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這門學科來自于日常生活。面對新課程改革,數學老師需要改進各方面的數學教學,強調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特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并不是毫無價值的,而是作用于現實生活。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可以很好的降低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并且可以促使他們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增強,進而有效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對此,小學數學老師就非常有必要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 前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面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數學老師必須要合理組織教學,展開對學生的數學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充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目前,廣大教育人員也十分關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問題,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就更需要不斷努力,盡力去實現良好的數學生活化教學。
二、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基于新課改的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特征越來越顯著,每一位數學老師都應該基于日常生活,展開對學生的數學教學,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式作用顯著。
小學生的思維才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非常關鍵。為此,小學數學老師應該轉變以前的教學方式,積極在教學課堂中引入生活元素,以此來有效聯(lián)系實際生活和數學教學。對此,可以從兩個層次來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內涵。首先是教學要實現生活化,強調數學教學的生動有趣;其次,要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
只有在充分了解數學教材的基礎上,小學數學老師才有實現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前提條件。為此,數學老師就應該多多研究數學教材,并且進行對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在教學課堂中,數學老師也應該基于學生現有數學知識的情況,然后再進行對生活內容的聯(lián)系,使數學教學真正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要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就是教師將生活與數學知識點相聯(lián)系,促使學生發(fā)現生活與數學知識存在的相同點,進而清楚認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如此一來,也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探索,并且激發(fā)出自身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知識的欲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
三、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 有利于小學生新型思維模式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就可以觀察到很多數學元素的存在,像是安排時間、計算零花錢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對學生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數學老師展開對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教學,還有利于小生們形成新型的思維模式,進而對數學知識和相關的生活化數學元素有更加全面、正確的認知。這樣一來,在今后的生活中,小學生便可以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和解決問題。
(二) 有利于小學生數學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立足于生活化元素,展開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同時,這還可以讓學生重拾學習主人公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作用,進行對數學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有效掌握。由此可見,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現實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而且,數學教學生活化與學生的生活和數學學習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結合日常生活展開對學生的實踐性練習,有利于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準確認識,并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有效利用。
四、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為了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集中課堂學習注意力,數學老師必須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為此,數學老師還需要立足于實際教學內容,努力營造出生活化教學情境。比如說,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比例”數學知識時,便可以著手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關于比例方面的實際例子。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各自完成對組內成員的身高、腳長的測量工作。測量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以此來對人體比例現象進行探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便可以在自主研究和探索中認識到人體身高和腳長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另外,數學老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播放警察辦案時測量地上的腳印,從而推動出嫌疑人身高的視頻。當學生看到如此直觀的視頻后,便可以沉浸在良好的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中。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便可以得到顯著的增強,進而更加熱情主動地參與到之后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
(二) 應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老師要想充分實現對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教學,首先還應該著手于教學內容,使其呈現出生活化的特征。數學老師應該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充分地了解,然后有效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使其與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相聯(lián)系,但是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這些知識點時,還應該注意到學生存在的理解困難,盡量使用生活化的方式來突破這些重難點內容,這樣一來,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也能夠更加順利的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內容。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數學老師也應該將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進行充分的聯(lián)系,以此來使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學習這些數學概念時,仿佛是在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日?;约捌湓谌粘I钪兴鸬降闹匾饔?。教師在針對某一數學概念進行舉例時,也可以改變教材中的例題,讓其轉變成為學生常常見到的生活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還能夠促使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比如說,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概率方面的知識時,課本上雖然有投擲硬幣的例子,但是過于單一。所以數學老師可以進行對例題的改變,使其成為一個抽獎的案例。由此一來,學生便可以回想起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商場、超市等舉辦的抽獎活動。如此一來,便可以有效拉近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并使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
(三) 運用簡單的生活元素,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
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來看,其中有很多知識是小學生理解困難且無法順利掌握的。針對這一情況,數學老師就應該對生活中的簡單元素進行靈活有效的利用,以此來幫助學生對復雜數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利于數學問題的簡單化,使學生能夠更加順利的掌握數學教師講授的數學知識點。例如,小學生大都很怕面對時間計算這一類的數學題目,而且,如果學生不能夠有效掌握時、分、秒之間的轉換,那么就無法解決計算中出現的各種時間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如果數學老師可以對生活中的元素進行有效的利用,便可以讓原本復雜的時間計算變得不再復雜,進而使學生輕松地掌握這一方面的知識。像教師在教學生如何進行對1小時10分10秒的表示時,教師便可以用黑筆、紅筆、鉛筆分別代替秒、分、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60支黑筆可以換1支紅筆,60支紅筆可以換1支鉛筆,如果現在有10支黑筆,10支紅筆和1支鉛筆,那么等同于多少支黑筆呢?”對于學生而言,黑筆、紅筆和鉛筆都是他們平時需要用到的學習用具,很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根據黑筆、紅筆和鉛筆之間的關系,學生能夠輕松地算出黑筆的總和。在得到學生的正確答案后,教師可以將案例中的生活元素轉化為教材中的秒、分、時,最終,學生便可以有效掌握時間計算的數學知識。
(四) 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站在數學角度去進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并在這一過程中有效聯(lián)系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情況,發(fā)現其中存在的關聯(lián)點,最終使用數學知識有效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強,所以數學老師在結束每一單元的教學后,便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從而有效拉近數學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在發(fā)現生活問題時合理應用數學知識,并在生活中尋找隱藏的數學知識。不過在這一過程,數學老師需要不斷的鼓勵和引導學生,使學生有動力、正確地進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生活問題的解決。
(五) 巧妙練習,讓作業(yè)散發(fā)生活魅力
一般來說,課后作業(yè)也是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非常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以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會向學生布置練習題型的作業(yè),這導致學生無法產生完成作業(yè)的主動性。面對這一問題,數學老師如何才可以使學生增強完成作業(yè)的主動積極性呢?帶有生活氣息的課后作業(yè)便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小學數學老師在為學生安排課后作業(yè)時,應該強調其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作業(yè)充滿生活氣息。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在生活化的作業(yè)內容中更好完成任務,并且進行對課上所學內容的鞏固。
比如說,數學老師在向學生講授“分類和整理”的相關內容時,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學生已經對分類的方法有所掌握,但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數學老師可以進行對課后作業(yè)的設置:要求學生回到家后拍攝一張自己未整理過的臥室照片,然后再進行對臥室的整理,最后再拍攝一張整理好的照片,并在課堂上上交給老師。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充分理解分類和整理的意義,還能夠認識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重視自己對學生的生活化教學。而且,面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數學老師必須要強調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盡量在教學課堂上引入生活化的內容,以此來實現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如此,數學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使學生能夠深入認識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并逐漸掌握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才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潘小華.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趣味教學實踐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2):56.
[2]謝小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在生活中尋找數學[J].文淵:中學版,2019(3):634.
[3]張貴英.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學周刊,2019(2):56-57.
作者簡介:
張永瑞,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永寧縣武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