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坎山幼兒園)
《新課程改革實施綱要》指出,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要具有個性化,要圍繞著幼兒的特點進行,切實做到因人施教。幼兒個別活動為幼兒搭建了一個學習平臺,使幼兒通過體驗和參與的方式進行學習,自從實施以來備受關注。在這個平臺中,幼兒的個性被教師所熟知,幼兒的潛能被教師挖掘,促進教師圍繞著幼兒的閃光點進行培養(yǎng)和指導。這種活動設計不是盲目的,所以對于幼兒的學習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幫助。
個性化的活動設計結(jié)合了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更符合幼兒的特點和發(fā)展,對于幼兒思維和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活動中,幼兒通過獨立地做事,積極地思考,不斷向自己挑戰(zhàn),會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活躍思維,提高能力。個別活動中教師可以全身心地關注個別幼兒的發(fā)展和實際情況,對幼兒的一切進行深入挖掘,細心培養(yǎng),有利于幼兒個性化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語言練習時,班上的“妞妞”總是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表達。但是我發(fā)現(xiàn)她對拼積木特別感興趣,總是在搭積木過程中可以搭建出非常精美的“作品”。為了調(diào)動她的語言表達的興趣,我就借助個別活動的時候和她一起搭積木。這些積木都是經(jīng)過我處理過的——在積木的上面粘貼上了一些小動物的貼畫,或者是一些活動的圖片,使積木看起來更加漂亮,而且有一定的內(nèi)容。在個別活動過程中,我就陪著她一起搭積木,并且每當她拿起一塊積木的時候,我都會讓她給我描述一下積木上面粘貼的是什么。剛開始還有一定的困難,她只關心自己的積木,但是慢慢地,她就能簡單地描述上面的動物或者事情了,甚至可以將這些事物聯(lián)系起來,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通過這樣的練習,她不再畏懼語言表達,開始主動地表達,提高了語言能力。
教師在個別活動中看到了“妞妞”的興趣,看到了她的愛好,借助她的強項和優(yōu)勢來發(fā)展個性,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她,使她的不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彌補和強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結(jié)合幼兒的興趣來培養(yǎng)和指導幼兒會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樂觀向上。
教師對幼兒的教育應該是按照一定的計劃和步驟實施的,但是教育并沒有固定模式,應該是因人、因情景而異的。教師在實施教育計劃時,要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和教學內(nèi)容時,要明確教學目標,一切都以教學目標為根本,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和安排,并且要結(jié)合幼兒的特點進行設計和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例如,我班上的“貝貝”是一個不愿意思考,不主動分析問題的小寶貝。盡管他很聰明,但更喜歡玩游戲。為了鍛煉他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我就在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時,專門為他組織了一個“我是小偵探”的活動?;顒又?,我首先告訴他老師的包丟了,就在校園里面,寫了一張尋物啟事,想找你幫忙尋找?!柏愗悺痹趯ふ疫^程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測,這種猜測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如“您的包會不會丟到隔壁教室了?”“是不是在您停放車子的時候丟了呢?”“是不是掉在路上了呢?”“會不會落在衛(wèi)生間?”其實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能夠在教室內(nèi)進行尋找和分析,沒有想把尋找范圍擴展到教師外面。我想要他通過“偵查”,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通過自己的推理和分析來思考問題。我根據(jù)他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發(fā)現(xiàn)的問題來進行引導和分析,鼓勵他大膽地進行猜想和嘗試,學會邏輯推理和自主思考。
活動過程中,他臨時想出的問題,超出了我的預計時,我就會積極地引導他:“我很確信把包拿到了我們教室”。這樣他的思考就回到了教室內(nèi),圍繞著教室這個范圍進行“偵查”。有了具體的活動任務和活動目的,他積極地思考著,分析著,成為一個主動思考的“偵探”。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一定要從幼兒實際出發(fā),引導幼兒有計劃地進行思考和分析,控制住幼兒的隨意,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教師帶領幼兒去體驗知識,融入到學習情境中,這也是一種個別活動。這種個別活動使幼兒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幼兒融入到課堂情境中,產(chǎn)生趣味盎然的情緒。教師帶領幼兒感知,要幼兒積極地參與,在體驗中提高能力。例如,在“身邊交通工具”教育活動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身邊的交通工具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進行繪畫。幼兒的能力以及幼兒的認知不同,他們繪畫出來的作品一定是不同的。有的幼兒會把最常見的自行車繪制出來,有的會繪制汽車,還有的會把天上的飛機繪畫出來……就算是學生繪制的都是飛機,有的會畫直升飛機,有的會畫客機或者是按照他們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繪畫,展現(xiàn)出他們的個性特點。這種個性化活動有利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主動進行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無形中鍛煉能力,積極感知知識。在學習了“草原風情服飾”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設計民族風情服飾。在學習了“標志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為自己的班級設計一個標志牌,看看哪種標記最能體現(xiàn)班級的特點和風格。幼兒在這些活動中都會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表達和繪畫,展現(xiàn)出幼兒的個性特點,使幼兒的潛能得到釋放,個性得到展示。
推行個性活動中,教師就要為幼兒設計與活動相適宜的環(huán)境,使其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主動地體驗和學習,這為教師留下了更艱巨的任務。首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個別活動的場所和環(huán)境,使幼兒可以融入其中,主動進行思考。例如,用1+5=6的直接方式很難讓思維能力欠佳的幼兒理解數(shù)學知識,我就專門設計了一個“小超市”。當個別活動的時候,我就會帶著這些數(shù)學理解慢的幼兒來到這里玩,帶著他們一起買東西。有的幼兒扮演售貨員,有的幼兒扮演顧客,我會提前為幼兒準備一些常見的幼兒玩具、毛絨動物、水、包、糖、巧克力等,并在這些物品上粘貼上標記,通常都是整數(shù),而且數(shù)值不超過5。有了這個游戲環(huán)境,這些孩子都會主動地參與到個別活動中,積極地進行“買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價格進行計算,要比對單純的數(shù)字計算更快、更準確,增加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在個別活動中掌握數(shù)學知識,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有效的情境中進行個別活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幼兒個性健康和諧發(fā)展。
幼兒自我的個性探索活動很多,教師要注重發(fā)現(xiàn),支持幼兒的探索活動。比如,在展示“我感到最快樂的事”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從家里帶來一些東西,來講述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情。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不同的回憶,使幼兒仿佛回到了過去。在學習“有趣的交通工具”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來在家里制作一種交通工具,課堂上拿來他們親自動手制作的個性交通工具進行講解和展示,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這些生活話題會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