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琪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應用方法;意義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狀動脈持續(xù)性且急性缺血、缺氧,可導致心肌壞死,患者主要表現為胸后骨劇烈疼痛,近年來該疾病發(fā)生率呈現出上升趨勢,誘因包括吸煙、暴飲暴食、激動、寒冷刺激、過量飲酒等。相關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約有95%可發(fā)生室性心律失常,從而增加了治療難度。我院特以2016年8月30日~2018年8月1日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為例,給予胺碘酮治療進行研究,現作如下報告。
1.1一般資料2016年8月30日~2018年8月1日,我院共收治92例急性心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這92例患者為例進行研究,以治療方式的不同將92例患者分成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各組有46例患者。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1:23,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70.25±2.37)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2:22,年齡63~79歲,平均年齡(70.57±2.11)歲。比較兩組—般資料未發(fā)現顯著差異,可比,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利多卡因治療,研究組采取胺碘酮治療,在治療期間,均給予兩組患者心電監(jiān)護。
對照組采用國藥準字為H20013390、生產廠家為黑龍江哈爾濱醫(yī)大藥業(yè)有限公司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療,將50mg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與生理鹽水混合進行滴注,滴速為0 5~1mg/min,心率穩(wěn)定后且保持24小時以上,可停止給藥。
研究組采用國藥準字為H20044923、生產廠家為山東方明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2ml:150mg的鹽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療,將50mg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與生理鹽水混合進行滴注,滴速為1.25mg/min,心率穩(wěn)定后且保持24小時以上改口服用藥,連續(xù)口服藥物—個星期,每次200mg每天三次。
1.3療效評價標準治療療效:以無效、有效、顯效評估。經治療后,患者心功能分級無變化,癥狀存在加重情況,可判定為無效;經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一級可判定為有效:經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改善二級以上可判定為顯效。心功能:以心電圖檢查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以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LVES)。
1.4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據主要包括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兩種,兩種數據資料均采取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π+s)代表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n/(%)】代表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采取X2檢驗,若組間比值P<0.05,可判定本次研究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2.1治療療效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P<0.05,具體內容可見表1。
2.2心功能的對比治療前,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內容可見表2。
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后可引發(fā)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心律紊亂,主要包括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室性早搏等,該疾病會進一步加大心肌梗死的范圍,惡化患者心功能,同時也會嚴重影響血流動力學。
本研究的目的為分析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研究發(fā)現,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P<0.05;治療前,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高于對照組,P<0.05。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局麻藥,可改善心肌自律性。胺碘酮可生成電生理效應,對于心肌組織的每個位置均存在有效不應期以及動作電位,且效果滿意,對于折返運動具有減少效果。此外,運用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阻礙心房以及心肌傳導纖維鈉離子的內流,從而減緩傳導速度,改善竇房結的自律性。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應用胺碘酮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復,臨床價值應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