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世熙
(遼源市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校,吉林 遼源 136200)
通信信號產生以及傳遞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干擾是很常見的,這些因素一方面來源于設備內部運行時產生的故障,另一方面產生于外界的影響。通信工程在整體上包含諸多線路和設備,而且科技越發(fā)達,這些設備和線路越繁復。出于提升安全和可靠性的考慮,必須加強抗干擾能力,所以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通過技術設備和相關的接地設計方案保障通信工程正常穩(wěn)定運行。需要強調的是,合理的接地設計需要以線路內部、整套設備系統內部沒有電壓為前提。也就是讓設備平穩(wěn)的處于線路及設備不存在電流的情況下,這樣才會體現出接地設計的作用和價值。然而環(huán)視通信工程設備運行的狀態(tài),實踐證明接地設計并非完美無缺,很多設計在結構上就不完善,這也導致出現異常的電位數值,因此產生的電流和電壓就會導致整套設備的運行出現不可預知的問題,極有可能出現通信不暢或是信息傳遞斷斷續(xù)續(xù)等異?,F象。
通信工程中,接地起著重要作用。在日常檢修和維護時,每當發(fā)現設備存在故障,信號出現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調試接地設備,包括改變地線的接點位置,更換接點連接方式,這基本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故障。如果發(fā)現設備系統的地線內部無電壓、無電流,則基本說明信號在傳遞上已經符合預期,運行基本平穩(wěn)安全,也可以顯見地線在整個信號傳遞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阻抗功能。所以,地線是整個接地設計最為重要而核心的部分。
電力設備及運行為了保障安全、穩(wěn)定,也是將電壓普遍設置為220V,通信工程所需電壓也依此慣例而設定,這樣也更為適合各種設備正常運行并發(fā)揮作用。然而我國龐大的電網依然不時會受到外界環(huán)境影響而出現故障,或者因系統缺陷而出現狀況,這些電力事故甚至是跑電和漏電等問題主要還是源于接地設計上的不足導致,有些甚至就源于沒有接地設置,這樣無絕緣性也無保護裝置的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電子信息通信工程中存在著大量的電氣設備,所以對于相關的接地系統從規(guī)劃設計到實施都必不可少,并以此不斷改進接地系統不足,彌補缺陷,強化接地設備安全作用。
抗干擾作為通信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對其他設備可以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切實保護人的生命安全。發(fā)揮抗干擾作用的前提就是設備及地線中無電流和電壓,一旦發(fā)現接地設備異常,要及時處置。
在接地系統中,如果地線內有較低阻抗,容易引起電位差異,對通信設備正常運行產生不小的阻礙,建議通過對點模式的方法,提升抗干擾效果。在具體操作中,一定要著重分析研判地線電位差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一般來講,要著重分析和研究電感和電阻,因為這兩者是引起地線電位差的最主要原因。比如對于電感的分析,要關注地線長度,并通過電感數值進行核算,找到地線長度的最優(yōu)設計方案,以此降低電感值,確保設備穩(wěn)定運轉。
多點接地方式不可避免地會存有衍生環(huán)路的問題,而因此使得地線會出現電壓,并且由于是地環(huán)路的環(huán)形特性,極容易產生電磁感應干擾。在電磁場強度不斷增加到臨界值時,感應電壓進一步增大,威脅到某些電路和設備的兼容。因此,多措并舉地解決地環(huán)路干擾,是不容忽視并需盡到最大力度解決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