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鋮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0)
旅游公路是兼具道路通行與旅游雙重功能的公路,是綠色公路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促進交通與旅游融合發(fā)展的重要載體。習總書記在2014年提出來“四好農路”的建設目標,要求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的基礎建設,提升農村公路的品質。隨著農村公路的建設推進,以及旅游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農村公路與旅游融合發(fā)展的建設理念越來越被重視,兩者融合發(fā)展的建設模式也值得去探討。
首先需要提升農村公路本身的景觀綠化層次,通過樹木以及花草的搭配,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目標,充分借助于沿線特殊地勢資源,不同的地勢可采用不同的路側景觀打造方式,比如平原地區(qū)可依據開闊地帶大面積種植有色花系,比如油菜花、薰衣草等,形成成片花海;丘陵地帶可在某些關鍵節(jié)點,借山眺水,形成獨特的景觀層次感提高道路的行駛品質。
農村公路路側景觀節(jié)點的打造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路側某一點進行景觀節(jié)點建設,節(jié)點的建設類別也較多,常見的有下列幾種方式。
(1)路側特殊建筑的打造,結合現有的或者根據當地文化新建的特色建筑,都可以作為路側節(jié)點景觀,提升道路觀賞性的同時,也可作為地方宣傳的名片。
(2)新建景觀活動廣場,通過在路側建設活動廣場,可設置景觀小品,增加道路景觀節(jié)點的同時,廣場也可以服務于當地居民,用于居民平時健身娛樂。
(3)道路本身的特殊設計,通過景觀樹木花草的打造,在某一小片形成林帶花海或者林蔭隧道等,打造成整條農村道路的一大亮點。
提升農村公路路側服務設施,解決旅客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增加一定的娛樂設施??砂l(fā)動當地居民,設置農村品統(tǒng)一售賣點,同時在售賣點處增設服務設施,提升當地居民的積極性,讓村民加入到旅游公路的建設當中來。
國內旅游公路的建設注重主題概念,有主打草原主題的河北省張北草原天路,主打沙漠主題的新疆塔里木沙漠旅游公路,主打森林主題的云南思小熱帶雨林旅游公路,主打河谷主題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主打黃河風情主題的山西沿黃扶貧旅游公路等等。
農村旅游公路的打造,應密切結合地方現有旅游資源,通過農村旅游公路將周邊景點聯系起來,將道路成為旅游專線,形成全域旅游的紐帶。
建立線上官方平臺,包括官網、官方微信微博平臺、APP客戶端等;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或者舉辦特色活動進行宣傳,注重利用節(jié)慶活動來促進旅游發(fā)展、提高自身知名度、增強市場凝聚力,創(chuàng)新策劃旅游節(jié)慶活動,并且將節(jié)慶作為產業(yè)來發(fā)展,將節(jié)慶作為產品、品牌來經營,形成真正的市場轟動效應。
常州某街道為提升村莊人居環(huán)境,設計將一條農村水泥道路改造為景觀道路。道路路線全長 2357.203m,原水泥路面現狀良好,路面寬 3.8~5m,擬拓寬為路面寬度為6m,綠化帶寬1.8m,人行道寬1.5m的四級公路。
相比于普通的道路景觀提升,帶著有主題性的景觀打造更容易吸引人。本項目選擇了愛情為主題,通過愛情主題吸引游客,可以快速為當地打造一張名片,利于周邊農業(yè)產業(yè)升級,由單一的生產型農業(yè)轉型為觀光體驗型旅游農業(yè)。
考慮到愛情主題,樹木選擇櫻花、合歡、桃花和梧桐,代表著從相識到相戀再到一起終老的愛情主線,草花選用芍藥、薰衣草、山茶花及風信子進行對應襯托。
(1)道路起點處,路側主要植物選擇櫻花,并且在慢行步道處設置一條愛情隧道,道路對面利用現狀硬質場地設置一處停車場,并且對現狀水塘進行整治補植水生植物,并且對現狀駁岸棧道護欄扶手進行修整。
(2)道路中間部位,臨塘靠山,自然景色極佳,依據地形設計兩個緊緊相依的愛心,水塘部分采用木質棧道的形式,可以使游人更近距離的親近水體,道路另一側采用硬質步道的形式將場地分割為四大塊薰衣草田地,可以作為愛情主題的攝影場地,吸引游人到來。
(3)在道路平交口處,場地較為平坦,且靠近景觀路的終點處。因此在此處設計一處廣場,并設置一條愛心長廊,并在長廊盡頭處種植兩顆相思樹,希望相愛的人可以再相思樹下許下相伴一生的誓言,道路兩側種植的梧桐將是戀人間誓言最好的見證者。
本文通過對農村公路與旅游融合發(fā)展的探討,從路側景觀、節(jié)點景觀、服務設施、主題選擇以及推廣策劃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且結合了溧陽某景觀道路的實際應用情況,描述了農村旅游公路的其中一種發(fā)展方式,通過主題景觀策劃,結合地形地貌和地方特色進行了旅游公路的設計,將農村公路的發(fā)展與旅游緊密結合,有利于農村公路后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