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秀玲
前期策劃是電視節(jié)目成敗的前提和關鍵。好的影視作品講究前期策劃,如果在前期做好策劃和選材,將會事半功倍。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社會生活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東廣播電視臺北京節(jié)目制作中心精心打造了一檔國際時政專欄《全球零距離》。該欄目及時生動地報道每周發(fā)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重大事件,第一時間將最新的國際新聞,以及國內與國際交流相關的資訊呈現在廣大電視觀眾面前。與以往的國際新聞報道相比,《全球零距離》欄目創(chuàng)作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鮮明的特點,無論在廣度、深度或高度上,都得到了更大的擴展與延伸。
《全球零距離》作為一檔集新聞資訊、深度評述、全球連線等主要特色于一身的國際專欄,從2010年創(chuàng)辦至今,收視在全國同類型欄目中排名第二,觀眾反響熱烈,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全球零距離》別具一格的前期策劃密不可分。
藝術作品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藝術處理創(chuàng)作時,要取材于現實生活,不能背離生活的真實,但也不能拘泥或照搬實際生活。我們要把生活素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加工,使藝術作品更具有典型性?!度蛄憔嚯x》前期策劃的選題思路非常嚴謹,特別注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藝術提煉,讓節(jié)目從本質上把準國際時政脈搏。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新聞的真實并不是“有聞必錄”,要搞清楚是個別真實還是總體真實,要根據事實進行客觀報道?!度蛄憔嚯x》欄目遵循新聞基本規(guī)律與電視的紀實特性,以事實為基礎,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對新聞信息進行合理報道和分析。與一些新興媒體熱衷于傳播真假難辨或負面的新聞不同,《全球零距離》欄目報道的新聞信息是具有權威性的?!度蛄憔嚯x》通過保證信息來源的權威性、評述觀點的權威性以及報道方向的權威性來構建欄目的權威性。
《全球零距離》欄目對新聞真實的把握,既體現在微觀上,也體現在宏觀上,在保證微觀真實的基礎上,保持宏觀真實,做好正面宣傳,為觀眾傳播正能量。
“紀錄”是指對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的記載。紀錄形態(tài)是由主體投入的一種實錄,是主體的感情、理智與現實生活的一種契合。主體對現實的欲望,恰好填滿了影像與現實物體之間的那種差距①。
《全球零距離》是一檔有廣度和深度的新聞欄目。欄目策劃通常從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或當前時代背景中尋找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人物故事,用細節(jié)來延伸新聞的寬度和廣度,用對現場的全景紀錄來實現新聞深度的挖掘,進行有質量的深度報道。創(chuàng)作過程并不是“照葫蘆畫瓢”,而是在前期有意識地考慮到紀錄架構,在后期精心安排紀錄布局,從而進一步突出了“紀錄”重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視媒體所面臨的環(huán)境已大不同?!安蝗招抡弑厝胀恕保娨暶襟w想要有出路,必須與時俱進,開創(chuàng)新思路?!度蛄憔嚯x》欄目在選題上突出“新、奇、特”,為節(jié)目整體的創(chuàng)新突破奠定了基礎。
理念創(chuàng)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打破傳統(tǒng)思維定勢,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②。傳統(tǒng)媒體在構思上要注重出新,應從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方式去跳出一般性的老框框。與以往的國際專欄不同,《全球零距離》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戰(zhàn)斗團隊,對國際時政的把握具有足夠的洞察力和敏銳性。每期節(jié)目的構思以時代性、新鮮性、復雜性和形象性相結合,力爭在有限的節(jié)目時間內,既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人物等不同維度將硬性和軟性的國際資訊綜合起來,又將專家觀點、媒體觀點、民間觀點、欄目觀點綜合起來,力求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爭取最大的言論尺度,使節(jié)目更加立體化。
在電視專題片中,“奇”是指某一故事情節(jié)或事件的客觀因素發(fā)生變化,出人意料?!度蛄憔嚯x》欄目從開播以來,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并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善于深入發(fā)掘富有內涵的好故事,梳理好內容的精神和價值取向,運用新思維模式、精心策劃,創(chuàng)作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精品。
該欄目在表達方式上注重新聞事件的故事化,以事件的矛盾沖突為核心,力求保持故事的張力。例如《繃緊反恐這根弦》這期節(jié)目,為使內容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契合受眾所需,該期節(jié)目從斯里蘭卡爆炸襲擊案這一熱點事件展開,引出近年頻頻發(fā)生的恐怖襲擊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節(jié)目后面部分內容采訪了親歷者盧宇光,讓他說出自己心靈深處已塵封多年的痛苦記憶,抓住故事主人公的細節(jié)描寫,激發(fā)情感與精神境界的升華,震撼觀眾的心靈。為提升內容的品質和豐富內容的表達,欄目根據自身特色、受眾定位,運用虛擬現實手法,由評論員子良在虛擬場景通過與三維動畫、圖片、文字互動,科學解讀普通人在海邊遭遇恐怖襲擊該如何應對。精致的虛擬場景與嘉賓生動的解讀融為一體,提升了內容的核心價值。該節(jié)目播出后,觀眾的反饋和收視的分析證明,這期節(jié)目的策劃是成功的。
虛擬現實的運用是該欄目的創(chuàng)新手段之一。《全球零距離》每期節(jié)目都有虛擬場景精彩呈現,例如《制勝一擊》這期節(jié)目,有一個情節(jié)講述主持人走在一個漂亮的法國小鎮(zhèn)里,那里陽光明媚,綠樹成蔭,藍天白云,房子獨具特色,生活安逸,突然烏云密布,閃電雷鳴,眼前的法國小鎮(zhèn)一下轉變到二戰(zhàn)時一片狼藉的戰(zhàn)亂現場,引出美國和德國的狙擊手曾經在這里的對決。軍事評論員張斌和主持人一道,從不同角度講述狙擊手是怎樣對決的。該片段巧秒地運用時空穿越、倒敘、虛擬現實等創(chuàng)作方式,使觀眾耳目一新。
由于各位創(chuàng)作人員的愛好和美學趣味存在差異,《全球零距離》每期節(jié)目題材的性質和創(chuàng)作手法都有所不同。
互動是指社會上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等通過語言或其他手段傳播信息而發(fā)生的相互依賴性行為的過程?!度蛄憔嚯x》欄目不是單純坐在演播室里播報國際新聞,而是通過各種渠道,實時連線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世界上超過100 多個國家的常駐記者,同時電話連線、北京演播室光纖回傳采訪國際問題專家,讓廣州演播室、北京演播室、全球記者現場互動起來,讓節(jié)目“活”起來,真正實現“零距離”的特點。例如在《制勝一擊》這期節(jié)目中,主持人與嘉賓一起解讀專業(yè)的狙擊手如何托槍:嘉賓張斌彎腰從腳下撿起木棍(道具)遞給主持人,主持人拿著木棍演示托槍,最后張斌拿回木棍示范托槍和握槍兩個動作對射擊的不同作用,分析獨到,語言精辟,而主持人以過人的智慧和獨特的功力與其交流、探討,這一過程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讓節(jié)目“活”起來。
《全球零距離》欄目在創(chuàng)作中致力將事實性和故事性融為一體,運用多種方式去敘述新聞事件,為觀眾提供更多所需信息,用“平視”的角度、通俗易懂的語言,拉近觀眾的距離。該欄目的價值取向已不再局限于社會教育和政治宣傳上,而是延伸到更廣泛的社會范疇之中,與觀眾的心理產生共鳴。
總之,《全球零距離》欄目在每個選題上都追求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新的形式去述他人所未述之事,言他人所未言之理。
電視專欄《全球零距離》在前期策劃上運用了多種手法,將主觀與客觀融為一體,生動有力地敘述了國際新聞故事。該欄目是一檔具有鮮明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的新聞評論欄目,采用了多線結構的形式,通過正敘和倒敘的手法,在布局上不僅統(tǒng)一、嚴謹,在敘事上更為新穎、巧妙,真正做到了權威和“好看”兼顧,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與贊賞。
注釋:
①鐘大年.紀錄片創(chuàng)作論綱[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1997:55.
②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