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鄭州兒童醫(yī)院(450000)劉煥 薛瑩瑩 張錦波 劉敏霞 劉如萍 張姣姣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需靜脈輸液治療患兒15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75例。對照組男37例,女38例,年齡10月~7歲,平均年齡(4.3±1.5)歲;觀察組男39例,女36例,年齡11月~8歲,平均年齡(4.2±1.7)歲。排除標準:有心、腎等重要器官損傷者;有藥物過敏史者;患兒家屬有溝通障礙者。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靜脈輸液護理,主要內(nèi)容包括:對患兒病史、藥物禁忌的詢問,正確指導患兒治療時保持正確體位,并向患兒和家屬明確治療配合方法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主要內(nèi)容有:(1)護理人員要求:①注意著裝和態(tài)度,消除患兒心理恐懼,與患兒和家屬建立良好溝通關(guān)系,介紹并講解靜脈輸液的相關(guān)知識;②耐心回答、解答患兒家屬提出的疑問和問題,爭取家長對治療、護理工作的支持;③需關(guān)注、觀察患兒性格特征,針對其性格特點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④護理人員要做到認真負責、沉著冷靜、操作熟練,用行動讓患兒和家屬放心進行治療。(2)個性化心理護理方式:①對于配合良好、表現(xiàn)勇敢的患兒,直接進行穿刺,成功后通過語言、贈送禮物等方式給予表揚和鼓勵;②對家長依賴性強、內(nèi)向、膽小的患兒,護理人員需與患兒良好交流,獲取其信任后進行穿刺,穿刺過程中要注意動作輕柔、以語言交流分散患兒注意力,穿刺后給予安慰和表揚;③強烈不配合的患兒,護理人員先采取列舉正向事例的方法,讓患兒以勇敢孩子做榜樣,配合穿刺,若勸說無效,嚴肅向患兒明確輸液治療的重要性,并指導家長固定好患兒和穿刺位置,進行強迫性穿刺,成功后給予患兒肯定和夸獎。(3)對家長采取的措施:對于家屬的不良情緒要做到及時疏導,減少家長的心理負擔。①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其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科學解釋,增加其對治療和護理的認同度;②觀察家長的情緒變化,及時調(diào)節(jié),避免矛盾的產(chǎn)生,向家屬詳細介紹正確體位和注意要點,減少患兒及家長因素對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1.3 評價指標
1.3.1 患兒治療依從性,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良好(配合穿刺、輸液、無抵抗)、較好(輕度反抗穿刺、輸液)、差(強烈反抗穿刺、輸液)[1]。
1.3.2 以家長配合情況、一次穿刺成功率、輸液成功率評價護理干預效果[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8.0處理數(shù)據(jù),均數(shù)±平方差(±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x2檢驗計數(shù)資料,當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P<0.05。
2.1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8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干預效果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家長配合度、一次穿刺率、輸液成功率分別為80%、79%、84%,明顯高于對照組56%、60%、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相對于藥物治療,靜脈輸液治療起效更快,但患兒也會因為穿刺疼痛更加恐懼和抗拒,所以實現(xiàn)一次穿刺成功、輸液成功非常重要。在小兒輸液常規(guī)護理上,進行的心理護理,給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外在形象、護理態(tài)度、護理操作行為,都需更專業(yè)、更親近、更嚴謹,在與患兒穿刺前的溝通中,需仔細觀察患兒性格特點,并針對差異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勇敢型患兒要及時進行穿刺,之后給予鼓勵和獎勵;內(nèi)向膽小型患兒要良好溝通,獲取信任后進行穿刺;抗拒嚴重的患兒首先進行舉例等合理勸說,若沒有效果在強調(diào)輸液治療重要性后,結(jié)合家屬固定好患兒及穿刺部位,強迫穿刺,并在成功后給予夸獎。此外,還需要對家長進行相應心理護理,及時發(fā)現(xiàn)并疏導家屬不良情緒,提升其對治療的信任度。取得家長的理解和積極配合有利于護理人員順利開展輸液工作,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在小兒靜脈輸液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取得家屬的理解和配合,能夠有效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減少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改善護患關(guān)系,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