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所謂康復護理,是經過系統(tǒng)的、綜合的、協(xié)調的應用醫(yī)學有關的知識,通過教育、職業(yè)等措施,對有需要的患者實施康復訓練,以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活動能力。[1]讓部分患者可以從新回到社會中,參與社會活動,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祻歪t(yī)學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門學科,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減輕或消除患者的功能障礙,彌補患者的功能缺陷,結合了功能障礙的診斷、預防、治療、康復評估、訓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目前,運動訓練、護理干預已經成為我國康復醫(yī)學中的重要手段,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還可以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提升患者對臨床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2]。
在臨床上,高血壓疾病是常見的疾病類型,對患者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危害,而高血壓性腦出血是其并發(fā)癥之一,具有病情程度重等特點,嚴重的會導致患者死亡。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病情變化較快,其成病原因復雜,誘發(fā)因素具有多樣性,好發(fā)于年齡在50-70歲間的男性人群中,另外,在冬季和春季這期間,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高發(fā)期。高血壓患者的腦底小動脈在發(fā)生病理性變化的是時候,通常會表現(xiàn)出局灶性出血和纖維樣變性、壞死、缺血等,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會削弱患者血管壁的強度,容易引起患者局限性擴張的發(fā)生,從而形成微小型動脈瘤。部分患者在情緒激動、體力勞動過度、過度腦力勞動后可能會引起血壓劇烈升高等情況的發(fā)生,造成患者已經發(fā)生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從而引起高血壓性腦出血癥狀。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當屬豆紋動脈破裂,其次便是丘腦穿通動脈等。在心血管內科中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重要的研究課題,研究其原因發(fā)現(xiàn),血壓的急劇增高是誘發(fā)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根本原因。一般情況下,患者在發(fā)生強烈的情緒波動或劇烈的活動后,會突然發(fā)病。在醫(yī)學上,許多學者認為,患者若有高血壓病史,在高血壓疾病的長期影響下,可能導致患者的腦動脈發(fā)生玻璃樣變性,不僅如此,高血壓還可能導致患者小動脈痙攣,引起患者遠端腦組織的缺氧、缺血、甚至壞死,引發(fā)出血癥狀?;颊咴诎l(fā)生高血壓性腦出血情況的時候,通常會有嘔吐、頭痛、惡心等癥狀,[3]大部分患者還伴隨著昏迷、嗜睡、躁動等現(xiàn)象,在臨床上醫(yī)務人員可以通過檢查患者瞳孔變化等加強對患者病情的判斷,在病程早期,患者兩側的瞳孔會出現(xiàn)縮小的現(xiàn)象,而隨著病程的發(fā)展,患者血腫范圍的擴大,腦水腫情況加重,患者會發(fā)生顱內壓升高的情況,這時患者的瞳孔會有散大的的現(xiàn)象,有腦疝的危險,在病程后期,可能導致患者中樞性衰竭等情況的發(fā)生。
偏癱是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癥狀,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在手術后,護理人員為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時候,應該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展開具有個體化、系統(tǒng)化、整體化特點的分期康復護理方案,以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和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分期康復護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有效地評估,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措施。具體的護理對策如下:(1)體位護理,護理人員應該積極的為患者更換體位,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還可以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維持好患者的功能位置,加強各個體位之間的變化,例如:患側臥位、仰臥位、健側臥位等[4];(2)吞咽功能訓練,在術后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對符合條件的患者建立吞咽功能,一般情況下,在術后2天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側臥的體位,并將患者的床頭抬高15-30°,可以使用少量的溫開水為患者建立吞咽功能,護理人員應該使用注射器,利用健側口角為患者的口腔注入溫開水,并加強對患者的觀察,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嗆咳現(xiàn)象,以此來鍛煉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3)關節(jié)的被動訓練,在術后3天通過背屈、折屈、內收、屈曲、外展、外旋等動作,加強對患者關節(jié)的被動運動,以促進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患者需要每天重復運動2次,每天堅持10-20分鐘的時間;(4)肢體按摩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后2天便可以為患者實施肢體按摩護理,主要對患者的上肢肌肉和下肢肌肉進行按摩,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避免靜脈血栓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根據從內向外的形式,堅持按摩20分鐘,每天按摩2次[5]。
在為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后,在術后中期階段,患者的血壓可以維持在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患者的腦水腫癥狀也逐漸的消退,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不僅需要為患者實施早期的關節(jié)被動活動護理,還需要為患者實施床上主動運動護理,以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雙手十字交叉的活動,患者的患肢的拇指應該放在健肢拇指的上方,利用健肢拇指對患者的患肢拇指進行帶動運動,并反復施展內收、前屈、外展等動作,加強患手的活動,有利于促進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臨床康復護理的效果,提升患者的滿意度。[6]
隨著患者病情的逐漸穩(wěn)定,在一般情況下,當患者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為患者開展坐位平衡能力訓練,鼓勵患者在床上端坐,護理人員分別從左右前后四個不同的方向對患者施力,以訓練患者自身的平衡能力,提高患者自身的平衡調節(jié)能力。加強患者患側肢體的負重能力訓練,主要的訓練方式有: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保持端坐的姿勢,自然下垂雙腿,讓患者的雙腿落地并保持與肩部一樣的寬度,然后通過十字交叉的方式,交叉患者的雙手,并將患者的健側拇指放在患者的患側拇指上,鼓勵患者試著前傾身體,當患者的肩膀和膝蓋處在垂直線上的時候,激勵患者立即用力站起,并努力的維持住身體的平衡。護理人員應該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的控制患者站立的時間,并隨著訓練的推進逐漸延長時間,待患者可以有效地完成維持身體平衡狀態(tài)動作的時候,可以加強患者患側單腿立位的訓練,保障患者的患側肢體負重得到充分的訓練,有利于患者患側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康復護理的效果[7]。
高血壓疾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臨床上,高血壓性腦出血屬于高血壓疾病中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高血壓性腦出血癥狀是常見的非外傷性患者腦實質內出血現(xiàn)象,在臨床上,若患者對幕下出血大于10mL,幕上出血大于30mL的時候,通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搶救患者的生命,清除患者腦部的血腫。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腦實質損害程度較為嚴重,多數(shù)會發(fā)生神經纖維方面的生理性傳導中斷,手術雖然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顱內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手術治療卻無法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其預后性較差,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8]。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伴隨著嚴重的神經功能損傷,在損傷后,患者的中樞神經在功能上以及神經系統(tǒng)上均具有功能重組和代償?shù)饶芰?,其大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分期康復護理,在早期、中期、穩(wěn)定期實施不同的康復護理方案,有利于促進患者功能的恢復。早期康復護理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吞咽功能,還可以為患者補充營養(yǎng),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中期康復護理的應用可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有效地降低患者靜脈血栓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的康復。[9]穩(wěn)定期間康復護理的應用,有利于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可以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疾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適時的為患者實施分期康復護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強化預后;另一方面,康復護理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系統(tǒng)性,可以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降低患者的致殘率,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提升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10]在臨床上,分期康復護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研究價值,值得被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