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婧
【關鍵詞】髖關節(jié)置管術;拔除尿管;最佳時間;觀察;分析
前言: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使得多種疑難雜癥多發(f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而在眾多疾病中,骨科類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傷害較為嚴重,尤其是髖關節(jié)疾病,當前,在對患有髖關節(jié)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時,最佳方法是采用髖關節(jié)置換術將患者已經(jīng)病變的髖關節(jié)置換為人工假體,使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得以恢復。但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完成后,選擇尿管的拔除時機非常重要,要知道,如尿管的拔除時機選擇不合理,會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并有較大可能產(chǎn)生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從而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二次傷害。本文圍繞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后,尿管的最佳拔除時間進行了詳細分析。
1.1一般資料參與本次對照實驗的患者為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共52例患者,均被臨床確診為髖關節(jié)病變,且由于痛感過于強烈,已經(jīng)對其采用了鎮(zhèn)痛泵。52例患者被隨機分配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6例,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尿管拔除方法,觀察組患者則在術后24h夾閉尿管,直至患者膀胱充盈后拔除。觀察組中,14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齡41歲,最大年齡74歲,中位年齡(56.28±1.47)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齡52歲,最大年齡67歲,中位年齡(62.33±1.5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般資料,無較大差異,不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尿管拔除方法,于手術后72~96h拔除。觀察組患者與之不同,在手術結(jié)束后24h將導尿管進行夾閉,訓練膀胱功能,于術后第二天拔除尿管。
1.2.1護理方法:患者在接受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后,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1)心理護理:在進行手術之前,因為髖關節(jié)病變帶來的疼痛不僅對其身體造成了傷害,也對其心理造成了較大的打擊,因此,在手術結(jié)束后,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且在交談的過程中,應面帶笑容,使用溫柔的語氣。在術后,患者心理必然存在著較多的疑惑,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解疑答惑,并向其講述相關康復案例,循序漸進的消除其內(nèi)心的焦慮,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樹立自信心。(2)排尿訓練:由于在接受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后,患者需要使用尿管來進行排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囑咐患者提前訓練使用尿管小便,確保在髖關節(jié)術后患者可以更快的適應尿管于病床上排尿。(3)留置尿管護理:在術后,護理人員要對留置尿管進行嚴格護理,由于尿管本身屬于橡膠類軟管,耐壓力較差,需要將其固定到患者病床邊,且護理人員每天均應對患者的尿管情況進行檢驗,確保其不會受壓、扭曲或者堵塞等。同時,護理人員每天早晚均要對患者的會陰處進行嚴格的清潔,通過會陰處的清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發(fā)生率,并囑咐患者多飲水。
1.3評價指標本次對照實驗的評價指標以患者的尿潴留、尿路感染情況及疼痛程度為判斷標準。
1.4統(tǒng)計學處理將SPSS20.0作為本次對照實驗的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軟件,計數(shù)資料使用(n),疼痛程度使用0級(無疼痛感)、I級(輕微痛感),II級(中級疼痛,不能忍受),III級(重度疼痛,無法忍受)。
采用了術后24h夾閉尿管,直至患者膀胱充盈后拔除尿管的觀察組患者,僅出現(xiàn)尿潴留患者1例,且疼痛等級在。級的有24例患者,疼痛程度達到I級的患者2例,其他等級無;而采用常規(guī)方法拔除尿管的對照組患者,尿潴留5例,尿路感染4例,兩種癥狀均存在的患者3例,無感染癥狀患者17例,疼痛等級中,O級15例,I級4例,II級4例,III級1例。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性較大,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就本次實驗來看,對觀察組于術后24h夾閉尿管,直至患者膀胱充盈后拔除尿管,患者的感染情況和疼痛程度明顯優(yōu)于使用常規(guī)拔除方法的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該方法的臨床應用較之較高,適宜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