)續(xù)寫成,但也足可看到文本整體結構的連續(xù)性。《訴訟》寫作起始的一年“恰恰是卡夫卡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劃時期的分界線”,《訴訟》相較于《失蹤者》的形而下現(xiàn)實生活體驗上升到了形而上的精神拷問。但卡夫卡筆下仍然閃耀著現(xiàn)實主義的余暉,這里的現(xiàn)實主義是指文學史上總體上的現(xiàn)實主義,卡夫卡所置身其中乃是現(xiàn)代主義流派紛呈的文學現(xiàn)實,但這時的現(xiàn)實主義汲取并借鑒了同時期的其它思想潮流而走向了心理現(xiàn)實主義甚而是荒誕派的道路。法國文論家加洛蒂在對卡夫卡的論述中指出“卡夫卡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是統(tǒng)一的。他生活過的世界和他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是統(tǒng)一的”[1]105,“他周圍的世界和他內心的世界是統(tǒng)一的”。[1]109并主張擴大現(xiàn)實主義的邊界,要求把現(xiàn)實而非表現(xiàn)和荒誕還給卡夫卡。因此,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完全有著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卡夫卡長篇小說的“窗口”完全有著朝向現(xiàn)實的光輝,但他并非是全然對現(xiàn)實進行摹寫,而是有著表現(xiàn)或荒誕意義上的心理現(xiàn)實,并有想從“窗口”(下文采用的都是廣義上的“窗口”,因而不加引號)逃離的趨勢。

    一、作為分類的窗口:對主人公的洞察

    實際的窗口從約瑟夫·K受審到其毫不順從的反抗一直貫穿著小說的始終,窗口在小說中作為明暗線漸次交叉出現(xiàn),已然成為破解《訴訟》文本的一個符碼。窗口之外的世界是形而下的、歡喜的和世俗的,而窗口內的世界是形而上的,充滿著欺瞞、壓迫和邪惡的心機。這里的窗口可以統(tǒng)分為兩類:一是作為實際的窗口,即是作為實存的窗口;二是作為象征物或替代物的窗口,如作為替代物的門、作為象征物的性愛場景和K主動反抗的行為。但不管是作為實存物的窗口,還是作為象征物或替代物的窗口,窗口已然成為我們反觀主人公約瑟夫·K的形象的一個中介物,通過作為中介的窗口,約瑟夫·K自由的程度向我們展開。

    首先是作為實存物窗口的描寫??ǚ蚩ㄔ谛≌f集《觀察》中有兩篇以窗口為主題的短篇:《心不在焉地向外眺望》和《臨街的窗戶》?!缎牟辉谘傻叵蛲馓魍访枋鲈诖喝盏囊惶炖铮绯刻鞖饣颐擅傻?,而“現(xiàn)在”走向窗口的你會感到“驚異”,因為你可以看到由于快步走過來的男人擋住了夕陽的光芒而在小女孩臉上留下的夕陽的光影。[2]19《臨街的窗戶》中的窗戶成為可以與外界溝通交流的的媒介,并且可以成為“能依傍的胳膊”,而從窗戶向外看到的是“下面的馬就會把他拽進它們身后的車子和喧嘩之中,從而最終把他拽向人間的和睦。”[2]27面對臃腫不堪的思想和百無聊賴的生活,窗口外的風景成為人可以暫時緩解心緒的一個棲息地。亨利·詹姆斯認為小說大廈里擁有千千萬萬的窗戶,但它們不過是窗戶,不過是在墻上洞開的一個個窟窿,并不能直接通向生活。[3]窗口外充斥了太多的嘈雜和意義,必須借用個人主觀內心的創(chuàng)造予以體現(xiàn)。而在小說《訴訟》中,窗口的作用又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在小說的開頭,K早起時透過窗戶看見“倚在枕頭上看見住在街對面的那位老太太正以一種對她來說異乎尋常的好奇打量著她”[4]3,后來K的目光一直沒離開過窗口,當他與弗蘭茨說話的空當兒,K“透過敞開的窗戶,他看到那位老婦人懷著老年人特有的好奇走到了對面的窗前,打算把一切看個仔細?!盵4]4總之,約瑟夫·K有著超強的視覺和超乎一般的靈敏度,目光每每掃到窗口似乎都與訴訟本身無關,但卻與訴訟有著另外重大意義上的關聯(lián):自己被捕的事兒為他人所知,人人都在關注著此事的進展。小說的第十章有對此種場景的復現(xiàn):約瑟夫·K意識到自己將要迎來結局,“K意識到他等的不是這兩個人,便走到窗前,朝漆黑的街上望了一眼。街對面幾乎所有的窗戶都是黑的,許多窗子放下了窗簾。整棟樓只有一扇窗里還亮著燈……”[4]179,窗戶本來可以成為約瑟夫·K洞察外面生活的一個媒介,這里卻只是為別人洞察自己的隱私提供了便利,約瑟夫·K對窗口外的生活有著首鼠兩端的態(tài)度,充滿著矛盾,畢竟窗戶外還夾雜有煙塵的濃濃霧氣。[4]109但在小說《訴訟》其它段落中,約瑟夫·K看窗外的這么一個毫不起眼的動作其實已然說明了他的選擇。叔父卡爾知道他被捕的消息后來看望他時,“他透過窗子,望著街對面,從他坐的地方只能看見一小片三角地帶,這是兩個商店櫥窗之間的一所住宅的門墻?!盵4]76叔父卡爾責備約瑟夫·K倒有閑心看窗外,而這種有意的“閑心”恰好折射出了他目今看似放蕩和不在意的心態(tài),實則是有一種緩舒此刻困苦愁緒的一種方式,這種緩解的方式在下面的窗口中同樣有著更為深切的體現(xiàn)。

    其次是作為替代物或象征物的窗口。門作為實存窗口的替代物的最大的象征意義蘊涵在“法的門前”這個段落中,“法的門前”中的門由開而閉,對鄉(xiāng)下人來說自由光明的前景卻被告知“現(xiàn)在”不能進去而苦苦耗盡了自己的一生。當然,依照神父的解釋,門外的世界是自由的,“那鄉(xiāng)下人的確是自由的,他愿意上哪兒就可以上哪兒,只有法律的大門他進不去,也只有一個守門人禁止他走進去。”[4]176就像約瑟夫·K在進入初審會議室中,洗衣女在他進去后抓住門把手對他說:“我得關上門,在您之后任何人都不許再進去?!盵4]32門全然成了約瑟夫·K溝通各種法庭和法院機關及各種人際關系的一種代名,這在他所見到的律師的門上同樣可以找到證明。有關約瑟夫·K的幾個性愛場景的描繪和主動反抗的場面多少反映了他所能達到自由的限度,雖然最后無疑都走向了其反面和最終判決的“呈堂證供”,主動的行動最終導致了主人公最后被動的處境,而這也恰好證明了他認為自己沒有犯罪并被認為有罪的原因:“審判過程本身會逐漸變成判決”。[4]170約瑟夫·K有關訴訟的任何行動都將被轉化為被動,悖謬的成分在這里暴露無遺,即如果被判有罪,如果問身犯何罪便已然承認了犯罪的前提;如果奮力反抗,后必將又為自己的行為所束縛并承擔反抗行為所造成的惡劣后果。與約瑟夫·K有直接關系的性愛場景,有與畢斯特納小姐,與法院聽差的老婆,與律師的小看護;與約瑟夫·K無直接關系的,大學生與法院聽差的老婆,商人布洛克與律師的小看護。說是約瑟夫·K靠了女人的幫忙,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我們的視線,在畢斯特納小姐就不是,而只可能是他習慣作風的表現(xiàn),但問題卻不止于此。第一章中他在得知自己被捕的消息后明顯心神不寧,后來顯然是對并未進行深入了解的畢斯特納小姐的表現(xiàn)“過了頭”,在房東格魯巴赫太太侄子的偷聽下,他“抱住她吻了她的嘴,接著又吻遍了她的臉,好似一頭饑渴的猛獸貪婪地喝著終于找到的泉水。最后他親吻她的脖子,并長時間把嘴唇貼在她的喉頭處?!盵4]26這一段有關約瑟夫·K極度瘋狂行為的描寫同樣在另外兩個場景中有所體現(xiàn),明顯這時的他有著變態(tài)的自由,性愛成了約瑟夫·K可以發(fā)展同畢斯特納小姐關系的一個窗口,身體的接觸變成了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洞察和辨識的根本途徑。色情場面的描寫反映了主人公在極度壓迫、焦慮的情況下想通過身體接觸進而與外界進行溝通交流的窗口,性愛成了約瑟夫·K可以寄身其中的場域。K主動反抗的兩個行為,即猛烈抨擊法庭和決然辭退律師的兩個場景也同樣成了展現(xiàn)他自由反抗行動的絕佳段落,窗口在這里充分展現(xiàn)了主人公所能施展領域的尺度。

    俄國文藝理論家普羅普認為故事的發(fā)生首先要促使主人公離家外出,這樣才能離開他所熟知的世界,更新開拓其認識,故事才得以發(fā)生。[5]卡夫卡長篇小說《訴訟》中的“窗口”好像隔開了熟知的和不熟知的世界,這里窗口內和窗口外的兩個世界既不可相互觸碰各自的邊界也不能相互抵消和同化,窗口全然成了溝通內外交流的媒介。窗口內的世界充滿著異化、壓迫和欺騙,小人物絲毫不能擺脫自由之身的限制,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甚而是人自身身心內部滿是千瘡百孔,瀕臨崩潰的邊緣;窗口外的世界是多數(shù)人所過活的現(xiàn)實,充滿活力和生活氣息。《訴訟》中或開或閉、或明或暗的窗口是否真的導向一種自由,在向我們展示世界的可溝通性呢?

    二、作為對比的窗口:書寫的間離

    (一)窗口與走廊、房間

    走廊和房間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人在這樣封閉的空間內會感到窒息并充滿著無盡的壓力。窗口雖然是作為走廊和房間的一部分,但卻擁有與走廊和房間不一樣的功能,并成為逃脫作為整體和封閉的走廊和房間的一種媒介。有關走廊有三段經典的描寫,第一處法院聽差領K進了一間候審室:“這是一條長長的走廊,兩邊一扇扇簡陋的門通往各個辦公室。雖然光線無法直接射進走廊,但這里也并非一片漆黑,因為有些辦公室靠走廊的墻不是一整塊木板,而是一直通到屋頂?shù)哪緰艡?,柵欄縫里透過一些光。借著這點微弱的光,人們能看見辦公室里的職員有的在伏案書寫,有的站在柵欄前,透過縫隙看走廊里的人?!盵4]52坐在走廊邊的被告看見他們倆走過來時紛紛站起來向他們行禮,把K誤認為了法官,約瑟夫·K生氣地想要離開[4]54,門成了K想要逃離這里的一個“救星”,這兒慢慢變得空氣污濁,使他覺得頭暈和虛弱。候審室走廊里的空氣與樓梯口的新鮮空氣成了對立的雙方,以走廊為代表的候審室正是約瑟夫·K所要逃離出的場域。第二處是約瑟夫·K在去找畫家蒂拖雷里住處的那一段樓梯的描寫上,“本來他想沿著樓梯一直往上爬,但她指著旁邊的一道狹窄的梯子說,那才是通向蒂拖雷里的房間的。那條梯子又高又陡,窄得只能容一個人通過,一直通向蒂拖雷里的房門。[4]115-116“門的上方斜開著一扇小天窗,窗外射來的光線照著門,使它比整個黑洞洞的樓梯要亮得多?!盵4]116梯子在這里的功能等同于上面例舉的走廊,他只能進不能退,只能向前沖向未知,雖然這也是他所抵觸和反對的。第三處當K準備從畫家蒂拖雷里的住處逃走時的一段描寫又像我們第一處例舉的走廊的復現(xiàn)和重寫,“K掏出手絹捂住嘴,搖搖晃晃地從走廊里走過?!盵4]133走廊在這里像是扮演著主人公唯一的登山或救贖之路,一旦踏上這條路注定不能回頭,而這也許就是約瑟夫·K的行動哲學,雖然不能后退,但這里有明顯指明可逃離的途徑。但置身于像房間這樣封閉空間內的他,只能感覺到對自己形成的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是一種相較于走廊來說的一種更強烈的壓抑和壓迫性力量。

    《訴訟》中有一對擁擠空間的對比:其一是對約瑟夫·K住處的餐廳的描繪:“這是一間狹長的屋子,只有一扇窗,地方不大,只能勉強在靠門的兩個角落斜著擺兩個碗柜。一張餐桌幾乎占滿了餐室的其他部分,餐桌這頭靠近門口,那頭一直伸到窗邊,幾乎無法讓人走到窗子跟前?!盵4]65餐廳作為一個吃飯的場所,在K眼中卻成為被餐桌全部侵占的領域,餐桌成了阻止人與窗之間“交流”的障礙,餐桌把人擠壓到無法安放自身的一個場域。其二是對K所在工廠的一間廢物儲藏室的描寫:“……一捆捆沒用的舊印刷品和陶制的空墨水瓶亂七八糟地堆在門后。然而,屋里卻站著三個男人,由于天花板很低而弓著身子?!盵4]69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場景中很大意義上被解釋:人生存的空間被擠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然越來越近,然而可溝通性卻越來越遠。小小的儲藏室里的三個男人,其中一個人對另外兩名看守形成威脅和控制的力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里被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K趕快砰的一聲關上門,走到附近一扇朝向院子的窗戶,把窗打開?!盵4]72與窗戶直接朝向的生活不同,走廊和房間作為兩種同的空間卻有著極為相似的封閉性力量,窗戶在這里充當了救護者的角色,成為K可以逃出審判的一條康莊大道。

    (二)窗口的間離效果

    布萊希特認為陌生化(也即“間離效果”)指的是“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東西剝去,使人對之產生驚訝和好奇心?!盵6]這里和什克洛夫斯基的定義有異曲同工之妙,什克洛夫斯基認為藝術要回歸藝術本身,“那種被稱為藝術的東西的存在,正是為了喚回人對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頭更成其為石頭?!盵7]《訴訟》中各種窗口的出現(xiàn),并非只是作為一種固定的裝置,而更是為了使讀者從熟悉作為一種固定的裝置的窗口中脫身出來,從而向主人公昭示存在之路。張玉娟認為,門與窗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人與世界間對立的緊張關系,人把自己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標示著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但“當人類滿足于自己的房屋門與窗功能的完美無缺,忘了自己與自然生死相依的難以割斷的關系時,人類就會切斷自己與自然家園的聯(lián)系,迷失返回家園的路徑?!盵8]66窗口在語言層面上的書寫就為人類返回家園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捷徑,即“門”與“窗”“在探索著與他熟識的世俗世界之間起到一種間離的作用”。[8]67確實,窗口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已然不是作為一種功能或裝置意義上的書寫,而是通過對其陌生化的書寫的方式延長其審美感受時間,從而使約瑟夫·K能從審判的陰影下暫時逃離出來,感受到作為生命本身的力量。

    三、書寫與實際的游離:自由的邊界

    卡夫卡長篇小說《訴訟》中所開啟的窗口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主人公生存狀況的一種瞬間詩意的自由,書寫方式上表現(xiàn)為插曲的藝術,其最終指向的其實仍然是不自由的本質。首先,卡夫卡開啟的窗口只是一種插曲的藝術。約瑟夫·K在小說《訴訟》中自始自終被訴訟纏身,訴訟本身成了K應該為之終身奮斗的事業(yè),窗口的描寫成為了一段小小的插曲。昆德拉認為,插曲既不是它之前事情的必然結果,又不產生任何效果,因此,它游離于因果鏈之外。[9]337但插曲不應該永遠注定只是插曲,插曲本身可能成為其目的。[9]338-339人并非一下子就能抵達終點,在走向終點的過程中會時不時地需要我們借用插曲的藝術,這就猶如中國傳統(tǒng)小說美學中的“閑筆論”,作為一種非情節(jié)的藝術展現(xiàn)方法,“閑筆”既能緩解文本的敘事節(jié)奏,亦能突出人物的另面形象。插曲是慢的藝術,它能延長人的審美感知時間,并以此來對抗遺忘。約瑟夫·K的行為和目的之間有著極大的程度上的背離,他通過各種窗口逃避審判的行為,最終都成為接受審判的重要因子,插曲在這里成了目的本身。

    其次,卡夫卡開啟的窗口是一種瞬間詩意的自由。小說中約瑟夫·K由于自身的被捕造成自身行動的不自由,《訴訟》所為我們打開的窗口恰好為我們洞察他瞬間的自由提供了一種途徑,讓他得以顯現(xiàn)自身。作為窗口的門和窗“幫助人們擺脫事物的擁有者和生產者的身份,擺脫了人自身‘此地’與‘現(xiàn)在’的局限,讓人深入到事物的深層空間,那里流露著事物本源的自由?!盵8]67這種自由只是心靈暫時放飛的自由,不受心理的任何束縛。這樣,即使身處訴訟的他也能與三個女子調情,昆德拉從K與畢斯特拉小姐的一幕性愛場景出發(fā),認為把K比作“一頭饑渴的猛獸”實在是絕好的比喻,它為我們展現(xiàn)了約瑟夫·K所能達到的自由的程度。[10]206詩意可以說與卡夫卡的小說極不相稱,但“卡夫卡并沒有改變這個世界的本質和它的非詩意特點,但卻以他巨大的詩人的奇想,改造和重新塑造了這個世界。”[10]205自由的窗口向他瞬間打開,他在抗爭,在努力地塑造生活的詩意,“這種描寫的力量使人感到K是多么渴望真實,他是多么貪婪地飲著世界,而就在剛才那一刻,這世界還由于對審判的擔憂而變得黯淡?!盵10]206卡夫卡筆下瞬間打開的世界是個生活沉重的世界,是在沉重世界中仍存有自主選擇權的世界,詩意是短暫的,后一刻審判的急流又瞬間卷走了他。

    最后,卡夫卡開啟的窗口呈現(xiàn)的仍然是不自由的本質。K自由行為下伴隨著的仍然是不自由的世界本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看不見但又實存的法庭成了一種對立關系,約瑟夫·K被捕后雖然仍可正常生活,但每棟房子的閣樓處上都有法院辦公室,行為被監(jiān)視成了常態(tài)。主人公通過窗口去觀看窗外的景致,其所站立的地方也成了一個被看的場域,身旁人的觀看逐漸使其濃縮成一個毫不起眼的點兒,主動便轉化成了被動,個人被排斥出集體之外。約瑟夫·K的被捕和隱私的被公開在小說中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實,這在文中各色人物的出場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暗示。他開始被對面的老婦人和老頭所注視,又被蒙塔格小姐和上尉注視,后來又被副經理注視,總之,注視無處不在。人在這種不自由疆界的束縛中成了一條狗,正如約瑟夫·K所看到商人布洛克的表現(xiàn)后得出的結論:律師“讓委托人忘記世界上的一切,一心一意跟著他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爬向案子的終點,委托人再也不成其為人,而成了律師的一條狗。”[4]156人從萬物靈長的地位降到了動物的處境,人不成其為人,徹底淪為思想的奴隸。所以,他在最后迎接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決斷時刻,毫不猶豫地予以順從,沒有絲毫的反抗就被帶往采石場,真正成為了一條狗?!澳菢銓崯o華、深層隱喻的表現(xiàn)所產生的震撼作用則來自于那近乎無詩意的、然而卻扣人心弦的冷靜?!盵11]人處于封閉的場所內無法脫身,但卻隱藏著讓人難以置信的冷靜,這種冷靜要么是人已經意識到其所置身其中的不自由的現(xiàn)實,要么是卡夫卡個人內心孤獨的圍城,約瑟夫·K的處境是有邊界的、受限的、監(jiān)禁的、封閉的,是不自由的。

    四、結語

    《訴訟》如果被切分為“被捕-訴訟-審判”三個階段的話,宣布被捕后的約瑟夫·K一直被審判的思維所禁錮,但他主要的行為在訴訟階段。訴訟作為對審判現(xiàn)場的逃離,反映了約瑟夫·K所能達到自由的程度,而窗口成為我們洞察K自由程度的一種工具或裝置,這種作為工具或裝置的窗口明顯反映的是對走廊和房間的反對,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走進和認識卡夫卡藝術世界的方式??ǚ蚩ㄓ貌迩乃囆g開啟的窗口只是一種瞬間詩意的自由,它最終指向的仍然是不自由的生命本質,世界之窗在向約瑟夫·K關閉后,便從未開啟。

    猜你喜歡
    訴訟約瑟夫卡夫卡
    約瑟夫有件舊外套
    《卡夫卡傳》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2-11 11:50:30
    誰動了約瑟夫的鑰匙?(下)
    誰動了約瑟夫的鑰匙?(上)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0
    關于卡夫卡和《變形記》你不知道的故事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0
    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是時候看看卡夫卡了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54
    約瑟夫·科爾曼的歌劇批評(上)
    樂府新聲(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1
    “訴訟”與“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解析
    探究在訴訟中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jiān)督職權
    永吉县| 平度市| 黎川县| 吉隆县| 舒兰市| 开原市| 乌鲁木齐县| 布拖县| 黔南| 长岛县| 徐州市| 绵竹市| 南陵县| 连州市| 延边| 三门县| 峨眉山市| 商水县| 安新县| 卓尼县| 武清区| 麻阳| 乌鲁木齐县| 南平市| 文山县| 新乐市| 大关县| 堆龙德庆县| 乌什县| 凤山县| 双峰县| 泗阳县| 横峰县| 铅山县| 修水县| 炎陵县| 濮阳市| 河西区| 平昌县| 都昌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