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
內(nèi)容摘要:元代以后,在許多詞曲中,“喬”字的內(nèi)涵均富有貶低的感情色彩。本文以此為視角,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對“喬”字含有貶義義項進(jìn)行了分類,并對這些詞進(jìn)行了簡要分析,最后淺論了“喬”字帶有貶低感情色彩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喬 語義場 貶義
宋代徐鉉校定本《說文解字·卷十·夭部》對“喬”字的說解為:“高而曲也。從夭,從高省?!对姟吩唬骸嫌袉棠尽>迡汕??!鼻宕斡癫玫摹墩f文解字注》這樣寫到:“按喬不專謂木。淺人以說木則作‘橋,如《鄭風(fēng)》‘山有橋松是也。以說山則作‘嶠,釋‘山銳而高嶠是也?!笨梢?,“喬”字剛開始是表示樹木或其枝干高大彎曲的。元以后,“喬”字主要作形容詞和動詞,有貶低的感情色彩,它的意義也發(fā)生了一定的引申變化。
一.“喬”作形容詞
(1)[薛素姐]把狄希陳的雙手拶上,叫他招供。拶得狄希陳喬聲怪氣的叫喚。(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
(2)這石巨的媳婦張氏,天生也是個不賢惠的婦人,鄰舍街坊躲著他他還要尋上門去的主顧,他依你在他門首喬聲怪氣的惡罵?(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
在上面兩個句子中,喬為形容詞,指的是“音調(diào)比較高、嗓門大”,與該字樹木高大的具體意義相比,“喬聲怪氣”已經(jīng)引申出了比較抽象的意義,與比較常見的喬字含有的褒義或者中性的感情色彩不同的是,該詞含有一定的貶義色彩。
(1)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
(2)母親,你好喬也!丟了一個賊漢,又認(rèn)了一個禿廝那。(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
(3)有一等貪哺啜的喬人物,就本店隨機(jī)兒索喚,買歸家取意兒庖廚。(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冤》套曲)
(4)眼見的八九分是奸情,是誰家鬼精鬼精做出這喬行徑。(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
(5)勞勞攘攘龍蛇斗,一個家喬聲顙氣情難忍,一個家美語甜言話不投。(明·馮惟敏《耍孩兒·十自由》套曲)
分析歸納以上例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與喬字組合而運(yùn)用的詞語均為詈詞,喬字均為形容詞。宋元以后,曲中用“喬”字的例子較為常見,該字常常隨文而釋,含有壞、窩囊、糊涂、狡猾、怯懦無用等貶義。如“喬人物”就是無賴、怪人,“喬行徑”就是不正當(dāng)?shù)男袨?,“喬聲顙氣”就是惡聲惡氣。喬字在修飾名詞性中心詞,往往是含有貶低意味的。
(1)卻這女兒心性有些蹊蹺,描眉畫眼,傅粉施朱,梳個縱鬢頭兒,著件叩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
(2)看見桂香喬模樣,人人都道活妖精。(明《天雨花》第4回[1])
(3)他是咱后街宰牲口王屠的妹子,排行叫六姐,屬蛇的,二十九歲了,雖是打扮的喬樣,到?jīng)]見他輸身。(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7回)
“喬模喬樣”、“喬模樣”、“喬樣”都有“妖模怪樣”的意思。受話者往往濃妝艷抹,可能是妝容過于艷麗,反而得不償失,美得過度。在使用該詞語時,說話者對于受話者是帶有一定的否定意味的。這也是喬字的感情色彩在往貶義方向發(fā)展的一種生動體現(xiàn)。
(1)憑著我霧鬢云鬟、黛眉星眼,尋衣飯,則向這酒社詩壇,多少家喬公案。(元·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一折)
(2)我見這會稽城市中的人,有穿著那寬衫大袖的喬文假醋,詩云子曰,可不知他讀書也不曾?。ㄔo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3)怎學(xué)得妝聾做啞精涂抹,怎比得伏低做小喬禁架。(明·葉憲祖《罵座記》第一折)
(4)有多少胡講歪談信口 ,喬文物拘恥拘廉。(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
(5)我當(dāng)初嫁武大時,曾不聽得說有什么阿叔,那里走得來!“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弊允抢夏锘逇饬耍B撞著許多事?。鳌な┠外帧端疂G傳》第24回)
(6)御史道:“夫人不必說這些喬話了?!保鳌短煊昊ā返?回)
通過分析與理解,我們可以知道,在上面的句子中,“喬公案”代指虛偽的事,“喬文假醋”即假斯文、假道學(xué),“喬禁架”是假模假樣的意思,“喬文物”就是假斯文、假正經(jīng),“喬家公”實為假冒的家長,“喬話”就是反話、假話。從元代開始,喬字由于其貶低意義,又進(jìn)一步引申出了“假、虛偽”這一義項。
二.“喬”作動詞
(1)麤棍子手內(nèi)拿,破麻鞋腳下靸,腰纏著一綹兒麻,口咽著半塊瓜,一弄兒喬勢煞,饑寒的怎覷他。(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
(2)好說話將孩兒放了,只當(dāng)不的他打甕墩盆喬樣勢。(元·無名氏《爭報恩》第四折)
(3)有那千般不實喬軀老,有萬眾虛囂歹議論,斷不了風(fēng)塵。(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三折)
(4)他自吃人在他眼前那等花麗胡哨,喬龍畫虎的,兩面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0回)
(5)小淫婦兒,會喬張致的,這回就疼漢子?“看撒了爹身上酒”,叫的爹那甜。我是后娘養(yǎng)的,怎的不叫我一聲兒?(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1回)
(6)那管營心腹相待,也不忍撇也。單是小奶奶喬張做致,有些不尷尬,好生看不得。(明·陳忱《水滸后傳》第4回)
(7)為甚么苫眉努目閑淘氣,你來我去無些禮,揎拳攞袖喬聲勢。(元·李志遠(yuǎn)《還牢末》第一折)
(8)昨晚那六十兩銀子,原恐怕他喬腔,就要拿出見物來買告,見他有個體面,不好當(dāng)面褻瀆。(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4回)
在這些語境中,與喬字組合的詞語,均是“裝模做樣”的意思。“喬勢”、“喬樣勢”、“喬驅(qū)老”、“喬龍畫虎”、“喬張致”、“喬張做致”、“喬聲勢”、“喬腔”,雖然它們的用例不同,但是其核心義卻是一樣的。
(1)國忌日分,有無樂社會。恃田樂、喬謝神、喬做親、喬迎酒、喬教學(xué)、喬捉蛇。(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
(2)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明·凌蒙初《紅拂記·第一出》)
(3)莫不是喬妝坦腹有意要學(xué)王朗?(清·李漁《蜃中樓·辭婚》)
在上面的3個例子中,喬都是作為動詞而出現(xiàn)的,都有“假裝”的義項?!皢虋y”就是打扮、裝扮的意思,而打扮、裝扮就有為了達(dá)到某種目的而掩蓋某種最真實狀態(tài)的隱含意義,自然而然的,喬字“打扮、裝扮”的含義就引申出了“假裝”的義項。
(1)前日蠱惑我家,我誤墮汝計,娶汝來家。汝便喬做主母,自做自是,今日還倚著誰的勢來發(fā)話耶?(明·周清原《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鬧西閣》)
(2)您!您!您!有那等假撇清巧語花言。是!是!是!喬公道爭頭鼓腦。(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一折)
(3)不是俺一家兒喬坐衙,說幾句衷腸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
(4)渠年長伊鬢華,老年人話兒喬作衙。(明·湯顯祖《紫釵記·佳期議允》)
(5)[癡妮子]教人惱殺,切安排計較坐喬衙,看他怎禁架。(明·徐復(fù)祚《投梭記·鬻女》)
透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喬做”就是假裝、裝作,“喬公道”意為裝好意、假作公平?!皢套谩币嘧鳌皢套餮谩?,其字面意義為假裝坐堂問事,深層的隱含意義為裝模作樣擺架子。
喬本有裝扮、打扮的意思,而過度裝扮、打扮,漸漸的與最真實的狀態(tài)有些不符合,就會被認(rèn)為是裝模作樣,而超過了一定的度,就讓人覺得假,因為覺得假那便是虛偽了。
此外,喬字還有其他的義項。如:“喬志”(見于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是驕橫放縱的意思,“喬忿”(見于漢伏勝《尚書大傳》卷3)即驕橫不講理。喬還有任性易怒的意思(見于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9回)“喬主張”(見于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要表達(dá)的是不經(jīng)當(dāng)事人同意而強(qiáng)作主?!皢糖印保ㄒ娪谠P(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就是膽怯,害怕。
“喬”字是較為常見的。該字經(jīng)常用于人名、地名、姓氏、植物名,如王子喬、喬山、喬吉、連喬,亦用于表達(dá)某種美好的祝愿,如喬松。該字從其本義“高而曲”開始,在共時的演變與歷時的發(fā)展中,向著兩條線不斷的發(fā)展。一條線就是繼續(xù)往著“更高”更好的方面引申,此時喬字帶有褒揚(yáng)的感情色彩,如喬桀、喬遷等。另一條線就是朝著“過高”過好的方向演變,其內(nèi)涵是有貶低的感情色彩的,如喬人物、喬家公等。
從元代開始,喬字經(jīng)常活躍在詩詞曲中,該字所包含的貶義色彩是極為濃重的。喬字本來蘊(yùn)含的感情色彩是積極的、褒揚(yáng)的,然而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是比較推崇自謙的,過度的“高”那就是不受認(rèn)可的了,因此,喬字就有了貶低的感情色彩。那么,本文這些例子中喬的含義就比較好理解了。
喬字從以前的用法比較單一,到現(xiàn)在的感情色彩、語義、搭配組合方式的多樣化,這就從某種角度上說明了語言運(yùn)用的靈活性、多變性。
參考文獻(xiàn)
[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2]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
[3]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7.
[4]張再興.喬字意義源流考[J/OL],2003.
注 釋
[1]《天雨花》為明末清初彈詞作品,作者說法不一,有梁溪女子陶貞懷、浙江徐致和、明末女子劉淑英等說法,難以確考。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