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示范托兒所 潘 靜
【案例背景】兩歲半到三歲的幼兒,從家庭熟悉的一個環(huán)境進入托兒所新的環(huán)境,必然會存在很大的不適應性,這種不適應性突出表現(xiàn)在生理和心理上,進而在生理和心理上產(chǎn)生需求感。游戲是填補幼兒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游戲活動,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社會性和自主性等都將獲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本案例旨在通過小班戶外自主角色性游戲,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把脈幼兒的游戲需求,探索幼兒戶外自主角色性游戲引導策略,呵護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案例回放】小班戶外自主角色性游戲時間到了,樂樂來到了角色扮演游戲區(qū)“便利店”,成為便利店的“老板”,樂樂一到“便利店”,就開始收拾自己的“店鋪”,沒等她收拾好,便利店就來了“客人”,是強強扮演的“爸爸”,原來家里來了客人,“爸爸”出來買點東西招待客人,“爸爸”很著急地對“老板”說:“我家里來客人了,想要買點水果作為點心,想要買點蔬菜做菜招待客人!”“老板”問客人,具體需要些什么?“爸爸”說,是蔬菜和水果就行,“老板”說,我先給你拿點蔬菜,然后就在購物袋里裝了黃瓜、絲瓜、韭菜、葡萄,接著說:“我再給你拿點水果”,然后,在另一個購物袋里裝上草莓、蘋果、橙子和西瓜。
“爸爸”拿走購物袋匆匆忙忙地走了,樂樂也從著急火忙中消停下來,卻發(fā)現(xiàn)“顧客”沒有付錢,樂樂不樂了。然后,樂樂就大喊“還沒有付錢呢!”然后,就走出便利店,追上“爸爸”,可是,“爸爸”卻說,我在便利店已經(jīng)付過了啊,兩個人爭執(zhí)起來,“便利店”周圍擠滿了“觀眾”……
【案例反思】
便利店是幼兒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因此,在自主角色游戲過程中,角色扮演者能夠很快地進入“角色”,并做好角色應該做的事情,店老板整理店鋪,為“顧客”提供服務,“顧客”到店里購買東西,表現(xiàn)出待客之道。在幼兒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甚至出現(xiàn)了“矛盾”沖突,首先是“老板”將水果和蔬菜搞混淆了,后續(xù)是“顧客”沒有付錢,并且不承認沒有付錢,狡辯在店里已經(jīng)付好了,最后導致游戲的失敗,并導致許多幼兒“角色”圍觀。
通過戶外自主角色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普遍存在“模仿”需求,這是對成人世界的一種渴望,也是幼兒自主性發(fā)展的結(jié)果。然而,自主性游戲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需求和實際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幼兒的認知水平達不到游戲要求,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不足等,這就造成了自主角色游戲“障礙”,使幼兒自主性角色游戲難以順利開展下去。針對幼兒自主游戲過程觀察和分析,托班幼兒戶外自主角色游戲需要教師針對兩歲半到三歲幼兒的實際,學會讀懂幼兒這本書,能夠俯身傾聽幼兒游戲中的聲音,從而及時采取引導策略,發(fā)揮自主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
戶外自主角色游戲的開展,離不開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目前,自主角色游戲的開展主要集中在戶外游戲活動區(qū),這就需要我們注重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并讓幼兒參與到游戲活動環(huán)境建設(shè)中。在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幼兒發(fā)揮主動性,準備好游戲活動區(qū)游戲開展所需要的道具以及游戲材料等。幼兒通過參與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和布置等,使角色游戲更加富有“真實感”;此外,通過引導幼兒參與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能夠增強幼兒對游戲環(huán)境的熟悉程度,從而提高游戲效率。如果我們注重游戲環(huán)境建設(shè),幼兒將水果和蔬菜按照區(qū)域布置,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游戲過程中放錯水果和蔬菜的現(xiàn)象,并通過有效強化幼兒對“水果”“蔬菜”的認知。
自主角色游戲不同于一般的游戲,它具有明確的教育目的,要達到自主角色游戲的目的,需要我們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動機,引導幼兒對游戲進行構(gòu)思,而不是游戲時間一到,就將幼兒隨意地“放入”游戲活動區(qū)。例如上述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不妨開展一個鋪墊性角色游戲,通過“小記者”角色對角色游戲扮演者進行采訪,問一問幼兒為什么選擇扮演這一角色,怎么樣扮演好這一角色。通過前期鋪墊角色游戲活動,能夠引導幼兒較好地對游戲進行思考,避免游戲過程中幼兒盲目性行為的出現(xiàn),并強化幼兒“角色”意識,使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扮演的角色按照角色“任務”開展游戲。
游戲是一項集體性教育活動,在幼兒戶外自主角色游戲活動設(shè)計時,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合理的角色分配,將幼兒結(jié)成游戲伙伴。例如上述游戲活動中,便利店除了“老板”角色外,還可以安排“售貨員”“收營員”等游戲角色。
通過這樣的優(yōu)化,可以改變幼兒角色重疊現(xiàn)象,使角色扮演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從而避免游戲過程中“老板”忙于“服務”,卻忘了“收銀”的現(xiàn)象,后續(xù)的矛盾也得到較好的化解。游戲伙伴還能夠促進幼兒社會適應性發(fā)展,使幼兒在角色互動中學會與人交往,提高幼兒語言交際能力、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并讓幼兒收獲友誼。
兩歲半到三歲的托班幼兒,無論是認知水平還是實際能力,與自主角色游戲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幼兒的自主性離不開教師主導性作用的支持。因此,戶外自主角色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游戲過程觀察,從而及時了解幼兒游戲?qū)嵤┣闆r,使游戲有序、有效開展。當幼兒游戲遭遇困頓或者偏差時,給予適時的干預。例如,顧客沒有付錢就離店,可以給“角色”一個提示,從而讓游戲得以順利進行下去;其中一個重點是,確保游戲的教育目標導向,使游戲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傊處熞M一步提高戶外自主角色游戲認識,準確把脈幼兒的游戲需求,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并寓教于樂,創(chuàng)造幼兒園教育美好境界,呵護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