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闞 平
心存百姓,根基永固;初心不改,方能為民。只有“人民是我親父母,我是人民好兒郎”的真感情,才能有堅守初心,挑起擔子、擔當為民,干出樣子的真行動。
我們黨的歷史,就是緊緊地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是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休戚與共的歷史。就像紅軍挺進大渡河時的軍事教員宋時輪所說:“同樣是樹,為什么大風一刮有的倒了,有的就沒倒?主要看樹根在土里扎得深不深。我們紅軍的隊伍就有根,它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p>
“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始終贏得人民的衷心擁護。”9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如是說。
“人民”二字沉甸甸。黨員干部必須把權力看作服務人民的責任,而不是享受;把職位看作造福百姓的崗位,而不是一種待遇。職務無論高低,都是為民服務的崗位;權力無論大小,都只是為民服務的工具。越是位高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一位多次參與黨的改革決議起草工作的學者曾這樣感慨地說:“我一輩子搞改革,說來說去三句話: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讓人民共享。”
“民信”比天大,關鍵在一個“信”字。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盀檎溃皂樏裥臑楸?,以厚民生為本?!苯乖5摚吧采城?,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楊善洲,“我們干工作不是做給上級看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只要還有貧困和落后,我們就應該一天也不安寧”;召存信,“要愛民千寨,不要愛財千袋”……他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切實把黨的光芒播撒到人民群眾的心上。這種真摯為民的博大情懷,無不展現(xiàn)了崇高政治信仰和精神風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
“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yè)?!薄疤煜潞我灾??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失?失民心而已!”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睙o論我們的力量發(fā)展有多大、路走得有多遠,永遠都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的土壤之中。
當前,我國處在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期。千難萬難,問計于民就不難。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力量源泉是人民,凝聚人民力量,密切與群眾的感情,黨員領導干部就要懷揣夢想乘風破浪,踐行使命干事為民,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政治上有歸屬感,對組織有信任感,干工作有成就感,生活中有幸福感。黨員的本色就能在為黨分憂中彰顯,干部的價值就會在為民解難中實現(xiàn),就能不辜負偉大的時代,奏出優(yōu)美雄壯的人生樂章。
在這個大江奔流的新時代,心系人民,真情是驅動力,實干是試金石。迎難而上,才能攻堅克難;攻堅克難,才能決戰(zhàn)決勝。各級領導要干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做到宗旨不變、精神不倒、本色不褪。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進程中,書寫無愧于自己、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時代的華章。我們的事業(yè)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