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由
該如何描述自我,一時一刻的心情,以及沒完沒了的生活?這大概是每個人都曾經(jīng)苦惱過的。
這屆青年熱衷于用日劇臺詞。
每年至少有兩三部“網(wǎng)紅日劇”, 2017年的如《四重奏》《重版出來!》,2018年有《逃避可恥但有用》《我們無法成為野獸》《非自然死亡》。
當然,不該忘記很可能是帶動了這一風潮的《勝者即是正義》,又叫“李狗嗨”。
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被網(wǎng)友們瘋狂截圖,或長或短的臺詞因而流出,占據(jù)了朋友圈與網(wǎng)文。它們都是“金句大戶”。
只言片語,道理直接而個性鮮明的,就叫“金句”。它們多到不可勝數(shù),有的已經(jīng)被說爛,如《甄嬛傳》中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賤人就是矯情”,等等。
劇越紅,“金句”越多,或“金句”越多,劇就越火,兩者完全是正相關的。同時,“金句”也往往揭示這部劇的氣質(zhì)。
“李狗嗨”這諢名,是因為這部劇的英文名叫《legal high》,音譯而來。中文名《勝者即是正義》,則直接點出了劇的價值取向:在這部庭審劇中,勝訴意味著一切。
《勝者即是正義》無疑是法律至上論,經(jīng)過偵查、辯論達到勝訴,這就是一切?!俺绦蛘x”“結果正義”“實體正義”皆不是事兒,主角古美門研介打官司,可以作假,可以制造輿論,可以隱藏證據(jù)“編造一個新的故事”,他說: “我們 (律師)又不是神,怎么會知道(真相)這種東西?為自己委托人的利益而戰(zhàn),我們律師能做的只有這個?!?/p>
但古美門所做的一切,又都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法無禁止即可為”。
他說: “我們不過是愚蠢、感情用事、不斷犯錯的、再渺小不過的生物而已,同是這樣的凡人能夠判決別人嗎?因此,我們需要法律來做判決,不管多么可疑,不管多么可憎,不帶任何感情,只根據(jù)法律和證據(jù)來判決,這才是我們?nèi)祟惤?jīng)過悠久歷史而得到的—法治國家,這一無比珍貴的財富。”
主角古美門有金句:“為了贏,就要不擇手段。”此處,把“李狗嗨”和韓劇《匹諾曹》放在一起說,很有意思。《匹諾曹》以新聞記者為主角,主角的家庭曾經(jīng)被虛假報道傷害,遭到輿論暴力,成為記者是為復仇。
男一號初入行,正義凜然,他說:“人們都以為,匹諾曹只會說真話,人們也都以為,記者是只會傳達事實的??蔁o論是匹諾曹還是記者都應該明白,人們會無條件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所以,他們應該明白,自己所說的話比其他人的殺傷力更強!他們應該謹慎再謹慎才對!他們錯就錯在他們并不懂得這一點!他們的輕率,毀掉了一個家庭!”
但不論在哪種職場,抱著激烈想法入行的青年,總會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犯錯。男一號很快成為他“最討厭的那種人”:無良記者。真相的絕對,和新聞專業(yè)所要求的均衡,總是此消彼長,難以平衡。
于是他又說:“真相就像碎片一樣散落在四處,從來不肯讓我們看到它完整的面目。當我們所找到的東西不是真相的時候,真相會向我們發(fā)出瑣碎又細微的信號,那就是懷疑?!?blockquote>
莉香最后收獲悲劇,因為作者“不想給這樣的女孩好結局”。莉香的愛,其實是觸犯世俗倫理和道德禁忌的。
這一下,對報道社會事件的新聞,網(wǎng)友們呈現(xiàn)出一種無限的懷疑精神,他們的論據(jù)即在于此。他們都收到了來自真相的信號嗎?或許吧。
對照著看,這兩部劇中,無論追尋片面的法定的事實證據(jù),還是全面的絕對的真相,最終都不能實現(xiàn)。這就很有意思。
這兩部劇的風行本身更有意思,它是消解真相、解構偉大的這一“后現(xiàn)代”精神更通俗化大眾化的一次普及,也是這個信息碎片化時代,在流行文化意義上,過去時代的精神內(nèi)核走向消亡的一個注腳。
《legal high》
《非自然死亡》《女王的教室》
2016年后,韓流悄然褪去。觀眾的選擇如此之多,對一樣東西審美疲勞后,立刻投入下一樣或好幾樣,而身后還有千千萬萬樣的文化,等著他們光顧。韓流曾經(jīng)主導了中國青年的審美,前后有十多年之久。更難想見的是,它的離開如此之快,如此安靜。
電視劇圈的“鄙視鏈”出現(xiàn)了:價值從高到低,分別是英劇、美劇、日劇、港劇、韓劇。
隨之而來,日劇回歸了國內(nèi)公眾的視野,并在青年中逐漸壯大。說它重歸,是因為日劇曾一度風行過。
在80年代與90年代初,《追捕》中的高倉健是國人熟知的硬漢形象。而《東京愛情故事》則是一代青年的愛情啟蒙物。
赤名莉香與永尾完治,這對當年飽賺觀眾眼淚的情侶,終于再度相遇了。2018年,《金裝律師》湊齊了兩位演員,他們在劇中被戲稱為“老年組CP”(CP即“觀眾心里假想的伴侶”),專門負責“發(fā)糖”。
哎,28年過去了。
保奈美的狀態(tài)已明顯不復當年,誰經(jīng)得起近30年歲月的摧殘呢。那個曾經(jīng)蹦蹦跳跳、青春無限的女孩,會突然跑到馬路上攔車,差點被撞也不在意,還朝你揮揮手的女孩,如今變得成熟。她一身OL裝扮,你差點認不出來。
被歲月改變的,不只是人,日劇的風格也同樣。
“寬松世代”主導日本影視業(yè)以前,日本人是不憚于講述大膽、有突破的故事的?!栋咨匏肥恰叭談〉膸p峰”,這是一部醫(yī)療劇。主角財前五郎是一名外科醫(yī)生,一開始,他主刀一名政客的癌癥手術,記者紛至沓來,醫(yī)院領導嘲笑:“這一群人是靠人命吃飯的?!绷硪幻I導笑說:“那我們也是啊?!?p>
《白色巨塔》
《東京愛情故事》
《白色巨塔》以其強烈的現(xiàn)實感,壓迫著觀眾。政客的手術中,副手不慎劃破了病人的動脈,血噴如注。財前五郎盯住副手,讓他再試一次:“如果再失手,病人會死,但你不會,不過是醫(yī)療事故。”他的表情堅毅。
即便被認為是純愛劇情的《東京愛情故事》,它所講述的也是一個大膽的故事。四名主角,有三個人都能同時愛兩個,他們因難以抉擇而痛苦。但赤名莉香不一樣,“每一次戀愛,都當作是最后一次”。她的愛太強烈,與其說是專一,不如說她愛愛情,勝過愛愛人。這相當前衛(wèi)。
劇集中已有顯現(xiàn),赤名莉香一次次推開愛人,又拉他回來。愛人,只是她感受到愛情的一個工具。而在原版漫畫中,這種傾向更明顯。莉香最后收獲悲劇,因為作者“不想給這樣的女孩好結局”。莉香的愛,其實是觸犯世俗倫理和道德禁忌的。
但到了“寬松世代”,這些在人文藝術上的探索,就很難看見了。
時代已經(jīng)大變樣了。赤名莉香與永尾完治,他們的重逢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在28年前,分別的時候,莉香看著已經(jīng)結婚的愛人,不給他電話號碼,只愿在偶遇中相逢,這樣的態(tài)度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鳴。而莉香坦率、陽光,也點燃了這一代人對愛情的共同向往與想象。
2018年,赤名莉香與永尾完治,這對當年飽賺觀眾眼淚的情侶,在《金裝律師》再度相遇
那么,在28年后,共識已經(jīng)在無數(shù)解構中支離破碎了,此時“莉香”說:
“不知為何,年齡越大,覺得不能為人道的事情越來越多。曾經(jīng)在年輕時候能夠坦誠相向的事情,也都藏在心里??傆X得,那種反而是說不出口的事情,才讓人顯得更加成熟。大家想要守護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
在這難以安身的年代,豈敢奢言愛。
日劇有過很長一段“蟄伏期”。
20世紀末,日劇的引進被中斷了,韓劇后來成為了中央與地方電視臺的“香餑餑”。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美劇、日劇,還有以英劇為主的歐洲劇集,有了非官方的渠道。群起的盜版商,給那一代影迷提供了最幸福的時光。
大概是越難得到的,越有門檻的,就越被賦予價值。電視劇圈的“鄙視鏈”出現(xiàn)了:價值從高到低,分別是英劇、美劇、日劇、港劇、韓劇。
“90后”應該很熟悉這樣的說法:韓劇是,演員哭了,觀眾也哭了。而日劇是,演員笑著,觀眾卻哭了。
這一時期,“蟄伏”的日劇名目混雜,央視引進的有 《白色巨塔》《媽媽的遺傳因子》,其他渠道火起來的有《女王的教室》 《我家的歷史》等。日劇細膩、深刻,而人物的堅強、執(zhí)著,讓它成為砥礪人心的力量。
它也因此被打趣過。為了表現(xiàn)青春熱血,或者人物的激動,日劇人物動輒跑得大汗淋漓,完全無視現(xiàn)代交通工具之便利,這被稱為“日劇跑”。
等到網(wǎng)絡完全接管了青年們的注意力,韓劇的余熱也散去,日劇憑借它多年積累的好口碑,以及東亞文化圈中的這層親近關系,終于在青年隊伍中壯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