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微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院,湖南郴州
冠心病是當前心內科常見疾病,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主要采取PCI介入治療,因PIC創(chuàng)傷較小、安全有效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當中[1]。PCI介入治療不能完全消除冠心病相關危險因素,嚴重影響冠心病心絞痛患者PCI介入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此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措施,分析常規(guī)護理和全程康復綜合護理措施對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實施PCI介入治療術患者90例,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各45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0~78歲,平均(58.67±4.1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6±1.31)年。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9~79歲,平均(59.14±4.27)歲;病程1~5年,平均(3.04±1.21)年。所有患者已經(jīng)知曉此次研究相關辦法和目的,并全部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初次行PCI 介入治療;②不存在其他主要臟器嚴重疾病;③不存在嚴重合并癥;④不存在惡性腫瘤;⑤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排除標準:①無法開展PIC 介入治療;②存在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障礙;③不能全程參與研究。
方法:對照組行PCI 介入治療后給予必要的健康知識宣教,加強飲食干預、堅持運動、作息規(guī)律、合理用藥等,并每月跟蹤隨訪。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全程康復綜合護理干預:①健康評估:PCI介入治療后3~7 d及時對患者身體狀況全面評估,評估患者血壓、血糖及心臟功能等情況,每個月檢測1 次ECG。結合患者情況針對性采取處理措施。②康復運動: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完成康復運動,引導患者每日堅持運動,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可進行散步、打太極拳、跳操等運動。每次運動前進行自覺疲勞度以及運動強度評估,根據(jù)評估情況給患者擬定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案,根據(jù)患者情況,針對性地選擇運動方式、設置運動強度、控制運動次數(shù)及運動時間等。堅持引導患者每周≥3次康復運動,將時間控制在45 min 左右。運動1 個月后對患者運動量重新評估,調整運動負荷量。③音樂療法:介入治療后對患者實施音樂療法,選擇舒緩的輕音樂播放,引導患者閉目放松,2 次/周,30 min/次。④膳食干預:根據(jù)患者喜好擬定科學合理的膳食計劃,切勿食用辛辣、油膩食品,應保持清淡易消化為主,可適量攝取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用餐可采取少食多餐的形成,戒煙戒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積極控制血脂、血壓水平,減少再次發(fā)生冠狀動脈狹窄事件。⑤心理護理:與患者保持溝通,引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提高其疾病重要性的認知。緩解患者PCI 介入治療后的不良情緒,并告知其家屬,多通過關愛患者、支持患者,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復。⑥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發(fā)病機制、治療原理、用藥重要性以及運動療法的重要意義。告知患者每月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情況,根據(jù)檢查結果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⑦出院指導:出院前,再次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每月前往醫(yī)院進行復查,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解決。
觀察指標:評估治療后兩組患者SAQ評分(活動情況、心絞痛穩(wěn)定情況、心絞痛發(fā)作幅度、治療療效、主觀感受),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機體功能恢復越好,生活質量越佳;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主要包含腦卒中、支架內血栓、再次狹窄以及假性動脈瘤等。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后SAQ 評分比較:觀察組SAQ評分(活動情況、心絞痛穩(wěn)定情況、心絞痛發(fā)作幅度、治療療效、主觀感受)分別為(33.58±5.46)分、(3.15±0.75)分、(8.67±1.12)分、(15.05±2.26)分、(9.34±1.3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67±4.85)分、(2.76±0.88)分、(8.35±1.54)分、(12.57±1.65)分、(8.15±1.64)分;所有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支架內血栓1例,總發(fā)生率為2.22%;對照組腦卒中1例,支架內血栓3例,發(fā)生再次狹窄2例,發(fā)生假性動脈瘤2例,總發(fā)生率為17.78%;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血管腔狹窄甚至堵塞,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機制。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進而發(fā)生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心臟疾病中,冠心病心絞痛是心內科多發(fā)病,其中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2]。將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PCI介入技術可改善患者臨床表現(xiàn),雖然其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術后易再次發(fā)生狹窄等并發(fā)癥,無法消除冠心病潛在的風險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梢?,對PCI 介入治療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康復護理十分關鍵。
全程康復綜合護理措施指的是對康復整個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康復計劃,更好地完成康復總目標,嚴格執(zhí)行康復措施,保障患者預后康復效果[3]。PCI介入治療后患者全程康復綜合護理主要原則是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冠脈再次發(fā)生狹窄以及心血管等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此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全程康復綜合護理措施,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SAQ 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且觀察組發(fā)生腦卒中、支架內血栓、假性動脈瘤等并發(fā)癥的概率明顯比對照組低。
綜上所述,全程康復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PCI 介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可改善其生活質量,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在臨床中大力借鑒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