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開始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做好高中德育工作尤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屬于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應用于德育工作中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探究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工作
高中教育當中,德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提升學生德育素養(yǎng),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重要手段。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很多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應用于高中德育工作當中,充分關注與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保證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
一、 高中德育工作當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大多未成年,年紀在十五六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也是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心理狀況十分不穩(wěn)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從而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問題。通過調(diào)查研究顯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大多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高中生生理開始發(fā)育,對異性充滿了好奇,也開始憧憬愛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精力都會有所分散。加上當前大多數(shù)高中生是獨生子女,很容易出現(xiàn)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師生、生生之間矛盾,引起心理問題。第二,高中生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容易被外界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影響。包括同學之間的矛盾、朋友之間的情緒變化等,從而引起自己大幅度的情緒變化,影響學習效率。當前,高中生心理問題已經(jīng)成為影響高中學習效率的主要問題之一,甚至逐漸被社會重視起來。針對這種情況,在高中德育教育當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通過專業(yè)的形式,充分了解與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從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中德育工作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顯著,不但能夠改善教育的不平等,還能提升學生心理接受能力,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二、 高中德育工作當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 教師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對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在日常教學當中,也更加注重考試科目教學,甚至部分教師喜歡用成績來評定學生的一切。在高強度的教學與學習壓力之下,高中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概率越來越高。因此,想要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領導與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找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免將其混為一談。只有提高了重視程度,教師才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德育工作與心理教育,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情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
例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講座,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更明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總目標一致,服務對象均為學生,都是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等)和區(qū)別(理論、目的任務、原則、方法、內(nèi)容、評價方式不一致),從而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
(二) 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質(zhì)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在任何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都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此,想要在高中德育工作當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注重提升教師素質(zhì),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其他學科相同,從事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尤其是性格、職業(yè)技能、思想、行為等方面。加上心理學本身是一門專業(yè)的學科,從事心理學教育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yè)能力,確保教師能夠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有效地融合心理教育。因此,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意義重大。
例如,學??梢詫⑾嚓P教學資源整合起來,組織教師進行再學習,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心理方面的研究人員或者專家來進行交流講座,提升教師心理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設置優(yōu)秀心理健康教師職稱的方式,讓教師之間更具競爭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提升自我知識儲備,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三) 注重教學條件和校園文化的建設。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比較明顯,其情緒、行為、心理均會受到外界影響。所以,想要將心理健康應用于高中德育工作當中,還需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消除學生的抗拒心理,明白心理健康與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配合開展工作。同時,還需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拋除形式主義觀念,在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并且加大宣傳,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的常態(tài),從而轉(zhuǎn)變學生觀念。同時,學校還可以結合高中生本身特征,定期舉辦一些多樣化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放松壓力,讓學生能夠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以后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與學生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讓家長也更加注重學生心理問題,有效配合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具備叛逆、敏感、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等特征,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之下,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想要保證高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還需要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質(zhì)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注重教學條件和校園文化的建設等形式,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何文元.淺議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J].新課程(下),2017,11(3):223.
[2]徐中收,朱業(yè)標,馬琳.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學校德育工作路徑[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3(14):59-61.
[3]羊銘.高中歷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25):17.
[4]鐘伶俐.淺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9(18):83.
[5]王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探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37(4):94-95.
作者簡介:劉衛(wèi)國,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