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物資貿易學校,天津 300384)
微課(Microlecture)指的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方式,根據受眾的學習狀態(tài)和知識背景,講述一個知識點或者重難點,將簡短的學習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的一種多媒體教學資源。
微課的主要內容形式是一個簡短的教學視頻,此外它還涵蓋了與此視頻內容相聯(lián)系的教學課件、過程設計、課后反思、課程小結、課后習題、教學反饋和學生評價等學習資源。因此,微課不是一個簡單的多媒體教學資源,而是一種新型的、半開放的、交互性的教學學習資源。
1.教學時間短。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因此,微課也被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少。微課主要是為了講述教學內容中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因此微課的內容更加簡單精煉。
3.資源容量小。為了便于視頻在網絡中傳輸,微課的格式一定是流媒體格式以支持在線播放,如flv、rm、wmv等格式的文件,且微課視頻的容量大小一般需控制在幾十兆上下。
4.資源結構情景化。微課選取的課程單元必須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課程的教學設計、多媒體素材、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相關資源都要圍繞視頻主線,與之相統(tǒng)一,共同形成一個主題鮮明、結構緊湊、形式多樣的資源包。
5.教學主題突出。一個微課視頻有且只能有一個主題,并且講述的內容取材于教材或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是真實有效的、可以解決的問題。
6.傳播形式多樣化。微課的時間短、容量小,因此視頻格式易轉化,傳播形式多樣化。
7.易行性與趣味性。微課短小精致,簡單易行,人人都能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微課的制作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內容應該是教師熟知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8.即時性與客觀性。較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習者可以即刻對課程的開發(fā)、構思、效果、藝術性、完整性等方面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而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和得罪課程開發(fā)者。
按課堂教學方法分類,微課分為講授類、討論類、啟發(fā)類、表演演繹類、教師演示類、問答類、實驗操作類、模擬練習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
問答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談話法,這種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鞏固檢查知識,談話的方式主要用于教師在根據特定的教學要求下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作出相應的回答。講授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講授法,是中等職業(yè)學校較為常見的一種微課類型,通常用于教師通過口頭語言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討論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討論法,適用于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某一個教學知識點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集思廣益,相互啟發(fā),共同探究,最終達到習得新知的目的。啟發(fā)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啟發(fā)法,即教師通過分析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根據所教授教材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學生的學習重點,運用多種方法,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重在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獨立思維,運用多種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實驗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實驗法,學生通過改變特定的某些實驗條件,運用相應的器材或教學設備,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引起實驗對象變化的方法,使學生在觀察變化的同時驗證新知的科學性進而獲取新知識。實驗類微課在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及自然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中最為常用。練習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練習法,適用于學生為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反復多次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自主完成某個指定動作或活動方式。練習類微課在語文、外語、數學等工具性學科及體育、音樂、美術等技能性學科中最為適用。演示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演示法,適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或運用實物及模擬教具為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驗證新知的科學性進而獲取新知識。自主學習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自主學習法,學習者在完成接受任務、動腦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實踐等環(huán)節(jié)中達到習得新知的目的,此類微課適用于學生——教師,主體——主導的授課模式。合作學習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合作學習法,學生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交流、探究的一種學習方法。探究學習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探究學習法,是指學習者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在某個給定的學習任務中,使用科學的方法對新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通過假設和猜想的方式不斷獲得啟迪并驗證新知, 進而習得新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表演類微課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表演法,適用于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運用交流合作學習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對學習內容進行戲劇表演,還原教學內容的真實情境,使學生們在模仿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增強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表演類微課一般分為學生表演和教師示范兩種。
一般來講,我們設計開發(fā)的微課教學視頻屬于以上其中的一種微課類型,但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的不同,一個微課視頻也可以同時屬于兩種、三種甚至多種微課類型相結合。此外,以上列舉的微課類型也并不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完善和改進。
首先,微課可以將計算機實操過程通過視頻演示展現(xiàn)給學生,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方便學生模擬學習,同時更有效的拉近了計算機知識點和學習者對該知識點的認知程度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突出和細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學生也可以及時反饋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第三,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也滿足了當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求。
微課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的多種媒體形式進行結合,更加形象化了枯燥空洞的計算機理論。教師能將網絡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課堂相結合,使課堂知識和教學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同時,微課大大增強了教學的時效性,為教和學提供了一個雙向的交流平臺。
我們的教學改革需要教師繼承和不斷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適應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而微課教學模式正好迎合了教改要求,以新穎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常規(guī)的黑板加粉筆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欠缺,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與潮流。
較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微課的引入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關注,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引發(fā)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和意識上產生共鳴。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和效果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相對于單一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Office辦公軟件一部分的講解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由于實踐性差,課堂氛圍往往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微視頻的引入迅速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從而增強了學習積極性,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而課堂教學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對新學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進行總結歸納、整體梳理,引導學生對剛剛學習的新內容進行回顧和反思,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在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微課的引入充分發(fā)揮了其濃縮提煉教學重點難點的功能,幫助學生整體梳理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知識脈絡和操作過程,進而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實際操作技能。
當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微小說大量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微時代”已經來臨,學生們對于這些“微作品”表現(xiàn)出了特別濃厚的興趣和熱情。研究表明,微課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也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值得我們教師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將微課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微課的教學內容既要符合中職計算機教學大綱又驃滿足職業(yè)學生工作學習的需要。內容貼近所要教授的內容,將概念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充分展現(xiàn)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視頻制作方面,微課的開發(fā)還需要教師對所選取的教材內容進行腳本設計,對每個場景進行需求分析,考慮每個場景所涉及到的素材、說明性文字和整體排版等等,并填寫腳本設計表格。這就需要教師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不但要統(tǒng)觀全局,更要突出重點細節(jié),選擇最恰當的素材服務主題。
微課視頻的特點是時間短體積小,在銜接不同的教學內容時,首先要注意跨度不要太大,在重復運用一些文字圖片進行引導時,不僅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要保證其內部結構前后的關聯(lián)性。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應全局掌握相連接的知識點排列的先后順序,精心設計銜接,前后呼應,這樣不僅方便教師講解,同時便于學生記憶。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微課開發(fā)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解某個操作步驟后,要向學生說明此步驟在整體操作過程中所在的位置,并用紅色或其它顏色作為區(qū)分標記注明此步驟已經完成,這樣就有利于學習者對整體知識體系的把握。例如,在學習二進制計算這個知識點時,由于學生以前很少接觸到復雜計算,所以在進行課件設計中,一定要清晰標注計算公式及計算步驟,將已經講完的計算后的部分進行區(qū)分,待講解的部分進行著重顯示逐一擊破,從而將一個陌生的復雜知識細分成若干簡單的小點,有助于學生學習掌握。
在微課的設計制作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內容的新穎性、有趣性和時效性,在體現(xiàn)了微課的教學魅力以及它帶來的感染力的同時,又能很好的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
培養(yǎng)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專業(yè)性人才是中職學校的首要教學目標。因此,微課設計要將課堂教學和動手實操相結合,通過實例操作、技能測試、設計方案等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在制作過程中實例的引入要生動有趣, 整體設計應層次分明,最后要有適當的歸納總結畫龍點睛。要清楚明確地交代給學生課程的學習方式,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說明和指導。
制作微課時不僅要掌握單獨一個知識點的設計方法和策略,更要掌握一節(jié)課程、一個單元及一門學科的設計方法和策略,并注意各微課之間的連貫性和統(tǒng)一性。只有系統(tǒng)化的微課設計才能將完整有效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
微課的設計和開發(fā)既要適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能供教師進行學習、觀察、交流和反思,從而提高教師們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微課為我們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它順應了時代需求和時代呼聲,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動力和激情具有非常積極地促進作用,應大力推廣和普及。當前,微課視頻這種多媒體教學形式還處于探索階段,發(fā)展前景很大,隨著科技水平和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微課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必將以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模式得到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