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亞兵,沈 健,張繼國,鄭紅霞,王貴云,宋業(yè)恒,王明黨
(1.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撫順113001;2.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洛陽技術研發(fā)中心,河南洛陽471003)
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低碳烯烴是石化行業(yè)非常重要的基礎原料[1]。傳統(tǒng)的石油加工工藝包括蒸汽裂解、FCC等,隨著下游衍生物需要量不斷加大,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滿足不了低碳烯烴市場的需求量[2-3]。雖然近年發(fā)展起來的MTO、MTP等工藝成為生產低碳烯烴的有效補充,但仍然填補不了烯烴的供需缺口。因此,拓寬低碳烯烴的生產途徑是石油化工從業(yè)者的不懈追求。F-T合成生產合成油的技術備受關注,煤制油項目也在不斷投產。F-T合成油在結構特性上與常規(guī)石油餾分相比有明顯的區(qū)別。F-T合成油是一種富含正構烷烴的清潔燃料,且硫、氮含量極少,含有少量的氧[4-7]。由于其汽油餾分含有較高正構烴,致使其辛烷值低,不適合直接作為車用汽油;柴油餾分具有十六烷值高、低溫流動性差、高凝點等特點,也不能直接用于車用柴油[8]。因此工業(yè)上經F-T合成得到的各個餾分都需要經過相應的二次加工,才能得到符合使用規(guī)格的液體燃料或化工原料。
F-T合成油中正構烷烴和α-烯烴含量較高,是理想的生產低碳烯烴的原料。在ACE實驗裝置上以活性組分為β分子篩的催化劑,進行了反應溫度、劑油質量比、質量空速等工藝條件對F-T合成餾分油催化裂解性能的考察,以期獲取一種制烯烴的方法,擴大F-T合成油的利用途徑。
采用F-T合成餾分油,其性質見表1。由表1可見,F(xiàn)-T合成餾分油中α-烯烴質量分數高達44.84%,正構烷烴為36.47%,非正構烴為18.69%。
一方面,長鏈正構烷烴裂解反應活性較強且其動力學直徑較小,在不同孔徑分子篩中擴散幾乎不受限制,原料分子可有效接觸分子篩酸中心并發(fā)生裂化反應[4-6,8];另一方面,主鏈較長且支鏈較少的異構烷烴的反應活性比長直鏈正構烷烴高,受分子篩孔道結構影響較小[9],裂解性能同樣強,但在不同的催化劑上產物存在很大區(qū)別。
取ZSM-5、β、USY分子篩為活性組分,高嶺土、鋁溶膠按照一定質量分數(35%、50%、15%)配制漿液,噴霧干燥成型、550℃焙燒2 h,得到裂解催化劑A、催化劑B、催化劑C。USY分子篩的骨架結構是由十二元環(huán)組成的平均直徑為0.8~0.9 nm的孔道組成,分子篩中還有超籠結構;Beta分子篩骨架結構中孔道為三維體系,分別為水平方向孔徑約為0.73 nm×0.60 nm的十二元環(huán)直孔道和豎直方向孔徑約為0.60 nm×0.56 nm的具有扭曲的十二元環(huán)孔道;ZSM-5分子篩骨架含有兩種交叉十元環(huán)直孔道,其平均孔道直徑在0.5~0.6 nm[10]。
表1 原料油性質Table 1 Properties of raw oil
ACE實驗裝置由氣路控制系統(tǒng)、反應系統(tǒng)、再生系統(tǒng)、進料和產品測量系統(tǒng)、計算機控制(電路控制部分)系統(tǒng)和在線GC分析儀構成(見圖1)。
圖1 ACE實驗裝置流程Fig.1 Flowchart of ACE experiment device
實驗前,對系統(tǒng)進行壓力泄漏測試,合格后,將干燥的催化劑自動壓入反應器,開始升溫。當溫度升到設定的反應溫度時,開始實驗。反應結束后,先通氮氣對催化劑和反應產物進行氣提,后通入空氣或氧氣對催化劑再生。裂解氣由在線GC分析儀定量分析;液體產物由離線色譜進行分析,催化劑上的焦炭在線燒焦。再生煙氣經CO轉化器全部轉化為CO2,通過在線紅外CO2分析儀檢測煙氣中的CO2含量,得到焦炭收率。
氣體產物用Agilent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氣態(tài)烴類組成及 H2、N2、CO2、CO 等含量。采用燃燒-色譜法在北京分析儀器廠KJ-02型精密定炭儀上對催化劑進行定碳分析,計算焦炭收率。液體產物采用北京分析儀器廠SP3420氣相色譜進行分析。
將催化劑A、催化劑B、催化劑C(簡記為Cat-A、Cat-B、Cat-C)分別在固定老化床,800℃、100%(質量分數)水蒸氣水熱老化4 h,然后進行NH3-TPD酸性質表征,結果見表2。表2結果表明,催化劑C在溫度低于200℃對應的是弱酸中心,200~300℃對應中強酸中心。催化劑A和催化劑B除了弱酸和中強酸,還有溫度高于300℃的超強酸中心。
表2 分子篩酸性質Table 2 The acid of molecular sieve
裂解催化劑在800℃、水蒸氣水熱老化4 h。在馬弗爐中600℃恒溫1 h,冷卻后篩取80~200目組分,放置于干燥器中備用。水蒸氣水熱老化后的催化劑物化性質見表3。
表3 催化劑性質Table 3 The catalyst properties
2.2.1 不同催化劑的影響 在反應溫度為620℃、劑油質量比為8、質量空速為8 h-1的工藝條件下,用不同活性組分的催化劑對F-T合成餾分油進行了裂解評價,產品分布見表4。
由表4可知,Cat-A的乙烯收率為7.77%,比Cat-B、Cat-C明顯都高;丙烯收率為Cat-B>Cat-A>Cat-C,乙烯+丙烯+丁烯收率為Cat-B>Cat-A>Cat-C,說明反應的產品分布與催化劑的酸性有關。由于ZSM-5的酸性弱,在620℃熱裂化反應和催化裂解共同作用,所以干氣收率高;而β分子篩的酸性強酸多(大于300℃的酸量多),更容易發(fā)生正碳離子反應,然而在620℃時催化裂解反應占主導地位,并遵從正碳離子機理,從而產生更多的C3、C4。
由表2可知,催化劑在溫度小于200℃、200~300℃、>300℃分別對應弱酸、中強酸和強酸中心。由酸性分析可知,Cat-A雖然總酸量最少,但強酸度最強,且酸性中心集中在強酸中心;Cat-B有較多的弱酸和中強酸中心,還有一定量的強酸中心;Cat-C則沒有強酸中心。液體+損失收率為Cat-C>Cat-A>Cat-B,而Cat-B的液體收率最低,說明Cat-B、Cat-A轉化能力大于Cat-C,這種轉化能力將初級產物中的汽油餾分再進一步裂解為低碳烯烴,尤其是C2~C4。從總酸來看還是Cat-B的中強酸高,所以它的催化反應明顯,反應速度快,反應深度大,氣體收率高。從多個角度考慮,活性組分為β的催化劑B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收率最高為55.24%,明顯高于其它催化劑。因此,選擇催化劑B為考察F-T合成餾分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的催化劑。
2.2.2 反應溫度的影響 選用催化劑B,劑油質量比為8,質量空速8 h-1,考察反應溫度對催化裂解產品分布的影響,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乙烯收率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升高,丙烯收率隨反應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到620℃后又降低;丁烯收率隨反應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在600℃后又降低。乙烯+丙烯+丁烯收率則是隨反應溫度的升高先明顯增加,到620℃后緩慢增加。焦炭收率隨反應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而液體收率則正好相反。
在高溫下,熱裂解活化能高于催化裂解活化能,升高反應溫度,熱裂解速率提高更快,同時,高溫為C—C鍵和C—H鍵提供更多的能量,加快熱裂解反應程度。因為乙烯是熱裂解反應的產物,高溫有助于乙烯增加;另一方面,升高反應溫度,反應體系具有足夠的能量,使更多的原料分子生成非經典正碳離子,使非經典正碳離子特征產物收率增加,同時,升高反應溫度也使具有較高能量、相對不穩(wěn)定的伯正碳離子的生成機率增加[11],伯正碳離子β位斷裂生成較多的乙烯。丙烯+丁烯在液化氣中的質量分數隨反應溫度升高而增加,這是因為裂解反應是吸熱反應,而氫轉移反應是放熱反應,高溫有助于分解反應,而抑制了氫轉移反應[12],因此低碳烯烴收率增加。綜合來看,620℃是取得較高乙烯+丙烯+丁烯收率的適宜反應溫度。
表4 不同催化劑產品分布Table 4 Product distribution under the of different catalysts
表5 反應溫度對產品分布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t distribution
2.2.3 劑油質量比的影響 實驗選用催化劑B,反應溫度620℃,質量空速8 h-1,考察劑油質量比對產品分布影響,結果見表6。
由表6可知,乙烯收率隨著劑油質量比的增加,逐漸增加,丙烯收率先增加后降低,丁烯收率則逐漸降低,乙烯+丙烯+丁烯收率也是先增加后降低。劑油質量比增加,催化劑活性中心增多,催化劑活性增加;劑油質量比增加,烴分子與催化劑顆粒的接觸機會增多[13],反應深度增大,使原料油的轉化率增加。一方面,劑油質量比增加,催化劑總的酸性位增加,氫轉移反應增強,從而使烯烴飽和,影響低碳烯烴收率;另一方面,劑油質量比增加,催化劑與原料接觸更加充分,聚合(或縮合)反應增強,催化劑上生焦量增加,因此,焦炭收率隨劑油質量比增加而增加??紤]到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因素,適宜劑油質量比為8。
2.2.4 質量空速的影響 實驗選用催化劑B,反應溫度為620℃,劑油質量比為8,考察質量空速對產品分布的影響,結果見表7。由表7可知,增大質量空速,乙烯收率逐漸降低,丙烯、丁烯、乙烯+丙烯+丁烯收率都是先增加后降低,丙烯+丁烯在液化氣中的質量分數也是先增加后降低,焦炭收率逐漸降低,而液體收率則逐漸增加。一方面,在較低質量空速的情況下,也就是反應時間增加,更傾向于生成C3、C4組分,可使丙烯、丁烯收率增加;另一方面可能發(fā)生聚合和芳構化等反應使丙烯、丁烯收率降低。因此,以多產低碳烯烴為目標時,質量空速既不能太低,也不宜過高。本研究中適宜的質量空速為8 h-1。
(1)在制備的3種催化劑中,摻入β活性中心的催化劑Cat-B的中強酸含量最高,更有助于催化反應活性增強,從而增加產生低碳烯烴收率。
(2)F-T合成餾分油催化裂解多產低碳烯烴的最佳工藝條件為:選用催化劑B,反應溫度為620℃、劑油質量比為8、質量空速為8 h-1,乙烯收率為4.22%、丙烯收率為31.08%、丁烯收率為19.96%、低碳烯烴收率為55.24%。
表6 劑油質量比對產品分布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the mass of catalyst to oil on product distribution
表7 質量空速對產品分布的影響Table 7 Effect of mass space velocity on product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