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維
宮崎駿是我們熟悉并喜愛的動畫大師,如他自己所說,他創(chuàng)造的奇幻世界慰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這些作品中有最魔幻的世界架構(gòu),也有最親切真實的人物角色,總是輕易就俘獲觀眾的心,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會從內(nèi)心深處被打動。
宮崎駿的動漫世界
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地預(yù)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基羅的活力。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八十年后,在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當(dāng)屬宮崎駿。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后的精神支柱人物?!霸谶@里你不必扮演一個孩子,因為你本來就是個孩子。”這就是宮崎駿的世界,人們心中永遠的童年記憶。
在宮崎駿的動畫執(zhí)導(dǎo)生涯里,產(chǎn)出的經(jīng)典不勝枚舉?!讹L(fēng)之谷》的娜烏西卡、《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蘇菲、《起風(fēng)了》的堀越二郎……不同的影片、不同的角色,看似迴異,但是剝?nèi)訉友b飾,究其核心和本質(zhì),每一部影片每一個角色都毫無例外地都表達了宮崎駿老爺子想對這個世界傳達的無限溫暖和愛意。
動漫中的共情與現(xiàn)實
宮崎駿的每一部作品既是獻給孩子,又是獻給大人的童話。每一個經(jīng)典角色飽含的堅強與執(zhí)著不乏人性的光芒,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人間的溫暖和真情。
譬如2019年6月在國內(nèi)再度上映的《千與千尋》,它僅用一部電影的時長,就幾乎完美詮釋了人該如何面對自我,如何面對成長,如何面對社會。這部電影的每一個點都巧妙地關(guān)聯(lián)了人面對真實社會的隱喻,我們每個人要如何在紙醉金迷、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初心,保留內(nèi)心的柔軟和對這個世界的感知,這種極其豐富的層次感,正是宮崎駿的大成之筆。
宮崎駿不同于其他動畫人,他所擅長的正是利用對人物錯綜復(fù)雜的感情活動描寫,來豐富漫畫中的人物形象。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讓影片去適應(yīng)兒童,而是真正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更好地去了解人類。“孩子們需要去接觸一些晦澀難懂的東西,然后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慢慢了解?!边@一直是宮崎駿所堅持的。
正如網(wǎng)絡(luò)上盛傳的一句評論:“迪士尼的動畫觸動你的心,吉卜力(宮崎駿工作室名)的動畫觸動你的靈魂(Disneymovies touch the heart。but Studi。Ghibli filmstouch the Soul)?!薄肮睬榕c現(xiàn)實”便是宮崎駿作品的基礎(chǔ),共情來自觀眾在故事人物身上投射的感情,而現(xiàn)實則是對我們?nèi)松豢深A(yù)測性的真實描寫,人性才是時時刻刻要被放在首位的,這也是宮崎駿之所以能成為“宮崎駿”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