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感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素養(yǎng),讓小學生多多進行朗讀,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從而激發(fā)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在小學教育中,學校一定要重視對小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愛上朗讀,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學生培養(yǎng);朗讀素養(yǎng)
本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采取有效措施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 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素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 小學生對朗讀不感興趣
小學生由于剛剛入學,心智各方面都還不成熟,而且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少,而小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就會對朗讀產生懼怕心理,因而不喜歡朗讀。而且朗讀大多都是在其他人的目光下進行,而有的小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所以也就對朗讀避而遠之。還有的小學生覺得朗讀就是讀課文,沒有其他的用處,所以對朗讀也不感興趣。
(二) 教師朗讀教學方式落后,過于單一
在很多小學中,教師對小學生的朗讀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大多都是以老師為主體,老師讀一句,學生再跟著讀,沒有任何新意。有的老師在朗讀的時候,語調過于平淡,也沒有抑揚頓挫的變化,所以也就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在小學生朗讀課中,很多教師都喜歡讓學習好的學生來進行現場朗讀,而對于那些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卻不太關注,這就導致學習好的學生朗讀能力不斷提高,而學習水平差的學生朗讀能力也會更弱,這就會加大學生間的差距,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 沒有合適的朗讀教材
小學生在選擇朗讀教材的時候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要求來選擇。但是有的老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時候,選擇的很多朗讀教材都是不適應小學生進行朗讀的,而有的老師除了書本上的課文外,很少會給學生提供其他的朗讀教材,所以小學生就會對朗讀不感興趣,覺得朗讀沒有吸引力。
二、 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
(一) 學校要加強對小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學校和老師就要加強對小學生朗讀教學的重視,在小學學習課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朗讀課程,給小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朗讀,而不是抽取語文課的一小部分時間來進行朗讀,不僅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同時小學生也無法體會到朗讀的樂趣。其次小學語文老師也要改變對朗讀教學的觀念,認識到朗讀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對小學生進行朗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候,要認真地、負責任地投入到教學中去,而不單單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校也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朗讀活動,如朗讀比賽,讀書角,室外朗讀等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朗讀活動中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從而提高對朗讀的興趣。還可以在進行朗讀比賽的時候,如果主題是小動物,就可以把比賽現場裝扮成動物園的樣子,擺上各種各樣的動物模型,讓學生有一個生動的朗讀環(huán)境。
(二) 改進朗讀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小學生之所以不喜歡朗讀,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是老師的朗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沒有激發(fā)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興趣。首先小學老師在進行領讀的時候,要全身心地投入,有感情的進行朗讀,調整朗讀狀態(tài),在朗讀中增加語調的變化,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老師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有朗讀表現的機會,而不是對學生區(qū)別對待,而且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區(qū)別對待。如有的小學生平翹音不分,所以老師就可以挑選一些這類文章,讓學生進行朗讀,不僅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另外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集合多種朗讀方法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如讓學生對一篇文章進行接力朗讀,一人朗讀一個段落,或者是讓學生進行分組朗讀,一個組朗讀一段,又或者是男女分兩組進行朗讀,多種朗讀方式的運用,就會讓小學生對朗讀產生興趣,越來越喜歡朗讀。最后,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的時候,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朗讀技能的培訓,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朗讀內容的講解,提高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如老師選擇一篇文章讓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就先把文章的內容向學生講解一下,讓學生了解文章都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在朗讀的時候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情來進行朗讀,當學生了解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就會全身心的進行感情投入,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朗讀中增加對文章的了解,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 選擇合適的朗讀教材
小學生的認字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有限,所以在選擇朗讀教材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注意,盡量選擇適合小學生朗讀的朗讀教材,除了課本上原有的文章外,也可以選擇其他的一些朗讀教材讓小學生進行朗讀??梢赃x擇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或者是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又或者是一些對動物描寫的文章,盡量選擇一些小學生喜歡的話題的文章進行朗讀。而且針對朗讀教材的不同,老師也可以教學生一些不同的朗讀技巧。如在朗讀故事類的文章時,老師就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加強對形態(tài)、語調各方面的應用,加強故事的趣味性。另外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朗讀教材,提高小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最后老師也可以讓小學生根據朗讀的教材來進行現場表演,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增加小學生朗讀的趣味性,讓小學生對朗讀充滿期望,從而真正的喜歡閱讀。
三、 總結
綜上所述,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小學加強對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強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所以對于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中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朗讀教材,改進老師的朗讀教學方式以及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來促進小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雷亞寧.做朗讀的點燈人——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素養(yǎng)的小妙招[J].學周刊,2017(12):180-181.
[2]宋玉蘭.重視學生朗讀訓練 提高學生朗讀素養(yǎng)[J].學周刊,2016(21):179-180.
[3]郭梅華.以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J].成功(教育),2009(11):48.
作者簡介:
簡勇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南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