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娜
【摘要】目的 觀察探討在冠心病專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的途徑和效果。方法 分組觀察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治療的50例冠心病患者,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5人,觀察組用以??谱o理為基礎的風險管理護理模式,對照組應用非風險管理的常規(guī)模式進行護理,對比組間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滿意度80.00%相較于對照組60.00%明顯更高,兩組滿意度比較結果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冠心病??谱o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將醫(yī)療環(huán)境有效改善的同時,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臨床護理質量,有重要的臨床推廣應用意義。
【關鍵詞】風險管理;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2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間需高度重視相應的護理工作,特別是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如果不恰當,則很容易導致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并增加死亡率。風險管理能夠辨別淺嘗和現(xiàn)有的一些醫(yī)療風險,這種管理程序能夠將處理方案及時提出并相應的做出效果評估,從而使醫(yī)療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減少并將患者受到的損害降低。本文通過對該種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浦械男ЧM行觀察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分組觀察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治療的50例冠心病患者,每組25例。其中觀察組當中,男女人數分別為12例和13例,年齡范圍大致在32~76歲之間,均齡(52±1.2)歲;對照組當中,男女人數分別為14例和11例,年齡范圍大致在32~77歲之間,均齡(51±1.0)歲。組間常規(guī)資料無差異,能進行對照觀察。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劇護理,包含遵醫(yī)囑給藥、合理控制患者的日常飲食并進行健康指導、對癥處理等。觀察組應用以專科護理為基礎的風險管理護理模式,方法為:
1.2.1 對護理人員綜合業(yè)務素養(yǎng)及風險意識防范的培訓
可是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及特點有層次的考核與培訓護理人員的操作、理論知識和溝通技能等,將層次不同的培訓計劃分別制定出來,注意在培訓期間保證個性化,培訓場景應當有針對性的根據不同病種、患者進行相應設計,從而對護理人員解決和觀察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操作培訓中應當對心電圖機、心肺復蘇及微量泵等專業(yè)儀器部分應當著重講解,每月固定日期召開安全研討會,評估科室潛在或已有的風險可借助教學查房、討論病案等多種形式進行,從而使護理人員防范和評估護理風險的能力提高。組織所有護理人員對《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進行研討學習,了解自身的權力義務 [1]。
1.2.2 提高醫(yī)護人員的風險鑒別能力
醫(yī)護人員對病房進行巡視時,應當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從年齡、情緒、活動能力等各方面綜合評估住院患者,對于高危人群則加強巡視工作的頻率,從而將陪護和安全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位。將各種導管妥善固定并使其保持通暢,保證所有儀器均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中[2]。對于夜間因不明原因導致的失眠、胸悶等癥狀應當予以重視,并及時報告給值班醫(yī)生,以便及時檢查其血壓和心率狀況,配合醫(yī)生予以有效處理。
1.2.3 風險預防及監(jiān)督機制的建立
按照冠心病專科病房的特點健全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儀器使用的規(guī)范、住院安全評估、病區(qū)的安全管理,成立病區(qū)護理質量管理小組并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科室護理骨干成員擔任質量控制員,將術前、術后護理常規(guī)、臨床護理搶救預案、介入檢查等重新制定和修訂。每周、每天的護理檢查項目由護士長按照月工作計劃進行制定。科室將護理質量反饋本建立并由當事人及時簽閱,將改進措施制定出來并要求所有護理人員查看避免重復出現(xiàn)類似情況??剖以O置醫(yī)療儀器使用維護登記本和專職護理人員管理儀器設備,將工作職責制定好保證備用監(jiān)護儀、心電圖機等功能完好。根據不同藥品的使用途徑及頻率進行分類和標識管理[3],護理人員每班交接時分開放置如氯化鈉和氯化鉀注射液等容易混淆的藥品,使用紅色字樣標識氯化鉀注射液,獨立包裝口服地高辛片為護理人員的區(qū)分提供方便。對于臥床患者使用加護欄并在容易觸摸的位置安置呼叫鈴,同時將墜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告知患者及陪護人員。在地面光滑及衛(wèi)生間將小心跌倒等警示牌設置,將小心燙傷等提示張貼在飲水機旁,要求患者使用手腕帶并將其住院治療信息在腕帶上標明,護理人員核對床頭卡及手腕帶的標識無誤后才能進行各種操作治療。并在床頭卡、病歷夾外殼等上面標識藥物過敏名稱使護理人員得到隨時提醒。
1.2.4 護理風險發(fā)生后的管理
護士長應在風險發(fā)生時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并對風險發(fā)生的經過進行調查[4],和患者及陪護人員認真溝通盡量在科室內將一般的糾紛及投訴解決,并及時報告給醫(yī)務處,若有特殊情況,應當及時將實物及病理進行封存。組織所有醫(yī)護人員對糾紛進行總結并制定防止類似事故發(fā)生制定相應措施,根據風險處理結果給予當事人相應的懲罰制度。
1.3? 觀察指標
對組間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文章數據用SPSS 22.0軟件處理,以x2檢驗,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0.00%優(yōu)于對照組的60.00%,P<0.05。見表1。
3 討 論
當前多數冠心病患者需住院治療,但在住院期間接受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雖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基礎性但缺失人文性,導致多數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患者無法從中體會到應有的關懷,從而排斥或抵觸相應的護理治療工作,增加護理風險發(fā)生的概率。本次實驗中應用的冠心病專科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由科室護士長在管理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從而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總結工作的不足之處,及時和護理人員進行督導,以做到有效預防風險事件的發(fā)生。以健康宣傳教育的方式使患者及陪護人員對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提升,同時構建起和諧的護患關系,將護理糾紛及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有效減少。由于多數護理行為為瞬間操作,能夠作為評估的實物往往留下不多,而各查對環(huán)節(jié)中應用腕帶可使護理行為的安全與準確得以保證。腕帶可成為患者出現(xiàn)各種意外情況的身份提示,借助醒目標識隨時告知和提醒醫(yī)務人員,使病情出現(xiàn)變化時能夠得到正確處置。
綜上所述,通過在冠心病??谱o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模式,可將護理糾紛的發(fā)生有效防范和減少,從而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安全的臨床護理服務。該管理模式的應用使臨床護理質量得到有力保證并建立起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何國芳.護理風險管理在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和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護理[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8,33(S2):138-139+149.
[2] 王詠華.風險管理應用于冠心病??谱o理管理中的價值與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8,37(25):127-129.
[3] 唐麗萍.護理風險管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6):172-173.
[4] 杜春萍.探究風險管理應用在冠心病??谱o理管理中的對策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03):266-26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