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瑞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礦業(yè)分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礦業(yè)公司一號井始建于1879年,清末洋務運動時安裝,1881年投入使用,承擔著該礦一半原煤的提升任務,配有1對10t底卸式箕斗,設計提升能力179萬t/a。
該主井箕斗采用定時裝載方式。原煤中煤質、水份含量、矸石含量、顆粒度及溜煤速度的不確定性,造成箕斗裝載重量的不可控,極易造成超載。超載運行危害很多,鋼絲繩首當其沖,超載運行時鋼絲繩靜張力增大,極易出現斷絲、繩徑急劇縮小等嚴重后果。超載導致提升機的超負荷運行,主軸裝置及傳動系統(tǒng)的薄弱部位沖擊較大,降低主軸裝置及傳動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提升機超負荷運行時,電機電流增大,溫度升高,絕緣降低,大大降低電機的使用壽命,嚴重時出現提不動、甚至燒電機的現象。
箕斗的定時裝載不滿足安全生產,需通過技術改造安裝可靠性高、適用性強的定重裝載設備?!睹旱V安全規(guī)程》第393條:箕斗提升必須采用定重裝載[1]。因此,對箕斗實行定重裝載是保證主井提升安全可靠的必然發(fā)展方向。
1.1 原裝載設備工作原理
原裝載設備采用定時裝載形式。其工作原理:原煤完全靠自重,由煤倉,途經呈45°斜度的一系列溜槽,最終喂至箕斗;箕斗的裝載量是由液控扇形閘門的開啟時間決定的,其邏輯動作是以PLC為核心的控制部分,控制液壓設備實現的。
1.2 原裝載設備存在的問題
(2)裝載動作的核心是扇形閘門的開合,扇形閘門閉合時存在卡塊的事故隱患。
(3)生產工藝環(huán)節(jié)多且復雜,出現故障的概率大。
(4)裝載設備占用空間大,維護空間小,為日常檢修或處理故障時帶來不便。
2.1 技術改造的原則
(1)必須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
王敬凱是個“老干探”,近20年破過許多大要案,是敦化市公安局立功最多的一個。從楊局長手里接過案卷后,根據自己多年的刑偵經驗,王敬凱確定此案為報復殺人。
(2)避免出現超載、欠載現象,避免出現“二次裝載”,同時保證裝載周期。
(3)控制部分與主提電控部分做到無縫對接,兼容性好。
(4)力求裝載工藝[2]環(huán)節(jié)少且簡單,設備占用空間小。
(5)裝載工程中避免出現卡塊和灑煤現象。
(6)根據現場條件,做到技改工作量最小,改造周期最短。
2.2 技改方案的確定 根據該礦井年度更新改造計劃,結合現場條件,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確定最終的技改方案:
(1)將原裝載設備拆除,安裝給煤機本體及附屬設備。
(2)對控制部分升級改造,將采集的各類數據和指令等信息,利用工業(yè)環(huán)網上傳至車房工控機。
(3)對信號系統(tǒng)更新改造,實現裝載手動、自動和點動三種模式。
(4)安裝高清視頻監(jiān)控設備,并將視頻信號傳輸至車房監(jiān)視器。
(5)完善檢修平臺、信號工小屋及現場標準化工作。
2.3 新裝載設備的工作原理 技改后的裝載設備,如圖1所示,由給煤機本體及其附屬溜槽、稱重計算模塊[3]、控制系統(tǒng)、信號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
工作原理:驅動裝置通過鏈傳動,帶動驅動滾筒和輸送帶,輸送帶運動使原煤通過導料槽裝入箕斗,輸送帶回程,如此循環(huán)直至裝載完成。
圖1 新裝載設備示意圖
2.4 稱重計算原理 該設備裝有稱重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分別檢測原煤的重量信號和輸送帶的速度信號,兩信號經轉換器轉換成數字量送入積算器進行處理,得到原煤重量的累計值和瞬時值。該計算原理被稱為分批計量系統(tǒng),它由積算器的流量儲存功能和工控機的數據處理功能共同完成。
當累計值達到設定值時,控制主機發(fā)出停機命令使驅動裝置斷電停機,經過短時間的延遲后發(fā)出提升信號,裝載動作完成。
經過1年的使用,該裝載設備趨于穩(wěn)定,對比原裝載設備,有以下優(yōu)點:
(1)實現了裝載定重精準化,解決了超載問題,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做到了安全提升。
(2)結合電控系統(tǒng)和信號系統(tǒng),可實現車房對裝載設備的遠程控制,也可實現裝載自動化,達到了“自動化減員”的目標。
(3)結合電控系統(tǒng)和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車房對裝載信息的實時監(jiān)控和裝載現場的可視化,達到了“無人值守”的目標。
(4)驅動裝置功率下降了63.3%,工作方式由連續(xù)式改為間歇式,達到了“節(jié)能降耗”的目標。
(5)解決了欠載問題的同時,縮短了裝載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6)設備占用空間小,維護保養(yǎng)方便。
(7)裝載工藝環(huán)節(jié)少,故障率降低。
(8)卡塊現象基本杜絕,灑煤現象明顯減少。
(9)噪音降低,明顯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
針對原裝載設備的各種問題,通過技術改造,逐條解決,最終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將主井裝載設備建設成“本質安全型”,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次技改為其他礦井主井裝載設備改造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