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艷紅
(徐州市中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危重患者是臨床上病情較為嚴重的一類群體,由于患者機體長期受到疾病的刺激而產(chǎn)生應激行為,從而對腸道形成較大的影響,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腸道問題[1]。在危重患者腸道保護性干預中,傳統(tǒng)的西醫(yī)藥物治療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也存在明顯的副作用。近年來臨床上對于中藥的腸保護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現(xiàn)以我院患者中藥湯劑的臨床應用為基礎(chǔ)數(shù)據(jù),對其臨床療效進行探討。
統(tǒng)計2016.2-2018.2進入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危重患者,其中,顱腦損傷患者21例、腦血管疾病18例、心臟疾病患者11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50~90歲、平均年齡(75.36±2.96)歲,病程2~23d、平均病程(13.50±0.33)d,BMI指數(shù)為21~28kg/m2、平均BMI指數(shù)(25.31±0.45)kg/m2,農(nóng)村戶籍患者22名、城市戶籍患者28名。
患者行中藥湯劑(復方大承氣湯)加減治療聯(lián)合護理干預。(1)復方大承氣湯藥方:厚樸20g,赤芍、枳實、芒硝、大黃各15g、炒萊菔子30g,桃仁9g;伴有口苦則加黃芩、柴胡各10g;出現(xiàn)明顯腹脹則加元胡與檳榔各10g;氣血不足患者則加生地30g、當歸15g。每日1劑,以500ml水煎汁20ml,分早晚兩次進行灌腸。(2)護理干預措施:第一,建立危重患者腸保護護理小組。科室根據(jù)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并在護理人員自愿參與的情況下組建護理小組;護理小組根據(jù)醫(yī)生囑咐以及床邊診斷來確定患者的病情以及對護理服務(wù)的具體需求,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護理需求與需要處理的護理問題。第二,用藥護理與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醫(yī)囑,指導患者科學用藥;同時,對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干預,以緩解由疾病所導致的抑郁與焦慮情緒,培養(yǎng)患者積極樂觀的疾病治療心態(tài),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第三,飲食行為與習慣干預。飲食行為與習慣不僅對患者疾病的發(fā)生具有影響,同時,對于患者的治療時間與治療成功率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對危重患者進行腸保護護理時還必須對其日常的生活、飲食行為與習慣進行科學引導,幫助患者形成科學的日常飲食習慣。
比較患者護理治療前后的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D乳酸鹽、腸脂肪酸結(jié)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Egg,IFABP)水平,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檢測。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取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TNF-α、D乳酸鹽、IFABP平均水平分別為187.09±12.57(pg·L-1)、1.69±0.14(mg·L-1)、903.38±23.63(ng·L-1),治療后患者的TNF-α、D乳酸鹽、IFABP值為130.25±8.03(pg·L-1)、1.29±0.12(mg·L-1)、598.71±17.58(ng·L-1),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946、11.029、59.032,P<0.05)。
臨床上危重患者多存在腸道損害問題,從而影響到患者的疾病治療與生命安全。為改善患者的腸道狀況,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實施腸道保護成為當前在危重患者治療中的常用手段[2]。
中藥湯劑復方大承氣湯源自《傷寒論》,據(jù)記載該藥方能夠治療的疾病多達19種,其中以腸道的保護性治療最為有效。復方大承氣湯加減能夠起到通里攻下,消除痞、滿、燥、實,行氣活血的功效;在臨床上體現(xiàn)了“急下存陰”與“釜底抽薪”效果。方中萊菔子與厚樸能夠?qū)崿F(xiàn)下氣除脹的功效,大黃、芒硝、枳實則能夠蕩滌積滯除梗阻,主要赤芍與桃仁則有活血化瘀功效與潤腸,能夠諸藥瀉結(jié),預防腸梗阻導致的出血與組織壞死[3]。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證實,復方大承氣湯加減能夠在腸道形成高滲液,具有殺菌、致瀉與導滯等功效。在危重患者腸保護中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能夠以更好的服務(wù)于患者腸道保護的治療,提高中藥湯劑灌腸治療的效果[4-5]。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TNF-α、D乳酸鹽、IFABP值均優(yōu)于治療前。
綜合分析得出:在危重患者腸保護中應用復方大承氣湯加減聯(lián)合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改善與保護患者的腸道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