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姐姐
編輯小姐姐跟我招呼說:“下一期我們的對談話題就寫‘舍得好不好?能舍得才能前進,對不對?”看到消息,我?guī)缀躅D時有種網(wǎng)絡小某文中常常出現(xiàn)的虎軀一震之通感!哎,我最近辦了離婚手續(xù)莫非她們有知道了?怎么突然會發(fā)來這么一個選題?莫非是要讓我借由寫作來完成剛剛離婚后的自我梳理與坦然面對?
不怕在看到此文的讀者面前丟臉,本文作者誠實地寫在這里:我走到如今為期18年的婚姻,在狗年秋末以協(xié)議方式宣告終結。那天在辦理現(xiàn)場,甚至連板著臉的前夫和有點不忍的公證員都給我遞來紙巾——畢竟是那么多的人生歲月,那么多的狗血故事,那么多的好壞回憶,若沒有那些淚水,我簡直覺得在婚姻謝幕時會有點對不起它們。
辦理協(xié)議手續(xù)前,也曾有些跟我相熟的朋友,勸我可以走司法途徑,去打官司,找律師查對方等等,說雖然那樣時間可能耗費久些,但肯定能多要點房產(chǎn)賠償云云。我沒有那樣做,還是跟對方去迅速簽立和公證了協(xié)議。錢少就少些吧,自己心里能早日清明一點。于是有好友打趣我說:“你現(xiàn)在做得灑脫,可以后生活呀,孩子呀,處處都是錢呢!”她們說的也沒錯,但反正也離掉了,省心了,不用再糾結于這些了。
去年,我曾經(jīng)在上海設計博覽會采訪過一位萊麗公司亞洲高管層的香港女士。訪問當天,她給我們名片時,添了一句:“目前這個號碼打不通,因為今天中午我手機正巧在博覽會攤位現(xiàn)場被偷掉了,所以還沒去報備?!蔽腋s志同事聽聞后一陣惋惜,而那位有佛教信仰的高管女士卻坦然道:“我本來也是蠻難過的,手機里面一大堆私人和工作的資料,丟了好麻煩呀。但我又想,那個拿去了手機的人,或許過得更不容易,而因為得到這個東西,可以開心幾天,那么我也算是幫人一下吧……”我們驚愕不已,到了這個境界,果然“舍得”。
《地藏經(jīng)》說:舍一得萬報。咱們也經(jīng)常聽到那些學佛之輩朗聲而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钡铱傆X得,這樣考慮的“舍”,仿佛還是為了“得”。而按照佛教的意思來看,“舍得”不該是舍與得之間的日常計較,而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與智慧。
自認為,我是一個“舍得”的人。
我眼里,任何舍得的來源,并不含有宗教的渲染。我舍得的底氣,來自于死亡。從古至今,人皆難免一死?;视H國戚,販夫走卒,喬布斯、李開復、馬云、馬化騰,人人都想繼續(xù)更好地活著,人人舍不得去死??墒?,又有誰被上天發(fā)過一張免死金牌?
那么,不管你情愿不情愿,既然人生在世,連生命都必須舍去,還有什么房子車子票子名字是不能舍去的呢?!
放到更日常的層面來說,比如我們女生有很多衣物,還不斷在買新衣、新鞋、斬男色口紅,然后家里就堆得豬圈一般。現(xiàn)在流行的“斷舍離”,簡單地來講,就是把你太多的東西,去掉一些,再去掉一些,以后也不買不常用的物品了。于是你家里東西少了,眼前身后都可以干干凈凈了,心底也就清凈晴朗起來。那就是最簡單的從舍棄到獲得,并達到人格成長。
談了兩三年的男友,認真要跟你分手。哭之鬧之,都是不想分不舍得。但放低自尊強留這個人,最后只有更多煩惱。而大方地答應分手,好好地送別對方,之后空窗期不瘋不癲,慢慢分析和思考一下這段關系不能維系的深層原因,有則改之,改不了則淡然處之。這無疑也是一種從舍棄到獲得的成長。
生了大病,住在醫(yī)院。或許有人天天怨聲載道,嘆天不公,連對照顧自己的人都會惡語相向。而此種心態(tài)和行為,只會加速和激化病變的過程,讓身體隨著情緒更差。這種時期,若能淡然一些,多看看親人的好處,多體會友情的珍貴,不啻亦是從舍棄中略有獲得。而更高精神層次的病患人士,甚至能體會自己遠離了忙碌俗世與追逐名利的種種壓力與不堪,那么他們內(nèi)心的獲得其實是比舍棄更多了。這樣的人,不可謂不偉大。
再者說了,不舍得又有用么?假如男友要走,你不舍他也要離你遠去;假如你做生意沒運氣,你就是再不舍得,錢也虧掉不會回頭;我們過了40多歲,青春走了,再不舍得也留不住;到了后來,慢慢地腿力走了,視力走了,黑頭發(fā)走了,健康走了……這些我們能留住一二嗎?所以說,不舍得也沒用。
但學會舍得,又并非要我們虛無,啥也不去爭取。跟男友,在一起一天就盡量努力好好相處;做生意,就盡量想出法子去推廣去營銷;年紀大了,盡量多保健多運動,讓身體和心情盡可能年輕可愛。
但所有我們擁有的東西,一旦它們真要走,我們應當最迅速地接受那個事實。不開心,但只給自己一首歌的時間;然后就抬起頭,昂然朝前,向死而生。這才是“舍得”的真正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