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
摘 要:教師都是通過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的,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們獲取知識。在當前教改的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使學生對初中地理產生興趣,要改變地理老師固有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可調節(jié)性;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客觀條件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從各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有一顆敢于去探索的心。因材施教,讓學生們提起學習的興趣。本文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并在教改的背景下對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了一些總結。
一、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
初中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旺盛的求知欲,要讓學生接受你的課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廣積糧,“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所以平時就要多多關注新聞,報紙,互聯網等與地理有關的消息。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對老師有一種崇敬之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如:用文學“橘生在淮南則為橘,生在淮北則為枳”來解釋氣候的變化;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理解氣溫隨海拔變化而變化的成因;用“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來了解梅雨;用“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云雨在天上,卻是山前晚照明”來說明夏季陣雨;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眮斫忉寶夂虻鹊取Mㄟ^詩句,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以學生為本,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校教學的主體,因此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才是關鍵。對于教師而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很好地學習氛圍,這很重要。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不能缺少的。在這種好的環(huán)境下將會逐漸給學生一個好的引導,讓學生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逐漸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作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就是要結合當下一些熱點信息去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們知道地理知識其實是很博大精深的,讓其在探索中發(fā)現樂趣并逐漸的愛上學習,真正意義上的愛上地理。
三、教師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像地理這種非檢測科目,如果老師一味的安課標要求,單一傳授知識,“滿堂灌”結果是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的糊里糊涂,剛剛開始還有興趣,估計到課堂后半部分就沒有幾個人有耐心聽下去了。我想一堂好的課,絕對不會是風平浪靜、波瀾不禁的,應該是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的,讓學生有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在師生思維的碰撞過程中,既要讓學生體會到尋求知識的艱辛和失敗的打擊又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感。這不僅僅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更是對人身品質的培養(yǎng)。
新教材無論從結構、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做了較大的改動,圖像豐富,直觀性,可讀性,趣味性比較強。尤其是“讀,想,做,討論”等這些欄目的設置,突出了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讀,找,思考,討論等歸納總結出相關知識。同時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設置一些別樣的地理課,如在復習區(qū)域地理的時候舉行分小組的競賽,學生會因為團體榮譽而倍加努力;在學南北地理差異時,可以舉行辯論賽,假設一部分同學是南方的一部分是北方的,都來說說咱家鄉(xiāng)好。學生參與性強積極性高。在講長江、黃河時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印象。當然這樣的表格不能由老師給他們,應該是讓他們自己查找資料,通過教材課外資料對比得到,讓他們從體會獲得知識的喜悅。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僅僅起引路作用,對于初中地理這種特殊課程我們更應該把著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上。如在學完世界地理關于地球的初步知識后,可以設計一堂課讓學生來說說我們的地球,這樣的問題難度雖然有點大,但是只要老師引導合理學生就愿意參加到這樣的活動去,真正把書本知識變成他們自己的能力。目的是達到學生“學習并快樂著”。
四、充分利用地圖,掛圖,地理剪圖,拼圖等現有教學資源
這些教學資源直觀、形象、生動,學習地理必須用到地圖,它們能夠很好的說明事物的表象,不同對象之間的區(qū)別聯系。用好了地圖我們的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學生如何閱讀地圖,如何從圖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需要老師長期的培養(yǎng),使他們養(yǎng)成自己讀圖的習慣。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受教學資源的限制掛圖用的相對較少些,但不能因為少就不加選擇,掛圖一定要精挑細選,不適合的即使有也不能亂用,這樣只會使學生對地理事物更加模糊,往往適得其反。
拼圖在學生認識區(qū)域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在講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的時候,學生讀各個省份的形狀位置往往難以記住,而這些地理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相當有用,于是我讓學生買來中國地圖,然后按照各省市的分界線剪開,以游戲的形式讓他們進行拼接,拼接次數多了他們也就熟悉了。待他們比較熟悉的時候,我又教他們畫地理簡圖,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為今后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寓教于樂”是我一貫奉行的教學思想,我相信學生在游戲玩樂中會更加愿意去學習,去參與。
總之,初中地理教學一直值得我們廣大教育者深思,要上好這門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是吸引學生的法寶,教師豐富的知識,良好的修養(yǎng)是上好地理課的前提。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有心,就沒有做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