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吳兢:《貞觀政要·論公平》
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曰:“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颎善為相者,遂觀其本傳,可謂公平正直,尤識治體,隋室安危,系其存沒。煬帝無道,枉見誅夷。何嘗不想見其人,廢書歔嘆!又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亮嘗表廢廖立、李嚴于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嚴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涞蓉M可不企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賢者。若如是,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狈啃g對曰:“臣聞理國要道,實在于公平正直,故《尚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挚鬃臃Q:‘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袷]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碧谠唬骸按酥彪拗鶓?,豈有與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譯文】
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對房玄齡等人說:“我近來見到一些隋朝遺老,他們都稱贊高颎是位賢相,我于是就讀了他的傳記,發(fā)現他的確可以說是位公平正直的人,特別是通曉治理國家的策略。隋朝的安危,可以說決定于他的生死。隋煬帝昏庸無道,高颎被無辜誅殺。我怎么能不懷念這樣的一位賢相,于是放下書歔欷嘆息。漢魏以來,諸葛亮做丞相也很公平正直。他曾經上書請求把廖立、李嚴削職為民流放到蜀地南方。而廖立聽到諸葛亮的死訊后,哭泣地說:‘我們恐怕要亡國了!’李嚴聽說后,哀傷地發(fā)病而亡。所以陳壽稱贊說:‘諸葛亮執(zhí)政,推誠布公。盡忠為國的人,即使是他的仇人也必定獎賞;違法怠惰的人,即使是他的親人也必定處罰?!銈冸y道不羨慕他,不希望像他那樣嗎?我現在還常常羨慕前代那些賢德的帝王,你們也應該羨慕賢德的宰相。如果能夠這樣,那么顯赫的榮譽、高貴的地位就可以長久地保持了。”房玄齡回答說:“我聽說治理國家的關鍵,確實在于公平正直,所以《尚書》上說:‘不營私結黨,王道浩浩蕩蕩;不結黨營私,王道順順當當?!硗饪鬃诱f:‘擇用正直的人,撤掉奸佞的人,那么百姓就會服從上面的管理?!F在圣上心里所想的,確實能夠窮盡政治教化的本源,推究大公無私的要領,包羅天下,教化天下百姓?!碧谡f:“這既是我心里所想,怎能會跟你們說了而不實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