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鎏圻 梁正宇 王敏君
摘要:本文以目的論和十九大工作報告為基礎,根據(jù)目的論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忠誠原則,分析政府十九大報告中的熱點詞匯和短語,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詞匯、短語及其翻譯,探討其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并就其英譯版本進行分析和提出合理性建議,以此為外宣提供翻譯方法的建議,論證目的論在十九大報告中的適用性。
關鍵詞:十九大熱詞 英譯 目的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010-03
1引言
隨著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中國,每一次大會的召開都會吸引國內(nèi)外大量媒體記者進行報道。但由于中國政治制度和文化與國外存在著巨大差異,如何翻譯好中國的政黨文件,讓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相關政策和決議,成為了一個難題。
我國越來越重視翻譯和對外宣傳這兩方面。而在國內(nèi),“中式英語”的翻譯方式尤為普遍,而且許多政黨文件中存在的成語、比喻和古詩詞很難通過直譯讓外界理解,這些內(nèi)容必須要經(jīng)過翻譯者很好地理解和精準加工后才能翻譯出來。作為大學生,我們有責任通過自己的研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讓外界更好認識到中國、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方針、政策和立場觀點。
近幾年來,我國翻譯者在政治翻譯領域中取得了可觀成果,而我們這次將研究的要點集中在十九大會議報告的翻譯中,將中國政治英譯具體化。作為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我們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通過查閱相關文件和瀏覽網(wǎng)站后,旨在梳理出十九大文件中的熱點詞匯、詞組和短句,盡可能地找到最適合的翻譯方法,既保持我國特有的語言特色,又能讓外界接受和理解;仔細尋找詞匯的翻譯方法和原則,詳細研究詞匯如何翻譯;為新詞匯外宣提供視角、方法上的建議,促進中外文化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為翻譯領域提供一些新的翻譯方法、翻譯視角和運用經(jīng)驗,為大家翻譯提供新素材;同時,也為大家學習翻譯總結了經(jīng)驗,提供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之道。
2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古往今來,許多中外學者都在詞匯翻譯的研究核對政黨文件的研究中提供自己的見解并取得成果。
董蒙娜(2011,P74-76)、張琳琳(2013,P163-165)從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方法研究了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理論內(nèi)容豐富,但舉例太少;季明旸(2016,P11-15)從“模因論”角度研究了中國特色政治詞匯及其翻譯策略,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角度新穎,但選用的詞匯不夠具有時代性;肖建芳(2013,P90-92)從優(yōu)選論角度研究了新聞英語詞匯翻譯,角度新穎,理論內(nèi)容豐富,舉例生動鮮明;王曉娟、趙馳(2013,P127-129)從語言學角度研究了中國時政詞匯翻譯,為本文中語言學角度的內(nèi)容提供了參考和理論指導;張慧(2010,P93-97)從翻譯方法的角度研究了詞匯翻譯,以文化差異和文化特色為基本點進行舉例,為本文中忠誠原則提供了理論內(nèi)容和參考;張潔、劉靜、朱荔芳(2017,P112-117)從目的論角度研究中國各類詞匯的翻譯,提出不同的翻譯策略;劉改琳、吳迪(2016,P72-74)從目的論角度研究了李克強總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譯文,切入點明確,為筆者如何更好從目的論角度著手研究十九大熱詞提供了模板和方向;杜爭鳴(2014)從政治詞句翻譯分為多個種類的角度進行研究,逐一進行舉例,例數(shù)多,講解詳細,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議,讓筆者拓寬思路,為論文中找到更好的例子提供了參考;陳小慰(2006,P1-58,P146-167)以目的論為基點,詳細講解了功能目的論的理論知識、意義并從某些宣傳方面入手進行舉例,讓筆者對功能目的論有了更加詳細的了解。
Pattanapong Wongranu(2017,P117-122)為筆者更好地糾正自己在翻譯中的錯誤和提出對十九大熱詞翻譯的看法提供了幫助;Andrew Benjamin(2014)從翻譯的概念、結構以及深層次的哲學角度研究了詞匯的真正含義,為筆者對十九大熱詞的理解和翻譯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深入研究的參考;ChristinaSch?ffner(2004,P117-150)從政治術語的翻譯策略角度著手,研究了翻譯后造成的政治影響和文化傳遞,為筆者對十九大文本中詞匯翻譯的評論提供了參考;Peter Newmark(1981)從翻譯概念著手詳細解釋了翻譯的各種方法,理論內(nèi)容豐富,為筆者更好辨別十九大譯文中使用的翻譯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JeremyMunday(2001)和Nord Christiane(1997)對功能目的論的理論進行了解讀,還舉了一些詳細的例子來運用這些理論來分析譯文;Shi Xuedong(2014,P89-94)從功能主義理論角度研究了新聞的中英翻譯,為更好地理解十九大外宣提供了參考。
3目的論理論概述
3.1目的論簡要介紹
目的論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目的論是翻譯研究的重要理論之一?!澳康摹边@個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目的、意圖或功能。目的論主張翻譯的方法、策略由譯文的目的或所起到的作用決定。目的論對翻譯,包括文學翻譯、新聞翻譯等都提供了一種可靠的原則和保證。
凱瑟琳·萊斯的理論被認為是功能主義目的論的起源。萊斯、費米爾、曼瑞塔、諾德先后提出、豐富并完善目的論,為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其中,費米爾提出了目的論的概念,認為翻譯方法或翻譯策略應該由翻譯目的來決定。他的觀點將翻譯研究從源文本導向理論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譯者根據(jù)不同的翻譯目的,對原文和譯文的背景進行了解和分析后,采取恰當?shù)姆g方法進行翻譯。費米爾認為,目的論的核心部分為三個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
3.2目的論的三個原則介紹
目的論包含三個原則,分別是目的原則、連貫原則以及忠誠原則。
目的原則認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一切翻譯活動都得由它的目的決定,簡單來說,就是翻譯方法由翻譯目的決定。
連貫原則指譯文應當符合語內(nèi)連貫,作者要充分考慮到翻譯對象的社會知識和文化背景,讓讀者能夠理解。
忠誠原則主張譯者既要對讀者負責,又必須尊重原文作者,協(xié)調(diào)譯文目的和作者意圖。
總之,在目的論框架下,忠誠原則低于連貫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受目的原則管轄。
3.3目的論在政治文本中的應用
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和工具。我們在政治會議和政治文本中所宣傳的信息不單是告訴國民,我們國家近年的發(fā)展情況、政策和未來設想,更是向外國政府、媒體和讀者傳遞的宣傳信號,報道我國對內(nèi)對外的各類政策和發(fā)展情況,而譯者恰恰通過語言的形式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他們。由于政治文本極強的目的性和外宣作用,在翻譯過程中要維護本國家的利益。
有學者曾指出,在大部分政治文本外宣翻譯中,如果逐字逐句地刻板翻譯,往往以忠實于原文為開端,以無法表達清楚意思而失敗。要達到預期目的,譯者應遵循“內(nèi)外有別”和“讓事實說話”的原則:“內(nèi)外有別”是指在外宣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充分考慮到本國和讀者國家的不同歷史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國家利益等條件,必要時運用一定的手段進行翻譯調(diào)整,讓國外讀者更夠深入理解我們所傳遞的訊息;“讓事實說話”是指在翻譯政治外宣文本時應實事求是,避免夸大其詞或模棱兩可,否則會造成不可設想的后果。
4基于目的論的十九大特色詞匯翻譯
4.1從目的原則分析
在中文版本中,考慮到國人對這些科技成果的熟悉程度,這些科技成果僅僅簡單地說了名詞,并沒有像譯文中那樣,還在名詞前面加了同位語加以解釋。
在譯文中,秉承了目的論中的目的原則,這一翻譯方法(增譯)是為了讓外國媒體和讀者更好了解我國近年來的科技成果,也就是所謂的“翻譯方法由翻譯目的決定”。
例2:Chinese Dream
這個詞組是“中國夢”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人民通過自身的奮斗,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美國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不同于中國夢,美國夢強調(diào)美國人民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努力,追求個人的自由,以獲得自己更好的生活,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外交部部長和外文局英文專家、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陳明明說過,China dream很容易被理解為外國人在中國尋找發(fā)跡機會的夢。此外,后文中(英文文本P22)提到的The dreamof the Chinese people是指“中國人民的夢”,不等同于中國夢,所謂“中國夢”,是我們14億中國人的夢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因此,在譯文中,作者運用直譯的方式來翻譯中國夢,簡單明了,外國讀者也能讀懂,無需過多解釋。
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譯文中將一句話分為兩句解釋,雖然運用了直譯的方法,但是譯者調(diào)換了語序,使用賓語從句,避免了主語過分長,從而導致頭重腳輕的問題,讓讀者更好了解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如果不具體解釋,第一次見到這兩個專業(yè)政治詞匯的中國人可能都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內(nèi)涵,在譯文中,這兩個短語在注釋中進行了解釋,這樣對于外國讀者來說,理解它們的內(nèi)涵就方便了很多,這兩個短語的翻譯也達到了翻譯它們的目的,譯文很好地遵循了目的原則。
第一、二個短語的意思是“脫貧攻堅戰(zhàn)”,第三個短語的意思是“脫貧攻堅”?!懊撠毠浴?,簡單來講,就是“攻破困難,實現(xiàn)脫貧”。這三個短語均采用了直譯的方式,簡潔明了、目的明確地表達了“脫貧攻堅”四個字的含義目的論的目的原則,強調(diào)的就是翻譯方法由翻譯目的決定,因此,譯文中用“fight”、“battle”這兩個意思是“戰(zhàn)爭”的詞匯來翻譯,體現(xiàn)了我國勢必要攻克難關、堅決扶貧、達到精準脫貧的決心。
4.2從連貫原則分析
這句話的譯文使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按照字面意思進行了翻譯,并沒有在譯文中進行解釋。“拍虎打蠅”是指黨和政府反腐敗的行動,“獵狐”是指緝捕外逃的涉及貪污腐敗案件的相關嫌疑人。總的來說,“打虎、拍蠅、獵狐”是指反腐敗斗爭的相關行動。即便這樣的比喻對于國人來說非常生動形象,但是對于外國讀者就沒有那么好理解了。
就目的論的連貫原則來說,要讓翻譯具有可接受性,能讓讀者理解語境,但在十九大譯文中并沒有做到這一點,違背了連貫原則。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在譯文中加以注釋。
這四個詞組的意思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意思,這是針對政府官員做到清正廉潔提出的要求,但是作為外國讀者,中文中運用比喻來提出的要求,通過直譯的方式,他們并不能夠理解為什么官員們要洗澡、治病,違背了連貫原則。所以,可以將這四個比喻意譯或加以注釋。
這三個詞組都是“反腐敗斗爭”的意思,第一句用了介詞短語來翻譯,第二句使用了派生構詞法,第三句則是以句子的形式來翻譯,“fight”和“campaign”兩個名詞都是“戰(zhàn)斗、(政治)斗爭”的意思,“fought”是動詞“fight”的過去分詞,三句話均采用直譯的方式,簡潔生動地表達了中國政府對于反腐敗的堅定態(tài)度和決心,讓讀者都能夠理解什么是中國的“反腐敗斗爭”。
這個詞組的意思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用“community”來表示“團體”,用“shared future”來表示“命運共同”,非常直接地表達出我國希望同各國積極合作、共同發(fā)展的意愿,能讓讀者理解我國的希望。
國外媒體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比喻,并將比喻保留,能夠體現(xiàn)出綠水青山的重要性和金山銀山的生動性,也能夠使外國讀者接受、理解。中國官方譯文則略有些平淡,畫面感不夠強烈。所以,將這句話直譯、保留比喻比較好。
4.3從忠誠原則分析
這兩句話都是“不忘初心”的意思,第一句話的初心用了“最初的抱負”來表達,對讀者負責,讓讀者(尤其是外國讀者)明白什么是“初心”;而第二句則用了“你為什么要開始”來表達,尊重原文作者,讓讀者(尤其是國內(nèi)讀者)回想我們?yōu)槭裁匆_始,起到激勵國人的作用,這兩句的翻譯很好地協(xié)調(diào)了譯文目的和作者意圖。
這兩個詞組都是2018年的熱點詞匯“一帶一路建設”的意思,兩者都采用了直譯法,直接明了??紤]到“一帶一路建設有多個亞洲國家參與,且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得到了認可和贊同,譯文也對此在正文中不加以解釋(有注釋),使譯文更加簡潔,不必再有冗余的解釋,而且“一帶一路'這一名字本身就有它的象征意義,既要對讀者負責,又必須尊重原文作者。
這三個短語都是“文化自信”的意思,第一、二句是以句子形式表達的“我們文化中的自信”,第三句則是簡單的直譯,這兩種譯法讓“文化自信”的意思一目了然。從簡潔性而言,顯然第三句的譯法更好。但是英文強調(diào)同一意思的不同譯法,而且不同的譯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如果只采用一種譯法,則會使譯文略顯單調(diào)。這兩種譯法既對讀者負責,又尊重了中文意思,使得文章不那么單一。
第一句話是“三嚴三實”的意思,第二句話是“兩學一做”的意思?!叭龂廊龑崱笔侵竾酪孕奚怼酪杂脵?、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在譯文文本中加以注釋),“兩學一做”在譯文中也作出了解釋: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這兩個詞因為都是概括詞,并不能從字面直接看出這兩個詞指的究竟是哪方面的嚴、實、學和做,因此加以注釋或意譯,忠實于中文本義,又能讓外國讀者更好理解這兩個詞的內(nèi)涵。
5結語
目的論認為翻譯是由目的決定的。有三條基本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其中,目的原則最為重要。在以政治文本翻譯為例,政治文本翻譯的目的是傳播中國的新聞信息,向國外媒體報道我國的發(fā)展情況、各類政策和未來計劃,這與目的論的三條原則相輔相成、相互呼應。
作為外宣翻譯的分支,政治文本在我國對外宣傳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政治文本的翻譯研究具有必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中外政治方面在語言、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差異較大,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對這些差異要深入了解,找到恰當?shù)姆g方法或策略,而不是逐字逐句刻板翻譯,只會使譯文讀上去令人費解,讓讀者無法真正了解到我國所傳遞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不僅達不到預期的外宣效果,甚至還會產(chǎn)生某些負面作用。因此,在政治文本的翻譯中,應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相結合,從而使譯文達到外宣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