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南陽飛龍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南陽 473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用電需求日益提高。作為電力輸送的重要組成,10kV電纜線路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F階段,我國很多城市已經完成了地下鋪設10kV電纜線路的工程,而且成功實現了線路架由空轉道地下。一般情況下,10kV電纜線路比較臟,而且供電情況復雜,在日常運行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安全隱患與故障。因此,只有制定并貫徹落實行之有效的電力電纜運行管理與維護措施,才能確保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由于10kV電纜線路故障通常情況下都是永久性,造成的損失比較大,因此,加強其運行管理與維護,對電力工程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
與常規(guī)的電纜相比,10kV電力電纜線路的外徑更大,因此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線纜的外徑。在線纜的運輸、敷設過程中需要重視線纜的機械性損傷這一問題。設計過程中需要確保線纜的轉彎角度在合理范圍內以免由于轉彎角度控制不當而導致線纜出現機械性損傷而影響使用壽命。
電纜表面的絕緣層厚度較高使得診斷故障時難度較大,因此難以通過定期檢修、診斷以控制安全隱患,運行過程中由于電纜的受損、過熱進而導致電纜的絕緣強度降低進而發(fā)生故障,這種故障由于難以發(fā)現的緣故將導致加大電力事故的發(fā)生可能。
因此,10kV電力電纜線路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線纜的機械性損傷的發(fā)生可能,當必須涉及到電纜轉彎或者電纜承受外力應力歪曲時,需要確保電纜處于自然歪曲的狀態(tài)以減少電纜的機械性損傷,從而確保線路的安全。
由于10kV電力電纜線路多采用的埋地方式,不能排除降雨、潮氣等覆蓋電纜表面的保護層或者電纜頭而進入絕緣層的情況,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水分將向電纜的內部滲透進而導致整個線纜或者供電網絡都受到損壞。因此需要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這種現象的發(fā)生可能,充分重視電纜防潮工作。敷設過程中需要確保電纜端部的密封性良好以免水分由端部進入內部需要,需要盡量減少電纜應力歪曲現象的產生。敷設完畢后需要檢查電纜的防潮工作,發(fā)現密封不嚴、電纜受潮時應立即處理[2]。
電力電纜的周圍存在由鐵、鋼等構成的閉合回路時,將出現渦流現象,電力電纜越集中,則渦流越大,而渦流現象將對配電網絡的安全與穩(wěn)定造成影響,因此需要盡量減少渦流現象的產生。設計過程中需要對電纜四周的材質予以合理的設計以免產生渦流現象。
1.4.1 電纜傳送機
電纜傳送機常用于長度較長、截面較大的交聯電纜施工,由于采用了分段分步推進方式的緣故,電纜各處均處于均勻受力的狀態(tài),因此對保護電纜作用明顯。而以往采用剛生牽引式,由于電纜的斷頭同時受到測壓的摩擦力以及張力的影響,電纜的表面常存在應力歪曲的現象進而導致電纜敷設正常進行受到影響。因此電纜傳送機能夠有效保護電纜,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
1.4.2 電纜滑輪
電纜滑輪是電纜敷設過程中的關鍵設備,是牽引電纜的重要設備,因此需要對電纜滑輪的類型作合理選取。電纜滑輪分為轉彎滑輪與直線型滑輪兩種,懸掛式電纜滑輪用的較少,直線型滑輪與部分轉彎滑輪相結合的方式運用的最為廣泛。
1.4.3 消扭器
鋼絲繩牽引的方式也是當前常用的敷設方式之一,這種方法適用于輸送距離短、截面面積大的電纜敷設,不僅易于施工,還能明顯減少施工成本。但是采用鋼絲繩牽引時,牽引過程中由于鋼絲繩的受力不均勻的緣故,受到多種不規(guī)則的力的共同作用,鋼絲繩將處于不規(guī)則的扭曲狀態(tài),牽引完畢后鋼絲繩受力突然消失,處于扭曲狀態(tài)的鋼絲繩在恢復形變時,受到自身扭力的影響將發(fā)生劇烈擺動而有可能對工作人員、電纜端頭造成傷害。采用鋼絲繩牽引的過程中,將電纜端頭與鋼絲繩之間安裝消扭器將能明顯地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從而保護電纜。
10kV電力電纜線路的敷設過程中多采用的是直埋敷設的方式,具有空間占用小、節(jié)省投資、施工簡便、美化環(huán)境并提高供電質量的優(yōu)勢。這一敷設方式也適用于人行道、城市綠地等地區(qū)。
2.1.1 重視附件的制作
附件的制作開始前,需要先對電纜絕緣進行檢測。嚴格按照電纜附件的制作規(guī)范進行制作,按照安裝說明對進行尺寸的剝削,保證絕緣層、半導體層、銅屏蔽層、鋼鎧、內外保護套等的削切尺寸正確,不能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剝削。重視裝甲層的繞包、防水層的處理、應力的處理、硅質的處理、壓接管的壓接、清潔工作、尖棱細角的消除、半導體層劃痕的打磨以及主絕緣層的錐度處理等工作[3]。
進行銅屏蔽層的剝除時,需要確保不損傷主絕緣以及半導體層,剝除半導體層時,需要做到認真、仔細地剝除以免對半導體層造成損傷。一旦剝除不當導致半導體斷口部位的主絕緣受損,將對電場內的應力分布產生變化,由于受損部位應力集中的緣故,將導致電纜的接頭發(fā)生故障。
2.1.2 敷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采用直埋的方式進行敷設時,需要確保深度足夠,要求地面與電纜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在70cm以上;還要確保電纜溝底部足夠清潔,要求不能存在雜質。敷設過程中需要始終保持電纜處于松弛狀態(tài)以避免電纜遭受應力損傷,不能強行將電纜拉直。敷設完畢后,需要將細沙鋪蓋在電纜保護管的表面,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同時還需要將電纜的保護板蓋上?;靥罟ぷ魍戤吅笮枰獙⒕緲酥痉胖糜陔娎|的敷設地帶以免行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貿然走進而發(fā)生意外。
10kV 送電線路的設計與施工必須遵循原則,否則不僅會給施工帶來不便,還會造成相應的或大或小的損失。一定要保持定期對送電線路進行安全檢查,發(fā)現安全隱患的時候馬上組織力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