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友 譚本貢 雷成承
閱讀與寫作教學一直是常規(guī)語文教學的短板,尤其是在現(xiàn)行的考試體制下,急功近利的寫作教學根本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寫作時往往無話可說,無事可寫。
如何走出這種困境?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簡稱恩施高中)語文組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近年來,面臨新形勢,針對新高考,恩施高中語文組大力倡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各類文體的綜合性寫作,在學校營造了濃厚的閱讀與寫作氛圍。此外,在“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部分語文教師還創(chuàng)辦了個人微信公眾號平臺,每日推送師生原創(chuàng)作品,調動了教師、學生、校友、家長等多個主體積極參與作文評價,提高了校園文學的整體水平,培養(yǎng)了一批視野開闊,趣味雅正,語文素養(yǎng)深厚的恩高學子。
一、建立閱讀資源庫,提高學生思想水平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量的閱讀積累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沒有閱讀積淀,寫作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第十二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獲獎成果交流會上,著名詩人劍男曾說,寫作能力的提升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發(fā)展過程——先要大量閱讀別人的言語,從而認知普遍的語言規(guī)律,最后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言語作品,學會表達寫作。換言之,寫作往往就是始于閱讀,成于創(chuàng)新。
閱讀可以豐富人生閱歷,提升思想境界。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著作,有的展示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畫卷,有的記錄著作者對復雜人性的探求以及對人類終極命運的思考,總之,這些作品大都是作者對自身生活經歷、生命體驗和人生認識的獨特表達,而閱讀這些優(yōu)秀著作也就意味著對另一種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的了解?,F(xiàn)在的高中生,生活環(huán)境相對安逸,人生閱歷相對單一。有價值的閱讀可以讓他們從不同風格的作品中學習表達技巧,也可以讓他們在與作者同喜怒共哀樂的過程中豐富情感,提高他們對人對事的感知力,還可以讓他們在感知偉大心靈時引發(fā)自己的思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境界。
源有活水,溝渠自清。寫作是用來表情達意的,豐富的人生閱歷是認識自我,感悟人生,了解社會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有真切的感受就有動人的文字,有豐富的思想就有靈動的表達,有深刻的認識就有精辟的言論。沒有情感沒有思想,教授再多的寫作技巧也只能寫出無病呻吟之作,堆砌再多的華麗辭藻也只不過是一些空洞蒼白的文字垃圾。解決寫作之難的問題,不從學生思想認知上去突破,無異于舍本逐末,緣木求魚。
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恩施高中語文組建立了一個閱讀資源庫。高一側重文學性的閱讀內容,高二側重思想學術性的閱讀內容,高三側重藝術鑒賞性的閱讀內容。具體來講,包括以下舉措:
第一,閱讀內容的選擇與把握。除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閱讀篇目之外,我們根據(jù)恩施高中學生積累實際,選擇有價值的閱讀內容,如中外文學名著,時文時評,優(yōu)秀的影視專題欄目等,逐漸形成了一個可以隨時調用,酌情增刪的閱讀資源庫。
第二,閱讀時間的安排與設置。根據(jù)高中教學要求和恩施高中管理實際,我們統(tǒng)籌合理安排早讀時間,自習時間,課堂時間,節(jié)假日時間,形成一個長期依循的閱讀時間進程表。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閱讀教學不僅在語文組形成共識,而且引起全校教師的重視,閱讀時間不僅有了充足的保證,而且布局更趨向合理。
第三,閱讀內容的探討與設定。閱讀內容要符合教學進度和學生身心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各個學段閱讀什么內容最有效,完成各個單元教學時配套安排什么閱讀內容最有效,是老師們特別重視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閱讀教學就會脫離高中教學實際,最終勞而無功。從近三年的研究及實踐看,學?;拘纬闪恕半A段側重,配套合理,增刪有度,與時俱進”的閱讀教學新常態(tài)。
第四,閱讀教學效果的落實與檢測。閱讀教學效果難以把控,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督促檢測制度,閱讀教學就容易流于形式,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恩施高中語文組老師們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編印了《恩施高中讀書筆記》和《恩施高中校本閱讀》,力求讓學生做到讀與思、讀與寫相結合,真正做到開卷有益,讀有所得,思有所獲。
第五,閱讀效果的轉化與評價。閱讀的目的,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精神內涵,文化底蘊,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能力。近年來,老師鼓勵學生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轉化為寫作的興趣及寫作的能力,發(fā)表了一批高質量的作品。
二、創(chuàng)辦微信公眾號,搭建作品發(fā)表平臺
在“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為展示教師和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激發(fā)師生的寫作熱情,引起學生、學校、家長、社會對閱讀與寫作的共同關注,從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動教育發(fā)展,恩施高中語文組彭志友老師、劉波濤老師、蔡軍老師、張祥進老師、雷成承老師先后創(chuàng)辦了“收心齋”“凝墨妙筆生”“五陵讀書郎”“天地之春”“愛讀書的恩高人”等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教育故事,推介校園文學。
特別是“收心齋”,創(chuàng)辦兩年以來已累計推送學生、教師、家長原創(chuàng)作品近800篇,其中多篇文章已推薦給人民網、光明網、騰訊網、《語文教學與研究》《中學語文》《民族大家庭》《魅力中國》《好作文》《時尚文摘》《恩施日報》《恩施晚報》等數(shù)十家媒體雜志公開發(fā)表。
雖然“收心齋”只關注教育寫作,但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訂閱用戶已達12000余人,文章閱讀量幾乎每篇破千,教師文章的單篇閱讀量最高達到6萬+,影響力越來越大??梢哉f,“收心齋”等公眾號既是推介校園文學、展示師生風采的重要平臺,也是外界了解恩施高中這所學校的重要窗口,它們已然成為關注教育的恩施人特別是恩高人的精神家園。
一是師生關注。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收心齋”以“研究文學,服務教育,在文學與教育之間收心”為宗旨,著力打造師生文章發(fā)表第一平臺,深受師生歡迎。不僅有恩施高中的老師們總是將學生周記、讀書筆記推薦給“收心齋”首發(fā),而且還有其他中學甚至大學的老師、學生也樂意給“收心齋”賜稿。
二是校友關注。三年歲月師恩重,一生回憶恩高好。班級日,是一個專屬于恩施高中2012級校友的節(jié)日,是一種紀念青春的特殊方式。2016年,整個12月,從恩施高中走向全國各地的2012級校友一個班接著一個班地撰文講述恩高故事,并在“收心齋”首發(fā),以此紀念青春、感恩母校、激勵學弟學妹。
三是家長關注。恩施高中每年都會舉辦“清明遠足掃墓”活動,并倡導學生寫活動感悟,某學生家長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作品呈現(xiàn)出“一個開頭去遠足掃墓,兩長段介紹兩位烈士的故事,最后幾句話結尾”的模式化傾向,于是及時給“收心齋”留言說,“有思想才能寫作,烈士的故事并不是新的,而老師要的學生思想是新的,寫作文時首先要想為什么去寫,怎樣去寫才有意義,寫完后讀者看了有什么作用?!贝送?,還有家長將自己寫給孩子的書信也投給“收心齋”推送,以期共同探討家庭教育。
為了進一步提高寫作指導水平,恩施高中語文教師除了搭建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佳作之外,還撰寫了《孩子們編不下去了》《中學生寫作能力下滑,專家呼吁寫真文章》等數(shù)百篇學術論文探討閱讀與寫作問題,并發(fā)表《來鳳賦》《詩魂何處尋》《天寒歲暮好讀書》等貼近學生生活的下水作文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大膽投稿。
在老師們的有效引導之下,恩施高中校園文學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語文組指導編輯的恩施高中學生作文集就有《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專輯》(已上架中國知網)《朝圣之路》《溫暖三秋,魅力三節(jié)》《生態(tài)恩施,美麗恩高》《美在恩高》《我手寫我心》等十余本。作為校本教材,這些身邊人的作品進一步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欲望。此外,在校學生張先航還出版了一部20萬字的長篇小說《晴空樓頂》,獲得“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的推介。
三、擴大文學影響力,助力學校內涵發(fā)展
恩施高中是湖北省屬重點中學和省示范高中,近年來的高考成績逐年攀升。當前,學校面臨的最大壓力是高考質量,學校的奮斗目標指向內涵發(fā)展。所以,語文組在堅持尋求閱讀與寫作內在規(guī)律的同時,也致力于把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并以最終的實際效果影響輻射到全校。近年來,恩施高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全國性征文大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在閱讀寫作能力不斷轉化為看得見的教育成果之際,學校重視文學教育不僅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也基本成為全體師生的共識,這在常規(guī)教學活動中具體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是閱讀時間有了保證。據(jù)調查,學校每周兩節(jié)語文晚自習已基本成為學生固定的閱讀時間,近60%的老師在保證晚自習閱讀的時間外,還能確保1-2節(jié)正課時間用于指導學生閱讀與寫作,而寒暑假及其他節(jié)假日時間安排具體的閱讀內容也已經成為常態(tài)。
二是閱讀氛圍有了改變。經過全體語文教師的努力,學生熱愛閱讀已經成為時尚,閱讀經典著作已經成為習慣。閱讀課堂不僅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堂而且也成為最安靜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校管理者對語文閱讀的顧慮。為了方便學生閱讀,部分班級還在各自的教室建立了書櫥。據(jù)統(tǒng)計,目前教室已建立專門書櫥的班級有十多個。此外,為了便于學生課外閱讀,新華書店校園店于2017年進駐恩高,助力恩施高中打造“書香校園”。據(jù)了解,新華書店恩高校園店運營以來,深受學生歡迎,除了教輔資料暢銷之外,文學藝術、雜志的銷售量也在不斷飆升。
三是寫作熱情與寫作技巧有了提高。寫作是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的心病,問題主要源于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學生的寫作熱情有了很大提高,自覺寫周記、積極投稿發(fā)表已成常態(tài),學校組織的各類征文競賽參與面差不多提高了40個百分點。學生愿意表達,渴望表達,并且以能寫出優(yōu)秀文章為榮。
四、結語
我們立足高中文學教育實際展開研究,要解決的不僅是高中文學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它不僅涉及到高中文學教學理念的改變,更涉及到具體教學實踐的探索。近年來,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恩施高中語文教學的觀念,形成了重視閱讀寫作的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法和思路,促成了一批有質量的詩文集和學術論文及專著的面世,并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辦了教育公眾號平臺,擴大了校園文學的社會影響力。
我們認為,校園文學研究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在于理論的創(chuàng)新,而在于教學的實踐,在于對實際教學觀念的改變和促進,在于對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和能力的提高。發(fā)揮互聯(lián)網優(yōu)勢創(chuàng)辦教育公眾號,給師生的優(yōu)秀文章提供了一個發(fā)表的平臺,這對促進學生的寫作激情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