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冬
【摘? ?要】? 初中歷史在學生們初中學習階段是重要的一環(huán),歷史課程在素質教育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們去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底蘊、人文發(fā)展,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去學習外來文化的歷史過程,了解一些有趣的異鄉(xiāng)風情,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yǎng)。面對初中學生們,如何實行有效的教學策略尤其重要,學生們在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系統的歷史知識,可能在以前都是聽大人們說有關的歷史故事,和從媒體網絡上吸收,在初中時期學生們是第一次接觸歷史課本教材,一開始學生們的興趣是非常高昂的,教師們要積極地去引導學生們培養(yǎng)歷史學習興趣,為學生們初中階段,乃至為以后的歷史學習都鋪上堅實的基石。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策略;興趣培養(yǎng)
歷史知識是非常生動的,其中許多內容像故事一般在學生們面前展開,但是學生們在面對大量的歷史資料文字的時候,難免會起厭煩的學習心態(tài)。而且,初中學生們的心智也不成熟,學生們不能很好地調整自我學習狀態(tài),當開始對歷史這門學科感到沒有興趣的時候,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下滑,最后導致學生們的成績不理想。所以,教師們應當積極關注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多與學生們進行談話交流,捕捉學生們在學習歷史時遇見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們度過難關。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高昂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們在遇見難題時不放棄,一旦解決問題,學生們將會越學越有勁,學習效率自然慢慢就提高了。
一、轉變教學觀念,學生成為課堂主人
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中,教師們常常過于輕視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地位,新課程改革下倡導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宗旨,教師們作為課堂的輔助者來幫助學生們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們進行歷史知識的吸收。新課改還強調,教師們在課堂上,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多與學生們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進步,要善于去處理知識傳授與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關系。在教學時,應當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們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疑問,然后再主動地去實踐學習解決疑問,讓學生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自信,讓學生們在學習時有動力,也促進學生們的人文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們在教師們的引導下主動地、有個性趣味地學習。教師們在教學時也應當注意,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經隨時代淘汰了,應當以學生們?yōu)檎n堂主體開展教學策略。教師們也應當尊重學生們的學習差異,關注個體學習情況,積極地去滿足學生們不同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情境,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們在八年級下冊中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農村包圍城市”這一知識點。課本中對這個內容的描述不是很詳細,學生們在理解字面意思上的難度不大,沒有什么閱讀障礙,但是學生們要想清楚地理解這個戰(zhàn)略方針的意義,書本上的內容肯定是不夠的,理解其意義,不光要從當時的社會背景、經濟狀況、政治方面等多種因素,在對比蘇聯俄羅斯的改革道路進行探究,才能發(fā)現“農村包圍城市”是一種創(chuàng)新。教師們在講述這個內容的時候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式的方法進行學習,這種討論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可以運用在長征、南京大屠殺等一些歷史教材當中,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擺脫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僅需要教師們切實地去改變教學模式,更應該去改變教學理念。教師輔導學習,學生們加強自學能力,組織學生們討論研究問題,讓學生們把自己的特長展現出來,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合理運用教學藝術,提高學習積極性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們要敢于去把一些教學藝術代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結合自我真摯的感情,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把歷史長河的千變萬化給展現出來,把歷史文化的魅力帶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對歷史的認識從一開始的感性到理性,讓學生們主動地去學習歷史知識。教師們在抒發(fā)自己對歷史文化的情感時,也在影響著學生們,學生們被教師們飽滿的情感所觸動,對歷史的學習也會慢慢地積極起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就被培養(yǎng)起來了。歷史這門學科是很有意思的學科,學生們在學習時就像在聽故事一般,梳理著歷史長河。教師們在教學時的積極,也會把課堂的學習氛圍調動起來,學生們的凝聚力也提高了,整體的學習效率也在提升。
例如,教師們在教學時多運用語言與情感來幫助課堂渲染氣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就可以幫助教學起到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們的功夫在于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去幫助學生們積極的學習,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教師們要主動地去幫助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生們學習起來也會輕松很多,學習效率就自然地提高了。學生們整體有了學習的氣氛,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也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就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課后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充分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們對歷史知識點的認識。雖然,歷史是以故事的形式給學生們展開學習的,但是其中很多事件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guī)讉€事件之間還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有些學生們明明上課很認真但是有些聯系其實還是沒有弄清楚。必要的課后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吸收和理解那些知識點,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課堂結束時的課堂評價要把教師評價與學生們自評結合在一起。教師們要注意學生們的互評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們體驗到評價的過程,讓學生們發(fā)現自己不了解的那些知識點,自我反思、自我調整。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要實施有效的課后評價,來幫助學生們理解知識點。
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有很多種,教師們要找到合適自己學生們的教學策略就要分析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合理地、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學生們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明建.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7(4).
[2]王燕飛.立足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7(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