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莫力達瓦契丹遺風

      2019-01-14 02:23:26侯朝陽
      旅游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達斡爾曲棍球達斡爾族

      侯朝陽

      ?薩滿師銅像。

      ?達斡爾民居。

      ?河灣邊的草地。

      一路風光一路驚喜

      第一次去莫力達瓦自治旗,是在金秋時節(jié),成熟的莊稼在黑土地上披著金甲,黃燦燦一片。車如舟,滑行于東北平原一望無際的金色海洋中。前方路標提示:左轉(zhuǎn)——莫力達瓦達斡爾民族園。我心里頓時激動起來:終于到了!

      莫力達瓦自治旗歸屬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是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莫旗位于大興安嶺東麓中段、嫩江西岸。我抵達的時候已是紅霞滿天,眼前的一切都在夕陽余暉中熠熠發(fā)光。我佇立在嫩江邊,新奇的目光掠過舒緩流淌的江面,漫過一望無際的沃野良田,美妙而悠遠的感覺在心頭慢慢升起……

      說到呼倫貝爾,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這里遍地是草原。而莫旗展現(xiàn)給我的,絕非草原的模樣,這里森林遍布,丘陵起伏,天藍云白,似一幅風景壯麗的油畫。耕地蔓延山坡上,坡頂?shù)南饦淞志拖褚粔K塊紅色的地毯。

      同行的老知青也是一位攝影家,對拍攝大畫幅很有經(jīng)驗,他的一個訣竅就是尋找制高點。

      我們在當?shù)厝说膸ьI(lǐng)下,乘著越野車一路狂奔,沖上村莊附近最高的山頂,一派美景豁然展現(xiàn)在眼前:河流蜿蜒在金色的草原上,村莊傍水而居,整齊的草房遠遠看去就像小小的積木,河灣的草地上一群群牛馬星星點點,云影飄過,大地忽明忽暗……

      莫旗有著“大豆之鄉(xiāng)”“歌舞之鄉(xiāng)”等別稱。由于適逢豐收季節(jié),路邊無際的大豆地里到處可見人們忙碌的身影。聯(lián)合收割機隆隆作業(yè),掀起團團煙塵,在陽光的映襯下豐收的氣氛被渲染得更加濃烈。一堆堆收割的大豆稈排列得很有韻律,就像小花布一樣具有圖案美……

      一直帶著我們東奔西跑的司機是個熱心人,不僅和我們相處融洽,甚至學會了我的口頭禪。一天中午,他一邊駕車一邊大喊:“逆光羊!停車!”是的,正午的陽光給叢林下的羊群勾勒上一圈圈金邊,它們安靜地臥在主人身旁,牧羊人則靠著樹枝享受著陽光下的小憩,這樣的畫面總會撥動我那根最柔軟的心弦。

      “昆米勒”,這種被達斡爾人民視為救命菜的柳蒿芽,長相特別普通,若不注意很容易與羊胡子草混淆。細嫩的葉子,柔弱的莖身,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隨意到原野上走一趟,幾對北歸的燕子銜泥的空檔,一頓清香淡苦的柳蒿芽菜湯便有了著落。翠綠翠綠的湯喝下去,滑嫩中帶著淡淡的苦味,滌蕩著現(xiàn)代人油膩的腸胃,讓人頓感一身的清爽。

      每一年,莫旗的騰克鎮(zhèn)都會舉辦“昆米勒”節(jié)。幸運的是,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這個節(jié)日。那天,達斡爾族村民身著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而曲棍球、摔跤比賽等活動,更是讓整個會場熱鬧非凡。

      “昆米勒”節(jié)當天,陰云密布,還不時下點小雨。午后,我蜷縮在老鄉(xiāng)家暖暖的炕上,享受著幾天來少有的疏懶。傍晚,主人端來新鮮的野菜和味美清新的柳蒿芽湯,還有香噴噴的手抓羊肉。原以為天氣會一直陰下去,于是放心地吃著飯喝著小酒,可正在醉意朦朧時,我猛一抬頭,發(fā)現(xiàn)窗外的磚房通紅通紅的,不禁大喊一聲:“晚霞!”于是抓起相機和三腳架就沖出了屋外。

      我下意識地往水庫邊跑,穿過泥濘的黑土地,深一腳淺一腳,還不時地停下來拍幾張,生怕錯過了這難得的霞光。天慢慢暗下來,晚霞鋪滿天邊,顏色由金黃色慢慢變成橘紅色、紅色、玫瑰紅,這迷人的景致讓我恨不得放下相機就這樣靜靜感受……

      此刻,平靜的水面倒映著變幻莫測的天空,忽而彩云飛散,忽而陽光穿過云層金光四射。捕魚的小船悠悠蕩蕩地從遠處劃來,船槳點破了如鏡的水面,留下長長的浪痕,一首模仿劃槳音律的古琴曲《欸乃》,在我心中飄蕩起來……

      ?嫩江秋色。

      ?達斡爾民居。

      ?牧場風光。

      ?冰釣節(jié)。

      ?尼爾基水庫。

      ?盛會上的達斡爾人。

      冰釣節(jié)與曲棍球

      第二次去莫旗是在隆冬時節(jié)。我一直不敢在寒冷的冬天去北方,因為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讓人望而卻步。但這回是當?shù)卣垟z影家去參加冰釣節(jié),于是我鼓足勇氣開始了臨行前的置辦,買了羽絨衣褲、絨帽、棉靴、棉手套,還有熱帖,打扮起來很有點《林海雪原》里“小常寶”的味道。

      達斡爾冰釣活動歷史悠久,為了開發(fā)旅游,當?shù)卣e辦了冰釣節(jié),在尼爾基水庫的冰面上蓋起了冰磚小屋,中間鑿了大大的冰洞,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釣魚愛好者。他們在冰上鑿了幾個冰窟窿,穿上漁網(wǎng)和魚線就開始釣魚,釣上來的有鯰魚、草魚、鯉魚等。冰釣節(jié)上,還有達斡爾村民等載歌載舞。男人們結(jié)實的身影、模仿打獵的舞姿,不禁讓人想起當年騎著高馬的達斡爾族祖先的英姿。

      頂著讓人睜不開眼的白毛風,我們深入一個個小村莊,雖然沒有雪鄉(xiāng)的景色那么具有童話世界般的甜美,但是樸實的雪屋、羊圈、牛欄、裊裊升起的炊煙……這一切都給人親切的感覺。當我們鉆進樹林中時,同伴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白色狐貍。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野生狐貍,屏住呼吸跪在雪地里,悄悄地按動快門。狐貍似乎在村子邊轉(zhuǎn)習慣了,一點都不怕人,一個快步就從我身邊竄了過去,驚得我一動不敢動,同伴卻手疾眼快地抓拍到了我和狐貍在一起的畫面,真是難得!

      莫旗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同,他們的童年是在草原上度過的,牛、羊、狗就是他們最好的玩伴。記得路上碰見一個跟著母親放牛的小女孩,她獨自在一旁抱著出生幾個月的小狗和狗媽媽,在草地上嬉戲打鬧,他們假裝廝咬爭斗,看得我驚心動魄,小女孩卻開懷自得。在她的情緒感染下,我干脆也趴在草地上,“啪啪啪”地拍個不停。

      在尼爾基鎮(zhèn)的西博榮村,家家戶戶的牛每天都會到河對岸吃草,朝出暮歸。孩子則經(jīng)常跟著父母在河這邊迎接吃完草的?;丶?。一天,我們特意趕在牛兒回來前,在河邊等著拍攝牛過河的壯觀場面。只見上百頭牛蹚著水花迎面而來,倏然就到了身邊,讓我來不及換鏡頭。隨后,牛兒就跟著主人回家了,逆光下的金色樹木襯托著他們的身影,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牧歸圖。

      在莫旗,我拍攝最多的孩子是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她家有達斡爾族傳統(tǒng)的“介”字形草房。一開始小女孩有點認生,但當我和她聊了幾句,加上巧克力的功勞,漸漸就熟絡(luò)起來。她還為我唱了一首富有濃郁民族風的“扎恩達勒”(民歌),曲調(diào)綿長而高亢,聽得人如癡如醉:百年前定居在有水的地方,稷子米飯鯽魚湯,是我們古老的食糧,草原上奔跑著牛羊……

      有趣的是,達斡爾族人還和曲棍球有著不解之緣,莫旗更是中國曲棍球之鄉(xiāng)。我國有關(guān)曲棍球運動的記載,早在唐代就有了,當時叫 “步打球”。到了宋、遼之際,曲棍球運動開始在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中盛行,此時的曲棍球運動與現(xiàn)代的更為形似,《遼史》中則稱之為“擊鞠”。

      隨著歷史的變遷,此項運動后來在其他各民族中逐漸消失,唯有在達斡爾族中保留下來,并在民間廣為流傳。達斡爾族人稱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為“貝闊”,打貝闊是達斡爾族男子必須具有的本領(lǐng)。每當春播歇晌,達斡爾族人便就地取材,用木棍將一個馬糞蛋當作曲棍球撥來撥去。每逢重大節(jié)日,民間的貝闊比賽更是熱火朝天,各個達斡爾族的“莫昆”(部落)都要選派曲棍球高手進行比賽。所以,便有了“一支達斡爾半支國家隊“的說法。

      曲棍球也與達斡爾族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過去姑娘們出嫁時要帶上一根精美的球棍,以示對心上人的贊美和期望。2006年,達斡爾族傳統(tǒng)曲棍球競技運動,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莫里達瓦霧凇。

      ?白樺林金秋。

      ?達斡爾大轱轆車。

      崇拜雄鷹的民族

      據(jù)考證,達斡爾族是契丹貴族的后裔。后來,因躲避戰(zhàn)亂而遷居至此,一直繁衍壯大。目前,全國達斡爾族總?cè)丝诖蠹s為13萬人,是中國三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旗之一。

      世代狩獵的達斡爾人,從16世紀開始了一邊狩獵,一邊進行農(nóng)耕。達斡爾人擁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但是沒有文字,一直以來,都是以滿文或是蒙文進行民族的文字記載。

      薩滿文化博物館,坐落于離莫旗旗政府所在地尼爾基鎮(zhèn)9千米的中國達斡爾民族園內(nèi),是中國最大的一所薩滿文化博物館。莫力達瓦也被稱為中國薩滿之鄉(xiāng),博物館里詳盡地介紹了薩滿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

      薩滿塑像高高矗立在莫力達瓦大地上,他蜷曲的長發(fā)披肩,左手將一面鼓高高揚起,右手執(zhí)鼓槌,一襲束腰長袍上綴滿仿佛依然叮當作響的掛件衣飾。

      達斡爾人崇尚自然,順應自然,也珍惜保護自然。薩滿教的理論根基就是“萬物有靈論”。

      離開博物館,我們一行人來到“雅克薩城”。這是莫旗政府根據(jù)歷史記載建設(shè)的微縮景觀。歷史上的雅克薩位于黑龍江中游左岸,與額木爾河口隔江相望,是明末清初時期,世居黑龍江流域的達斡爾族的著名城砦。自古以來,達斡爾人民在這片美麗豐饒之地,過著漁獵牧耕的自然生活。

      1643年,沙俄武裝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殺燒搶掠,達斡爾等各族人民與入侵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長期斗爭。30多年前有部電影《傲蕾·一蘭》,就是達斡爾人抗擊沙俄、保衛(wèi)家園的藝術(shù)再現(xiàn)。在這場嚴酷斗爭中,傲蕾·一蘭從一個天真無邪的達斡爾少女成長為帶領(lǐng)自己部落與俄寇血戰(zhàn)到底的巾幗英雄,她告誡鄉(xiāng)親們:為了重建家園,保衛(wèi)芳香的花朵和果實,不要放下弓箭!雅克薩之戰(zhàn)以勝利告捷。達斡爾人不畏強敵、英勇善戰(zhàn)、忠烈保國的行為受到清政府的嘉獎。他們以勝利者的形象被載入中華史冊。

      我登上雅克薩城樓,居高臨下,仿佛俯瞰著300多年前的戰(zhàn)場。想象著達斡爾人以土制火炮、弓箭、大刀、長矛抗擊沙俄入侵的戰(zhàn)斗場面,耳邊似聞人嘶馬鳴,金戈碰撞!

      蒼翠的高山上,鑲嵌著一個巨大的車輪,它金光閃閃,熠熠生輝,仿佛天上掉下來一個寶貝金輪,落在了一塊大翡翠上。當?shù)貙в握f,這是達斡爾車的大轱轆,是他們祖先的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達斡爾人智慧的產(chǎn)物。當年,達斡爾人趕著大轱轆車,從黑龍江流域遷徙到這里,他們當中一定有遠見卓識者。這里是平原與山地交界處,有山不險峻,有水不湍急,雖是一片荒原,卻是未經(jīng)開墾的黑黝黝的處女地。這里依山傍水,土質(zhì)肥沃,可漁獵,宜牧耕。于是,勤勞智慧的達斡爾人把這里建成了美麗的新家園。

      達斡爾民族的標志是鷹。展翅翱翔的雄鷹,代表了達斡爾人與自然抗爭的精神。而鷹獵也是達斡爾人一種非常傳統(tǒng)的狩獵方式,多在雪后的清晨進行。屆時達斡爾族獵人身跨駿馬,左臂托舉獵鷹,尋游于雪野山林之中。發(fā)現(xiàn)野雞、野兔等小型禽鳥動物后,獵人便令獵鷹迅速出擊,準確而有效。鷹獵的收獲量雖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種生產(chǎn)勞動,又是一項饒有趣味的體育娛樂活動,因而深受達斡爾族人的喜愛。擁有一只聰明伶俐、敏捷強悍的獵鷹,也成為達斡爾族獵人的驕傲。

      猜你喜歡
      達斡爾曲棍球達斡爾族
      對曲棍球比賽中短角球進攻得分重要性的探討
      曲棍球:持一棍而動全身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shù)教育中的應用
      草原歌聲(2020年4期)2020-03-29 06:40:24
      遼金時期的達斡爾族先人——“達魯古”
      來自呼倫貝爾大地的自然之歌——記達斡爾族詞作家 諾敏
      草原歌聲(2018年4期)2018-04-04 05:19:18
      敖麗芳 達斡爾的歌聲在中國音樂學院唱響
      草原歌聲(2016年1期)2016-11-15 05:46:56
      永遠的達斡爾
      從契丹小字解讀探達斡爾為東胡之裔
      論達斡爾族通婚趨勢
      達斡爾族文化認同與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
      柳河县| 武汉市| 建德市| 滁州市| 铜梁县| 江川县| 阿拉善右旗| 都江堰市| 高雄市| 银川市| 高碑店市| 苏尼特右旗| 宁武县| 调兵山市| 宜川县| 香港| 甘孜县| 新平| 永昌县| 泾源县| 疏附县| 永宁县| 山东省| 兴安县| 类乌齐县| 临高县| 两当县| 巧家县| 临武县| 铜川市| 松原市| 乐至县| 上杭县| 大港区| 荔波县| 兴海县| 天门市| 从化市| 赤壁市| 依安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