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水利工程涉及國家公共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充分發(fā)揮工程效益,是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201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fā)《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意見》,在全省水庫、水閘、堤防等九類工程中推行標準化管理,2018年完成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開始在全省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偨Y江西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經(jīng)驗,可為進一步加強工程運行管理提供借鑒。
根據(jù)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公布成果,江西省共建有水庫10819座,水電站3692座,水閘11321座,泵站19572座,堤防總長度13028.89km,農(nóng)村供水工程308.4萬處,塘壩22.97萬處,灌區(qū)49593處,眾多的水利工程為全省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長期以來水利工程重建設、輕管理現(xiàn)象普遍存在,管理責任劃分不清、內部管理僵化、技術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水利工程興利除害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為有效扭轉“重建輕管”局面,江西省政府決定從2017年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要求2018年完成試點,2019年全面鋪開,2020年基本達到標準化管理要求[1]。
2017年底,江西選取基礎條件較好、積極性較高的281座水利工程推行標準化管理試點,其中大中型水庫69座,大中型水閘6座,國有堤防47座,泵站29座,灌區(qū)11座,農(nóng)村供水工程24座,水電站19座,水文站2座,小型水庫58座,鄉(xiāng)村管理堤防6座,山塘10座。各試點工程自2018年初開始推行標準化管理,按照“六步法”工作要求,通過一年的試行,于2018年12月底全部完成考核評價,達到規(guī)定的等級標準,基本做到“崗崗有標準規(guī)范,事事有標準可依,人人按標準履職”,標準化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總結試點工作基礎上,2019年已在全省水利工程中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
為有效解決標準化管理干什么、如何干等問題,針對水利工程管理實際以及全省經(jīng)濟欠發(fā)達這一基本情況,及時提出了標準化管理“六步法”:理清管理事項,做到任務清晰;確定管理標準,做到目標清晰;規(guī)范管理程序,做到流程清晰;科學定崗定員,做到合理分工;建立激勵機制,做到獎罰分明;嚴格考核評價,做到管理升級。這六步彼此承上啟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是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六步法”像“尺子”“模具”一樣,將標準化管理每一項工作職責、工作程序、工作標準框起來,固定程序化,有力保障了江西省標準化管理工作順利推進。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為規(guī)范標準化管理工作,江西省水利廳相繼制定了水庫、水閘等九類工程的標準化考核評價標準及管理操作手冊編制指南,印發(fā)了《江西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標識標牌設置標準》《江西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考核評價辦法》等一系列標準規(guī)定。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的出臺,對保證標準化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各試點工程管理單位按照要求,積極理清管理事項、落實管理責任、明確管理標準,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編制工程管理操作手冊及關鍵崗位口袋本,使標準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2]。
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先行”的原則,2018年選擇條件比較成熟、積極性高的工程進行標準化管理試點。通過試點,著力打造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工程典型,為江西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全面鋪開提供經(jīng)驗與指導。試點工程分為省級試點工程、區(qū)市試點工程和縣級試點工程,其中每個市、縣選擇不少于2個不同類型的工程進行試點。選取的281個試點工程涵蓋了全部九類工程類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各試點工程單位結合實際,積極建立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按照“六步法”工作要求,全力推行標準化管理,于2018年底完成考核評價工作,達到規(guī)定的等級標準,工程管理規(guī)范化、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江西省水利廳通過認真總結各類工程試點工作經(jīng)驗與教訓,對九類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考核評價辦法、管理操作手冊示范本等一系列標準與規(guī)定等進行了全面修訂,使之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工程管理實際,更便于操作,為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經(jīng)驗指導。
江西省是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各級財力十分有限,針對這一實際,對各試點工程全力做好標準化管護費用測算工作,盡最大努力落實標準化試點工作經(jīng)費。江西省水利廳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級維修養(yǎng)護補助資金,對推行標準化管理積極性高、工作進展順利的工程予以重點傾斜,有效帶動地方資金投入,保證標準化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為盡可能減少標準化管理資金投入,使有限的管護資金用在刀刃上,江西省水利廳及時組織編制了水庫、水閘等九類工程的標準化管理操作手冊電子示范文本,用于指導幫助各工程管理單位編制手冊,節(jié)省編制費用。針對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無正式管理機構,實行的是安全員管理制度等,江西省水利廳組織編制了《江西省小型水庫防汛和安全管理手冊》《江西省鄉(xiāng)村管理堤防防汛和安全管理手冊》,印發(fā)至各地作為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工程標準化管理操作手冊,為地方節(jié)省了大量的手冊編制費用。
針對水利工程管護方式粗放等問題,在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中積極探索和推行水利工程物業(yè)化管理,采取以縣為單位,將全縣水利工程的維修養(yǎng)護打包,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或企事業(yè)單位承擔。工程管理單位與物業(yè)公司簽訂管護合同,對維修養(yǎng)護范圍、質量標準、技術要求、監(jiān)督考核機制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物業(yè)公司按照合同實行標準化管護,工程管理單位按照合同對物業(yè)公司進行監(jiān)管和績效考核,雙方按照合同履行各自職責,真正實行管養(yǎng)分離,保證工程按照標準化管理要求長效運行。為確保工程安全,省水利廳明確規(guī)定,實行社會化專業(yè)化管護的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庫工程,其工程安全管理責任和防汛安全責任仍由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承擔。
為全面掌握和指導各地標準化管理工作,江西省水利廳制定了標準化管理監(jiān)督檢查工作方案,省、市、縣水利部門按照工作職責與分工,切實加強對全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檢查督導力度。通過檢查督導,及時了解各地標準化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指導并解決標準化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鼓勵先進,對標準化開展較好的工程進行表彰,鞭策后進,對標準化執(zhí)行進度嚴重滯后的工程進行通報批評,進一步壓實責任,穩(wěn)步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順利實施[3]。
考核評價是標準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抓手,通過考核可以反觀推行標準化管理過程中既定的管理事項是否清晰、管理標準是否合理、工作程序是否規(guī)范、定崗定員是否科學、獎懲激勵是否有效,最終檢驗工作成效是否顯著,是實現(xiàn)標準化管理“六步法”整個過程的閉合反饋。針對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評價工作不規(guī)范、未形成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等實際,江西省水利廳制定了《江西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考核評價辦法》,建立了將考核評價結果與省級以上維修養(yǎng)護補助資金安排掛鉤制度,形成“有崗、有責、有考核、有獎懲”的激勵機制,對標準化管理成效顯著的通報表彰,并予以一定的維修養(yǎng)護經(jīng)費補助,對未在規(guī)定時間達到標準化管理要求的,通報批評,減少甚至取消補助資金安排。為規(guī)范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安全管理,加強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安全管理人員監(jiān)管與考核,江西省水利廳制定了《江西省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安全員考核辦法》,實行將考核結果與聘用安全員勞動報酬、安全員續(xù)聘掛鉤機制,做到獎罰分明。
江西省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重視不夠、進展不平衡、資金投入不足、管護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標準化管理絕不是水利部門一家的事,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對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由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建立健全政府領導負總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強力推進的有效機制。逐步完善相應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各部門聯(lián)動配合,高效協(xié)作,形成合力,有效解決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經(jīng)費保障、確權劃界等重大問題,充分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各級水利部門應圍繞確保安全、規(guī)范有序、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標準化管理基本目標,在遵循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則下,進一步分類修訂完善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及辦法,著重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能力提升。同時,做好宣貫培訓工作,正確引導各地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
“六步法”是實現(xiàn)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對水利工程推行標準化管理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標準化管理要結合工程實際,將“六步法”貫穿于標準化管理全過程。主要工作步驟如下:
a.進一步理清管理事項。根據(jù)工程實際,逐一梳理工程巡視檢查、安全監(jiān)測、運行管理、維修養(yǎng)護等管理工作,盡可能地把管理事項細化到最小單元,確保工程管理事項明細到位,促進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確保事項清晰。
b.進一步明確管理標準。結合確定的管理事項,明確各事項的管理標準,做到每項管理事項對應一個標準,確保目標清晰。
c.進一步規(guī)范管理程序。按照確定的管理標準,制定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和具體可操作的操作程序,保證每一個管理事項均有明確的運行流程、作業(yè)方法、工作步驟,確保流程清晰。
d.進一步科學定崗定員。根據(jù)管理事項的管理標準及操作程序,按照“因事定崗”原則,對每個一線崗位的工作量進行科學、合理、準確的測算,作為設置崗位、安排人員的依據(jù),做到事項到崗、責任到人,確保分工合理。
e.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把職工的切身利益和工程管理成效緊密聯(lián)系起來,實行工作成效與收入分配、職稱晉升、進退走留相掛鉤,鼓勵、鞭策干部職工想干、肯干、多干,真正實現(xiàn)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確保獎罰分明。
f.進一步強化考核評價,通過采取定期考核與不定期檢查、隨機檢查相結合等考核評價方式,評價工程是否達到標準化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將考核結果與經(jīng)費安排等掛鉤的正向激勵機制,做到管理升級。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是一項管理單位人人都要參與的工作,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為此,工程管理單位應加強全體職工的作風建設,堅決克服“怕、慢、假、庸、散”等突出問題,對癥下藥,動員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參與標準化管理工作。針對管理人員少、養(yǎng)護能力不足等問題,積極推行物業(yè)化管理等新型管護模式,聘請專業(yè)隊伍承擔管轄范圍日常運行及維修等具體工作,真正實行管養(yǎng)分離[4]。
針對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資金不足問題,應在穩(wěn)定現(xiàn)有水利工程維修養(yǎng)護省級以上補助資金來源渠道、充分發(fā)揮省級以上維修養(yǎng)護補助資金作用的同時,督促地方積極落實維修養(yǎng)護資金,建立長效管護經(jīng)費保障機制,確保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員經(jīng)費和維修養(yǎng)護經(jīng)費足額到位,保障標準化管理工作經(jīng)費。要切實加強標準化管護資金的監(jiān)督與使用,保證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江西省水利工程眾多,涉及的工程類型既有國有水利工程和集體水利工程,也有私營企業(yè)、個人管理的水利工程,各類水利工程基礎條件、管理模式各異,資金來源及投入也不同。在推行標準化管理時,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標準化管理方式,在全力推行國有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基礎上,逐步在集體水利工程中推行標準化管理,使全省水利工程逐步達到標準化管理要求,為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工程效益長效發(fā)揮提供保障。
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是今后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標,江西省在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中積累了一定經(jīng)驗,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標準化管理“六步法”模式,在已取得成績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標準化管,不斷向規(guī)范化、精細化、專業(yè)化管理發(fā)展,真正全面實現(xiàn)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和綜合效益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