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四中學 王禎德
在新時代,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教學形式變得更加活潑、多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日常的化學教學過程中,相關的任課教師要積極借鑒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經驗,并結合自身學校的教學實際,開展積極有效的化學教學,給初中生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化學教育服務。
有效教學的衡量標準是學生是否取得進步、獲得發(fā)展。如果學生的能力水平沒有得到相應提升,那么無論教師對此付出了多大努力,也不能夠算是展開了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充滿生命意識的教學手法,它注重對學生個體的尊重,強調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它傳遞的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一種態(tài)度、一種技能,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
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方面,更主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化學知識轉化為真正的化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對科學的熱愛和憧憬,提高學生的化學實踐活動能力,讓學生的化學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相應鍛煉。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的方式是多樣、多元的,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初中化學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以及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積極有效的選擇。
初中化學教學課堂是學生展開化學學習的重要場所。通過初中化學任課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不斷體會、感受化學中蘊含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讓概念性、理論性的課程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有效性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生命所在,是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終極追求,也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課堂教育水平的關鍵。尤其是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當下,加強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的構件,可以讓教學過程得到最優(yōu)化的調整,讓教學方式得到科學化的提升,讓教學效果得到最大化實現(xiàn),從而有效實現(xiàn)“減負高質”的素質教育目標。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和參考,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在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之前,相關的任課教師要做好教材的研讀和分析,仔細體會編著者的意圖,依照教材的思路展開有效教學,確定本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講解時,就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將教學目標細化為,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理解、應用這三個主要方面,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鎂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幫助學生加強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從而達到更為有效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相關任課教師要加強對化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化的目標。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化學學習。例如在進行“溶液”的講解時,這一課的內容和生活緊密相連,相關任課教師可以從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西湖、洞庭湖、黃河、長江等一系列的大江大河、美麗湖泊的畫面,然后提出相應的設問,這些美麗的風景分別是哪些地方?圖片中主要有哪些構成?河水、湖水是屬于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然后把課堂教學交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探究學習。逐步讓學生了解水的構成,知道相應的溶解現(xiàn)象,了解飽和溶液、溶解度、結晶現(xiàn)象、乳化現(xiàn)象等的含義,循序漸進地展開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有可能發(fā)生一些突發(fā)性、偶然性的教學情況,碰到這些情況時,要學會因勢利導、把握時機。例如我在一次進行“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測定”實驗時,出現(xiàn)了意外情況,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比1/5 少,與課本中的數(shù)據(jù)產生了出入,此時我利用這一情況展開引導教學,引導學生分析,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是否是因為紅磷量不足?裝置漏氣?止水夾打開時機不對?導管內的水未提前裝滿?……然后再提出反向設問,進入集氣瓶的水是否有大于1/5的可能?并且讓學生思考發(fā)生的原因,是否是因為止水夾沒夾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不及時?然后再帶領學生一步步得到正確的答案,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
學生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才能確保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圓滿達成。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強行灌輸,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還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會形成惡性學習循環(huán),最終阻礙學生化學能力的有構建。對于初中化學任課教師來說,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趣味性的問題為原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習充滿興趣,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求知欲保持在一個高峰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完成更富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化學思維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了實驗室制H2的原理后,可以提出相應的探究問題“學生能否根據(jù)實驗室制H2 的原理對制取H2 的發(fā)生裝置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學習,在學生進行制取H2發(fā)生裝置的設計時,初中化學任課教師可以在一旁綜述H2氣體發(fā)生裝置的因素以及制H2的原理,幫助學生加強對相關化學基礎知識的了解。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設計,設計完成后,并讓學生分別介紹各自設計意圖以及設計裝置具備的優(yōu)勢。初中化學任課教師要對學生的設計給予點評,充分肯定其中優(yōu)點,指出其中的不足。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信心,為今后學生將來高年級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門類。在開展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應該重視對生活中化學素材的有效挖掘,并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讓化學教學變得有趣、多彩。首先,初中化學任課教師可以從生活化的事例、實物、圖片、影響等資料中充分挖掘化學素材。例如在進行“化石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內容進行講解中,可以讓先讓學生尋找身邊有關化石燃料燃燒的素材。如化工廠排放的濃煙,摩托車發(fā)動時冒出的尾氣……并將這些圖片內容在課堂中進行展示,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化石燃料燃燒的危害,建立起相應的環(huán)保意識。其次,初中化學任課教師要重視多媒體等輔助教學的運用。利用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盈、具體,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作用。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新時期我國的初中化學教學也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相關任課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好教學方式的探索,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