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旭華,劉 潔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心臟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山東 濟南 250000)
本研究分析了有關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后護理重點,報告如下。
將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患兒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實驗組男30例,女15例;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 30 例,Ⅲ級 15 例 ;ASD有18 例,VSD 27 例。年齡 6 ~ 16 歲,平均(12.13±1.02)歲 ;體重(24.61±4.44)kg ;心胸比例(0.52±0.01) ;術 前 HB(118.23±10.21) g/L ;對照組男31例,女14例;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 31 例,Ⅲ級 14例 ;ASD有17例,VSD 28 例。年齡 6~ 16 歲,平均(12.10±1.01)歲 ;體重(24.63±4.15)kg ;心胸比例(0.55±0.02) ;術 前 HB(118.21±10.24) g/L。兩組一般資料相似。
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化護理干預,實驗組應用術后全面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刀口腫脹疼痛,術后無法起床,患兒煩躁不安,哭鬧,護士應適當約束患兒四肢,并加強患兒心理護理,多溝通和安撫,對患兒父母進行解釋和心理疏導,提高其理解和配合度。②先天性房間隔缺損患兒的病情監(jiān)測[1]。術后需加強病情監(jiān)測,監(jiān)測心電圖,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等情況,密切檢測患兒引流量及尿量的變化,出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③環(huán)境護理,為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干凈和舒適的環(huán)境,保持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合適,定期通風和消毒。④膳食護理。進食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豐富膳食纖維食物,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腹部壓力。如有必要,使用灌腸劑。⑤定時做好霧化吸入叩背咳痰,預防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遵醫(yī)囑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患兒體溫升高,咳痰等癥狀應由醫(yī)生按規(guī)定進行各種輔助檢查,根據(jù)痰培養(yǎng)結果及藥敏情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同時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和血壓的變化,注意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⑥做好患兒的皮膚護理,保持床單元整齊,干凈,干燥。
比較兩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患兒家長滿意度;平均住院時間、術后護理質量(0-100分,得分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護理前后患兒精神狀況、進食情況(0-10分,得分越高則精神狀況和進食情況越好);肺部感染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SPSS20.0統(tǒng)計,計量資料施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開展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實驗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患兒家長滿意度45(100.00)高于對照組36(80.00),P<0.05。
護理前兩組精神狀況、進食情況相近,對照組5.19±0.25分、4.31±0.21分,實驗組5.31±0.21分、4.25±0.26分,P>0.05;護理后實驗組精神狀況、進食情況9.71±0.32分、9.71±0.17分優(yōu)于對照組8.13±0.69分、7.21±0.21分,P<0.05。
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術后護理質量7.24±1.42d、96.21±3.61分優(yōu)于對照組10.42±2.17d、82.11±3.23分,P<0.05。
實驗組肺部感染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僅有1例發(fā)生肺部感染,對照組有5例肺部感染和4例切口感染。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治療效果確切,但在術后需通過有效的護理加速患兒康復[4]。良好的術后護理要求護士在治療期間應與患兒溝通,以獲得其信任和配合,同時向其父母解釋術后治療和護理要點,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利用有效促使減輕患兒的痛苦,并預防肺部感染和出血等并發(fā)癥[5-8]。
本研究顯示,術后全面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修補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兒精神狀態(tài)和進食情況,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住院的時間,患兒家長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