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玲
摘 要:關(guān)注課堂,關(guān)注學生。精心制定教案,注意教學細節(jié),體現(xiàn)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
關(guān)鍵詞:快樂;學習;語文課堂
在教學工作中,經(jīng)常聽教師議論:現(xiàn)在的學生太懶了,即使不會也不問,真拿他們沒辦法。”亞里士多德也曾講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chǔ),善于質(zhì)疑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常言道“學問學問,隨學隨問。”,怎樣才使他們有主動追求的特質(zhì)呢?
對照我們的教育方法,也是一樣,總是抱怨學生貪玩,不用功,不動腦。其實他們也想好好讀書,考個好成績,但他們不喜歡枯燥的教學方式。隨著新課標的推廣,讓我們的教育教學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事實告訴我們,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每個孩子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潛能,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師讓學生快樂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兒童的聰明才智,教師的角色是啟發(fā)他們的潛能。近年,跟著新課改的動力,讓孩子們輕輕松松走進課堂,快快樂樂走出教室。對如何讓孩子們快樂的走進語文課堂,如下是我的淺談。
一、注重課前的預習,營造快樂先學氛圍
新課標教材小學語文第三冊,要求學生認識800個常用字,會寫常用字160個,要想讓學生只是在堂上四十分鐘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我引用郭思樂教授提出的“教育走向生本”的理論,我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探索“意義識字”的課堂結(jié)構(gòu),運用“先做后學”“先會后學”“教少學多”“以學定教”的理論,進行了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中我引入了競爭機制。例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比賽生字認讀速度。最先學會新課文或認讀過關(guān)的同學,我會給他們頒發(fā)一個“小小檢查員”的卡片帶在胸前,讓這些戴著“小小檢查員”卡的同學去檢查別的同學,并在每周周末對于過關(guān)次數(shù)最多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獎勵。設(shè)立這樣的競爭和獎勵后,學生的認字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學生為了爭當“小小檢查員”在學習新課文前,想盡辦法趕在其他同學面前學習新一課的生字。曾有不少家長跟我反映,他的孩子回家后,十分認真地預習下一課的生字,爭取明天回校當班里的“小小檢查員”。有了動力,學生先學就自覺多了。有的小組為了讓該組成為先進組,他們會想方設(shè)法去學會該課的生字,回班后又去教同一小組的同學,這樣就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激發(fā)快樂識字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或關(guān)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且分散的特點,把游戲帶時課堂,利用生字卡片做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培養(yǎng)識字的能力。例如: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己讀生字卡片,玩“交朋友”的游戲,把會讀的生字擺在左邊,不會的擺在右邊,然后想辦法認,可以問同學、老師或?qū)φ照n文;又如,四人為一組玩生字撲克,每人執(zhí)一副字卡,輪流出字卡,邊出邊讀,讀對了,把字卡放下,讀錯了或不會讀的,大家教他,把字卡收回并放到后面,誰最快出完字卡誰就是冠軍,評選識字大王;游戲“我會算”,引導學生最快用熟字加減筆畫(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如“火”加上一橫就是“滅”,“目”“米”“瞇”;游戲“我會編”,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識記生字,如三日“晶”,一火“滅”;游戲“桃子黑板上貼著一棵大樹,樹上貼著許多“桃子”背面寫著的生字,指名學生上來隨意摘取,讀對了桃子背后的生字。便得到這個桃子;猜疑語: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自編字謎,編得好的同學,可獲得“謎語大王”的獎牌,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玩這種識字游戲的熱情非常高漲。如“馬進了門”(謎底是:闖);“三個人”(謎底是:眾);“兩個木”,(謎底是:林);“兩個木(目)不是林(謎底是:相);”幾個月“謎底是:肌”……如此簡單而又胡趣味的活動,學生馬上被這些謎語吸引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并很快把謎底猜了出來。
這些活動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愿地學習。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學生在如此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識字,也增加了學生識字興趣,可謂是其樂無窮。
三、注重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
1.應用多樣的記字方法
新教材識字容量大,每課都有20個左右,我重點會在近形異音、容易混淆的字下工夫。
加一加:偏旁加偏旁。如:禾+火=秋。
換一換:熟字換偏旁。如:睛-目+日=晴。
編一編:編順口溜。有土就幸福,有立就辛苦;左工右口。
比一比:根據(jù)字偏旁相同或字音相同分類識字,把字分辨字義記字形。如:雞、鴨、鵝;豬、狗、貓。在教學中從一個字,聯(lián)系其他的熟字。此外還可以用辨一辨來認清形近的字;用分一分來按同音異義的字。
2.在閱讀中,讓孩子體驗識字的快樂
二年級語文要求學生認識2000個常用字,對于而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確實有點難度。怎樣才能降低學生的遺忘率呢?讓學生在閱讀中鞏固所學的生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在孩子認識了一定的生字后,一方面,我鼓勵他們買一些短小而簡單的課外書來讀,我在課前增設(shè)了:“課前一分鐘”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拿平時讀過的課外書來展示:講故事,提問題。如:春鳳講完了《甜的和酸的》的故事后,她提的問題是:①誰說葡萄是甜的?誰說葡萄是酸的?②最后誰發(fā)現(xiàn)葡萄是甜的?其他的動物知道后會怎樣想呢?當問題一提出,同學們搶著答。也可以是猜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等等。無論是當“考官”的,還是當聽眾,他們的熱情都非常高,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我在上課的時候有意識的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給他們聽的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就停下來,然后告訴他們這些有趣的故事在哪些書里面,從而誘導他們選擇一些短小而有趣的故事來讀。在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樂趣后,我就告訴他們,如果想看更有趣的書,就要認識更多的生字,結(jié)果他們在看課外書的時候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認真了。為了強化他們讀書的興趣,我想在教室設(shè)立了圖書角,讓孩子有源源不斷的故事書可讀,我還舉辦了小小故事會、猜謎語比賽,為孩子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02).
[2]許興亮.新理念,新課堂,新策略——新課程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