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5歲,平時飲食清淡,但運動相對較少,一般每天飯后散步半小時左右。最近量了幾次空腹血糖,大致在6mmol/ L,醫(yī)生說在正常范圍??晌业睦匣锇閭兘ㄗh我多運動,把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這樣對嗎?
河南 鄭先生
鄭先生:
大家都知道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于是乎就會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拼命降血糖,甚至到了“強迫癥”的程度,血糖是不是控制得越低就越好呢?
過分苛求血糖降低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而對于糖尿病來說,低血糖的危害遠遠大于高血糖,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將一生中的血糖達標效果全部毀于一旦。
高血糖的危害會引起各種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影響人的健康甚至壽命,但是高血糖的危害通常是長期的、逐漸的,短時間內不會威脅生命。相反,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一旦發(fā)生低血糖,可能導致大腦缺氧、昏迷,還會誘發(fā)腦中風,誘發(f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有時甚至會造成死亡。
因此,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應該平穩(wěn)降糖,控制在一個較理想的范圍內。一般理想的目標為: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而對于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沒有要求將血糖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有些老年糖尿病把血糖控制當成自己健康的標準,這個是不科學的,應根據年齡、病程、預期壽命、并發(fā)癥或合并癥病情嚴重程度等進行綜合考慮。
即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糖尿病除了高血糖,有的還會伴隨著其他代謝紊亂,如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多種代謝紊亂,即所謂“代謝綜合征”。也有專家提出“糖脂病”“糖胖病”“糖心病”的說法,就是提醒人們糖尿病并不僅僅是高血糖的問題,而是伴隨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綜合征。飲食、運動、藥物、教育、監(jiān)測這“五駕馬車”,讓無數的糖尿病患者獲益。
如今,糖尿病遠期并發(fā)癥形勢嚴峻,對“五駕馬車”也進行了補充和發(fā)展,總結出新“五駕馬車”,即降壓、調脂、抗血小板、減輕肥胖、控制血糖,為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防治提供了依據。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的變化,還要關注血壓、血脂、體重的變化,做到面面俱到。
重慶市腫瘤醫(yī)院普通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吳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