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215010)
隨著新課改的推出,教學方式也逐漸發(fā)生改變.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用于學生,如果不能突破已有的教學思維將很難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設計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這樣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下,不僅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促使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以后,他們的靈活性和反應速度同樣也會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需要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熱愛程度. 教師將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程度作為指導他們深入探究的內動力,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對知識的分析,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內容來教授學生,學生通過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從而促使他們積極地探索新的知識,提高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應該結合生活事例進行教學.例如,有兩根同樣長的蠟燭,一根細的可以燃燒3個小時,一根粗的可以燃燒4個小時.一次家里停電后,在不同的兩個房間,同時點燃了這樣兩根蠟燭,來電之后立即吹滅,發(fā)現粗的剩余的長度是細的剩余長度的2倍,問停電多長時間. 教師可以利用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來引出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 在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順利進入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探索中,在掌握了相關方程式之后,學生可以自己分析并解答了教師給出的問題,最終得出了停電2.4小時.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一般都較為抽象,這讓大多數學生對此感到頭疼.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板書模式很難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如果不能突破已有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手段,那么數學教學將很難再進一步.多媒體下的數學教學的作用愈加凸顯,并用一種新穎的形式來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更為豐富的內涵.這樣的教學方式,它的直觀性對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具有很多優(yōu)勢.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開發(fā)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直觀的方式助力學生來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其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在這樣一種直觀的教學情境中,數學知識被賦予了生命力,這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的樂趣,同時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比如,教師在教學“幾何圖形”時,首先,針對學生初次接觸“幾何圖形”的抵觸心理,應從學生的思維方式著手. 教師應該適當地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的知識進行轉換,利用多媒體能夠動態(tài)呈現的優(yōu)勢來進行教學,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其中,對于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等一些比較直觀的基礎圖形,運用平移、翻轉和中心對稱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的圖形變換.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建立一個畫圖的實驗場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圍, 促使他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幾何圖形的特點,從而理解幾何圖形. 最后,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原來那些呆板的圖形變得靈動起來. 這樣的形式,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有了運用化抽象為具象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同時,教師通過用對媒體技術上課的形式,把以教師教為主的方式變?yōu)榱艘詫W生學為主的方式,從而更快地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課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趣味性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學生帶著好奇繼續(xù)探究,他們的大腦快速思考,從已經學到的知識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接下來,對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最終解決問題,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趣味性的問答激發(fā)了學生的的求知欲,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尋求答案, 想要從以前的知識里尋求新的突破口,解決問題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因此,在教授初中數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挖掘教學素材的趣味點以及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將這種資源有效地融入到數學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比如在講解“旋轉”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準備一副紙牌,從中選取2、4、6、8的紅桃、梅花、黑桃,然后把紅桃、梅花、黑桃的方向調向一致.讓一位學生抽取其中的一張,讓其他學生記住他抽取的哪一張,然后將抽取的撲克牌旋轉180度放入其中, 打亂牌的次序,隨后,教師快速地找出那一張撲克牌. 教師運用這樣小游戲的方式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想要快速地知道問題的答案. 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究問題,拓寬他們的思路,從多個方面解決問題,實現高效的問題情境教學.
總而言之,死板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投其所好”,設計出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讓學生更全面的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