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季 藥 膳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中醫(yī)講陰陽,論五行,十分重視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提倡遵照四季五補的理論,來指導(dǎo)人們飲食用膳,就會起到保健強(qiáng)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作用。我們開辟“四季藥膳”小欄目,每期針對當(dāng)季高發(fā)病癥推薦適宜藥膳,幫助大家平衡陰陽,遠(yuǎn)離疾患。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
甲溝炎是手指或足趾甲周圍因刺、擦等而引起的細(xì)菌感染,其表現(xiàn)有甲周腫熱,結(jié)聚成膿,甚者爪甲脫落等。中醫(yī)稱本病為“蛇頭疔”“代指”。風(fēng)仙花又叫指甲花、急性子等,其花、葉、梗莖均可入藥。鳳仙花梗又叫“透骨草”,有活血化淤、利尿解毒、通經(jīng)透骨功效,本品鮮者可搗爛外敷,也可煎湯熏洗,治瘡癤腫疼、毒蟲咬傷、淤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督髅耖g草藥》載:“治蛇頭疔:鮮鳳仙取下半截連根葉用,搗爛敷腫處?!毖芯勘砻?,鳳仙花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細(xì)菌或癬菌有較好抑制效果,故上方煎湯浸洗,能起到解毒、化淤、止痛之效,對急性甲溝炎當(dāng)有較好的消腫、止痛效果。甲溝炎出現(xiàn)紅腫、疼痛時,一般洗后即可止痛,2~3日可痊愈。不過,甲溝炎如出現(xiàn)化膿潰破,則不宜使用上方。
食材:葫蘆1只(約1000克),鮮草菇250克,豬排骨300克,生姜、香蔥適量。
做法:先將葫蘆削皮,洗凈,切厚塊;排骨洗凈,斬小段,放入沸水中稍焯,撈出沖洗干凈血沫;鮮草菇洗凈,縱切開兩半,放入沸水中稍焯后撈起。然后,在沙鍋內(nèi)加水3000毫升、姜3片,待水燒開后,放進(jìn)備好的豬排骨、葫蘆,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5小時,加入鮮草菇,再煮10分鐘,以精鹽、香蔥調(diào)味即可。
功用:葫蘆性味甘淡平,善于利水、消腫、通林、散結(jié),正如《滇南本草》稱其能:“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煩熱”。草菇性味甘寒,長于清熱解暑、補益氣血、調(diào)血壓、抗癌;搭配性味甘咸微寒,功擅益腎滋陰、益氣養(yǎng)血、生津潤燥的豬排骨。諸物合用,共奏清暑益氣、生津止渴、利水通淋之效,適宜于炎夏一般人群服食(中寒者不宜)。也可用于脾失健運、水濕內(nèi)停、郁久化熱,或膀胱濕熱、感受暑濕之邪所致諸癥的輔助治療。
食材:綠豆、白扁豆、赤小豆各50克,西瓜皮1000克,廣陳皮15克,水鴨1只(約750克)。
做法:先將水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nèi)臟,洗凈,斬大塊,放進(jìn)加有陳皮(或柑、橘、柚葉)的沸水中稍焯,撈出沖洗干凈血沫;西瓜皮刮凈表皮及紅瓤,洗凈,切大塊。所有食材一齊置于沙鍋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diào)味即可。
功用:綠豆性味甘寒,善于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白扁豆性味甘微溫,長于健脾化濕、和中;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善利水消腫、解毒;西瓜皮性味甘涼,功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搭配性味甘涼,功擅補中益氣、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鴨,佐以性味苦辛溫的廣陳皮,既可健脾理氣、燥濕化痰,使湯補而不滯、清而不泄,又可去除水鴨的腥臊味。諸物合用,湯性清涼而不泄氣陰,有良好的健脾益氣、開胃消食、清熱解暑、祛濕解毒等作用,適宜于炎夏酷暑時節(jié)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力或感受暑濕熱毒所致諸癥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