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湞 王紅梅
銀屑病,是常見炎癥性皮膚病,通常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遷延不愈,其發(fā)病率在2%以上。近年來研究表明,銀屑病不僅僅是皮膚炎癥反應,同時與認知心理密切相關,屬于典型的心身疾病[1]。一些研究發(fā)現,銀屑病患者存在注意[2]、執(zhí)行[3]、視空間功能[3]等認知障礙,但目前對銀屑病患者情緒記憶改變的研究,國內外尚未見報道。情緒記憶(emotional memory,EM),是對曾經體驗過的情緒和情感的記憶,包括編碼、鞏固和提取情緒等階段[4]。情緒記憶可以是積極的、消極的或中性的體驗,因此可分為正性、中性、負性三種成分[4]。本研究擬采用情緒記憶測試,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進行評估,探討其情緒記憶的特征及可能機制。
1.1 研究對象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大連市皮膚病醫(yī)院招募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包括門診就診或者住院患者。納入標準:年齡22~55歲;符合《中國臨床皮膚病學》尋常型銀屑病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有嚴重內、外科疾病者;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疾病、腦外傷等;近期服用影響認知類藥物等;文盲或無法配合完成實驗者。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共篩選33例患者作為尋常型銀屑病組參與本研究,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齡 (35.21±3.93)歲,平均教育年限(14.64±2.64)年,病程2~15年。選擇正常健康者33名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實驗前,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組別總體尋常型銀屑病組對照組χ2/t值P值例數66 33 33性別 年齡/歲 教育年限/年男女29(44) 37(56) 34.89±3.79 14.20±2.75 14(42) 19(58) 35.21±3.93 14.64±2.64 15(45) 18(55) 34.58±3.67 13.76±2.83-0.244 0.680 1.304 0.808 0.499 0.197
1.2 工具和材料 情緒記憶測試共有兩個階段[6]:①學習階段。正性、中性、負性情緒圖片各16張,共有48張,圖片均具有效價和喚醒度,并有相對應的常模分。測試通過計算機呈現,每張呈現10 s。受試者任務為根據自己對圖片感受,對圖片快速進行情緒效價評分:1~4分為負性,5分為中性,6~9分為正性。本階段不告知受試者對圖片記憶的需求。在學習階段結束后休息30 min。②再認階段。此階段共呈現96張情緒圖片,包括上一階段的48張學習圖片及新加入48張干擾圖片 (干擾圖片的效價、喚醒度、內容與學習圖片匹配)。受試者每找對一張,即得1分,最高48分。
1.3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進統計學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學習階段,兩組在三種情緒圖片的評估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再認階段:①在總體情緒圖片再認方面,尋常型銀屑病組的正確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存在情緒圖片記憶損害。②進一步分析顯示,在正性、中性情緒圖片再認方面,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正確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說明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存在這兩種情緒圖片記憶損害;而在負性情緒圖片再認方面,兩組正確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說明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對負性情緒圖片記憶未見損害(表2)。
表2 尋常型銀屑病組與對照組情緒圖片識別與再認評分結果比較(±s) 單位:分
表2 尋常型銀屑病組與對照組情緒圖片識別與再認評分結果比較(±s) 單位:分
組別 例數學習階段正性圖片 中性圖片 負性圖片尋常型銀屑病組 33 11.12±3.21 11.39±2.76 11.64±2.72對照組 33 11.33±3.25 10.91±3.04 12.24±2.18 F值 0.157 0.628 5.348 P值 0.790 0.500 0.322組別 例數 再認階段正性圖片 中性圖片 負性圖片 總體圖片尋常型銀屑病組 33 12.33±2.27 12.82±2.30 13.94±1.80 39.09±4.48對照組 33 13.52±2.06 13.97±2.13 14.52±1.56 42.00±3.54 F值 1.213 1.154 2.033 1.318 P值 0.031 0.039 0.170 0.005
銀屑病屬于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近年來呈增高趨勢。長期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表明,銀屑病與認知密切相關[7]。本研究發(fā)現,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存在情緒圖片記憶再認階段的損害,表現為其對正性、中性情緒圖片記憶再認損害。
一方面,本研究顯示,在情緒記憶測試中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在學習階段沒有明顯障礙,但在再認階段存在明顯損害。這說明,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在情緒識別方面無異常,但對情緒記憶的再認存在障礙。研究證明[8],情緒記憶的加工、再認過程中,前額葉發(fā)揮重要作用,是認知加工的中心。研究發(fā)現[9],銀屑病患者在功能磁共振檢測時,前額葉功能存在異常。另外,由于銀屑病屬于慢性炎癥反應,遷延反復,多種炎性介質可能影響相關腦區(qū),導致前額葉功能異常[10]。再有,銀屑病多伴有抑郁、焦慮情緒[11],這些不良情緒也可能影響患者記憶功能[12]。
另一方面,本研究還發(fā)現,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再認障礙主要表現在中性、正性情緒,而對負性情緒未發(fā)現明顯異常。這表明,對于不同效價的情緒再認,銀屑病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加工機制。研究證實[13],記憶的再認受注意功能影響較大,而已有實驗證實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存在注意障礙[2]。這可能導致在情緒圖片再認時,銀屑病患者分配的注意資源較正常人少,因此出現部分效價的情緒圖片再認障礙。而負性圖片情緒喚醒度較高,可以捕獲更多的注意資源并增強記憶[14],這可能是銀屑病患者對負性情緒再認相對完整的原因。
本研究結果提示,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存在情緒記憶再認的損害,主要表現為正性、中性情緒記憶再認障礙。研究表明,個人的知覺信念或心理行為均受情緒記憶影響[15]。銀屑病患者情緒記憶功能障礙,可能影響學習、工作及生活。因此深入研究銀屑病患者認知心理特點,尋找干預、治療措施,維護其心身健康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