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進,孫永旺,陳 紅
(1.江蘇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2.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江蘇蘇州 215000)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雖說當今社會倡導男女性別平等,但是仍然有許多家長去過度保護、過分滿足他們家庭里面的男孩。根據(jù)我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調(diào)查,“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父母都傾向于更受男孩的喜愛?!备鶕?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當孩子在生活或者學習中向家長尋求幫助時,父母選擇“要啥給啥”的比例男孩(3.07%)高于女孩(2.40%)。表明父母更可能遷就男孩,缺乏原則性。再加之,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且實施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放大了這種文化偏見。因此,很多男孩養(yǎng)成了貪吃、貪玩、貪睡、胸無大志等習慣和特點。大胖墩、病包子、小眼鏡、媽寶男、娘娘腔等比比皆是,缺乏男子漢氣概。
2019年4月,習近平在參加植樹活動時表示,“少年要強,不只是在學習上,也要打造一副好身體、好筋骨。同學們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把身體鍛煉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蹦行栽趪医ㄔO和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也承擔著比女性更多社會責任。男子漢應該是勇敢的、敢擔當、有血性的,這是男孩特有的一種東西。性別角色理論認為:作為一個男孩或一個女孩,就意味著扮演人們對某一性別的全部期望,即性角色。有專家表示,“把不怕苦敢擔當?shù)倪@種男性的性別特征把它抹殺掉,這個國家就相當于自殺。還是要男孩當男孩養(yǎng),女孩當女孩養(yǎng),不能反性別去撫養(yǎng)。”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嶄露頭角的19歲法國球員姆巴佩,被拿來和同樣是19歲的中國某偶像組合作對比,證明后者“娘炮”,缺乏男子氣概。如果說,青年強則國家強。那么,我們當今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和審美價值不能不說是件憂國憂民的大事!
父母、長輩對男孩的過度關注,溺愛,造成了男孩對家長的依賴,缺乏責任擔當、獨立精神。另外,父愛缺位和缺失,在我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xiàn)象,心理學家用“父愛饑渴癥”來說明這種現(xiàn)象。新浪網(wǎng)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60.7%的人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極其缺乏父愛;孩子們在回答“在你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的教育責任”時,超過六成的人,選擇了母親。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80%的男人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暇照顧孩子。在只有媽媽或是奶奶帶著的情況下,男孩子們陽剛之氣不足,很多男孩到了成年也“硬”不起來,沒有擔當和責任意識,有批評者說這是“喪偶式育兒”。
社會的不良引導,推動了男子漢氣概的缺失。一些電視綜藝節(jié)目和網(wǎng)絡大V,面對利益,流量為上,金錢為上,向青少年傳播“娘炮”文化,把“娘炮”塑造成明星,成為了很多孩子們的榜樣,誤導青少年男生審美以“娘炮”的陰柔為美,缺乏男子漢陽剛氣概。娛樂圈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大眾審美與潮流,而公眾人物往往又能影響到很多的粉絲,偶像如此娘炮,粉絲又怎么可能不以娘炮為美,從而誤導到青少年的審美呢?
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青少年男孩的身高同比增長,但是身體素質(zhì)卻日趨下降,尤其在耐力、爆發(fā)力、協(xié)調(diào)性等方面有待提升。當今的青少年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成長的一代,手握QQ、微信、爆款手機網(wǎng)游,可以說是“宅”氏一族,缺乏鍛煉和面對面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懶惰、不愿運動、愛吃高熱量和高糖分的食品。身體形態(tài)呈現(xiàn)“豆芽菜”“小胖墩”“近視眼”等,缺乏男子陽剛氣質(zhì)。
基礎教育中從幼兒園到中學,女教師遠多于男教師,青少年學生們?nèi)狈δ行园駱樱@就容易導致男孩女性化傾向。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學校不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在許多老師看來,安靜乖巧加成績好,就是好學生的標準。那些喜歡追逐打鬧的男生,就是惹禍精。2014年南京政協(xié)委員曾集體遞交提案,呼吁重視男老師缺乏的問題,一個男孩從嬰幼兒到青春期的成長,如果長期在母親,女性教師和其他女性的陪伴下,他們對性別的看法就會模糊,導致缺乏男性氣質(zhì)。
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亞里士多德認為,要實現(xiàn)人的和諧完美的發(fā)展,必須依賴于體育、德育、智育以及美育。當男孩開始參與體育活動時,他們不僅是在進行一種游戲,而且進入了一個有組織的機構,這種結構并不是偶然產(chǎn)生的。青少年男生絕大數(shù)時期在學校度過,所以男子漢氣概在學校中的建構尤為重要。中國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說,“中國學生離包括父親在內(nèi)的男人榜樣越來越遠了,青少年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女教師,還需要男教師?!倍w育老師作為中小學男性教師的主力軍,同時學校體育教學目標和任務,就是要明確培養(yǎng)男子漢氣概,讓男生更像男子漢。圍繞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如何促進男子漢氣概的養(yǎng)成,筆者有如下觀點和建議: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貫穿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部教育歷程。但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學校減少或者取消學生的體育課程,改上文化課教育,讓體育課的作用沒能發(fā)揮出來。在英國的伊頓公學有一個宗旨——“運動第一,學習第二”。他們認為,體育的本質(zhì)是人格的教育,學校體育有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體育活動可以提高青少年男孩對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體育活動可以改變?nèi)说男螒B(tài)結構,提高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提高人體在發(fā)育期的發(fā)育水平,增強人體的免疫和抵抗能力。體育活動可以培養(yǎng)人的健美的體態(tài),塑造理想的人體。學校體育教學要抓住促進學生健康第一的牛鼻子。同時,發(fā)展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體能,培養(yǎng)青少年男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活動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狀態(tài),減緩人的精神壓力,保持人的心理平衡。改變?nèi)说木衩婷?,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質(zhì)和修養(yǎng)。學校體育不僅僅是增強體質(zhì),也應將其精神和品格層面的促進作用融匯于體育教育中。
據(jù)國外一項有關“中小學最受歡迎的學生群體特征”的調(diào)研顯示,最受中小學學生歡迎的是具有運動特長的學生,其次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同時,具有運動特長的學生生往往在學校中扮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體育活動可以充分地挖掘青少年的潛力,使他們的各種潛能得以發(fā)揮和實現(xiàn)。青少年是國家的繼承者和接班人,每個青年都應該承擔這個重要責任,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體育活動中蘊含著大量的美、如形體美、運動美、體育精神和風格的美。在女教師占據(jù)主流的校園環(huán)境里,男性體育老師的言行舉止,往往符合男子漢氣概的表現(xiàn),給青少年學生展現(xiàn)一個良好的正面示范。所以,體育老師應該時刻謹記以身為范,積極展示男子氣概,營造一個有助于男子氣概形成環(huán)境。
《體育之研究》是體育學史上的一篇著作,其內(nèi)涵與價值,時至今日依然適用于學校體育的建設與發(fā)展,如何發(fā)揮體育的內(nèi)涵功能,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的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體育真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將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學校體育彰顯男子本色,在今天這個浮躁和利欲熏心的社會,看著這些弱不經(jīng)風、毫無男子氣概的娘炮們,試想如果有一天戰(zhàn)爭打響、讓他們?nèi)?zhàn)場殺敵,他們能拿得動鋼槍嗎?在此,向一直致力于學校體育教育的推廣者和工作者們致敬。對于孩子們來說,學校體育教育是一切的根本,熱愛體育會讓孩子們身心強大,成為一個有擔當?shù)哪腥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