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程亮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湟里鎮(zhèn)農技農機站,江蘇常州 213151)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上升,對于水產品的消耗也在與日俱增,無公害草魚是一種淡水魚中具有飼養(yǎng)便捷且容易管理、生長周期較短等特點。隨著當下養(yǎng)殖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養(yǎng)殖戶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而養(yǎng)殖技術的不完善也為無公害草魚的成長帶來了一定的限制,通過加強對于無公害草魚疫病防治的研究,能夠推動養(yǎng)殖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針對無公害草魚疫病防治過程中,應當積極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通過及時對各種病癥進行診斷,為后續(xù)的工作帶來便捷,同時也可以為無公害草魚的養(yǎng)殖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無公害草魚可能出現的病情有病毒性出血病,而病毒性出血又分為幾種類型,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旦病毒寄居在草魚體內便很難用藥物進行制約,因此抵抗病毒性出血的對策就是不斷提高非公害草魚的免疫力,通常采用疫苗注射或是定期服用藥物、加強水質管理、定期消毒等辦法進行預防,在水質不穩(wěn)定時期,應當防止隨之出現病變[1]。所謂的“桑尖瘟期”以及“白露關”便是由于水質不穩(wěn)定,從而使得有機物質不斷累積,導致草魚的抵抗力下降,最終引發(fā)病毒性出血病,因此應當加強對于水質的管理,前期主要以調水為主,在后期根據水區(qū)情況加入合適的菌類進行調整,在養(yǎng)殖后期也應當加強水質的改良工作,其次定期為無公害草魚服用藥物,雖然日常投放飼料已經滿足了草魚生長需求,然而這也在無形當中改變了草魚的食性,導致魚類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如果大量喂養(yǎng)飼料也會造成草魚出現肝臟負擔,從而產生肝臟疾病,再加上水溫的變化,也會導致魚類的應激反應。
對于已經發(fā)生疾病的池塘,應當采用水體消毒的方法,同時也可以為草魚服用氟苯尼考以及復合水產多維一療程,在無公害草魚的病情穩(wěn)定之后,再用過硫酸氫亞復合鹽對水質進行改良[2]。值得工作人員注意的是,在病情治療的過程中,不能再用一些刺激性的藥物,如果無公害草魚同時出現病毒性出血病以及其他疾病時,應當首先治療病毒性出血病,待康復之后,再進行其他疾病的治療工作。
草魚細菌性疾病通常表現為各種寄生蟲以及肝膽綜合癥等等,這會引起大量魚類出現死亡。如果這與出血病同時發(fā)生,那么在進行疾病防治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確診,知道病因之后再對癥治療。當前草魚細菌性疾病通常都是其他細菌性以及爛鰓現狀共同引起的綜合癥,因此草魚細菌性疾病的經典癥狀便是爛鰓,然而在治療過程中,一些工作人員僅僅將爛鰓當作單一的病因進行治療,忽略了寄生蟲的存在,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不能夠及時遏制,那么會使得無公害草魚的生病率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3]。對于這種病狀應當做好殺蟲工作,與此同時,在進行魚類轉運的過程中,應當減少對于魚類身體上的損傷,很多病癥都是由于寄生蟲破壞了草魚組織之后引發(fā)感染而產生的,一旦患病就會引起無公害草魚食欲減退,且由于氣候突變也會使得死亡率再次上升,針對這種情況應當先殺蟲再殺菌,并且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內服,面對寄生蟲也應當對癥下藥,選擇專門的藥物進行驅殺[4]。
病毒性腸炎就是由于氣單胞菌引起的,這種病的范圍較廣,可以將養(yǎng)殖范圍內所有的魚群進行感染,并且這種病癥十分常見,一旦無公害草魚感染,魚體就會呈現黑色,流動速度也會有所減慢,與此同時,草魚的食欲會下降甚至會出現不進食這一現象,對體表進行擠壓,可看見出血,部分草魚也會出現腹部腫脹,頭部突起,肛門口有黃色粘液流出這一現狀,因此應當積極應對,尋找治理方法。在進行飼料喂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控制飼料的質量,防止飼料出現變質。與此同時,也可以定期向池塘內部加入石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細菌的產生,除此之外,也可以將飼料與大蒜粉進行混合,殺滅氣單胞菌[5]。
在進行無公害草魚養(yǎng)殖的過程中,為了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避免出現疫病,可以定期對魚塘里的水進行更換,從而確保含氧量。與此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魚群的食欲,提高草魚的代謝能力以及魚群對于病毒的抵抗能力,確保魚群的健康成長。除此之外,工作人員也可以運用光合菌對魚塘進行消毒,從而確保養(yǎng)殖過程中的環(huán)境,避免由于魚類非正常代謝從而使得有害物質產生,對于魚塘造成不良影響,如果不能夠確保水質也能夠會使得大量魚群染病,進而影響?zhàn)B殖戶的經濟效益[6]。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魚塘的水質對最終的養(yǎng)殖結果產生直觀的影響,如果池塘內部的含氧量低就會導致大量魚群出現死亡現狀,如果魚塘出現水富營養(yǎng)化也會導致大量細菌滋生,進而對無公害草魚的成長形成了威脅,因此為了確保魚群在生長過程中具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應當加強對于水質的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在魚塘中增加供氧設備,從而確保魚類的正常呼吸,與此同時,禁止將廢水直接排入池塘之中,在養(yǎng)殖過程中也應當仔細檢查魚塘中的各項元素是否穩(wěn)定,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無公害草魚的質量以及產量。在投放飼料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飼料的安全度,也可以在飼料投放之前進行最基礎的殺菌工作,并定期向投食區(qū)進行消毒,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確保無公害草魚的健康成長。與此同時,為了確保魚塘周圍環(huán)境的健康,應當控制飼料的投放量,尤其是在高溫天氣應當及時撈出飼料殘渣,確保無公害草魚健康成長。
在購買魚苗過后,不能立馬將魚苗進行投放,在投放之前,也應當利用鹽水或是高錳酸鉀溶液對魚苗進行消毒,只有這樣才能夠初步殺除魚苗體表存在的病菌,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魚苗對于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還應當為魚苗進行病害疫苗的接種工作,通過將三聯(lián)疫苗對初步殺毒后的魚苗進行注射,再將魚苗放入養(yǎng)殖箱中進行密切觀察,確保魚苗將疫苗良好吸收后再投入池塘進行飼養(yǎng)。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魚苗的健康成長。
在進行水產養(yǎng)殖之前,應當選擇合適的魚苗進行養(yǎng)殖,在選擇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沒有任何傷病并且大小均勻的魚苗,如果養(yǎng)殖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進行自主孵化來培育養(yǎng)殖所需的魚苗,這樣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魚苗的質量,為了提升水產養(yǎng)殖過程中無公害草魚的養(yǎng)殖效率,還應當有目的的增強養(yǎng)殖現場的物種豐富程度,可以進行混合放養(yǎng)這一方式促進有機物礦化的進一步轉變[7]。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養(yǎng)殖水質,在確保魚體健康的同時也能夠收獲一定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當下草魚養(yǎng)殖在水產養(yǎng)殖中占了較大的比重,因此,加強無公害草魚疫病防治對推動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科學選苗、水質管理、疫病防治等各項措施,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種計劃,從而確保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