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歌
安徽省馬鞍山實驗小學近年來致力于開發(fā)和建構將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提升品格為一體的課程體系,將兒童、知識、自然、社會融合,打通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和實踐課程,形成了五彩課程體系,充分發(fā)揮課程在育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以能力培養(yǎng)為立足點,以“立人”為宗旨,涵養(yǎng)學生個體層面的崇高“人格”,提升學生社會參與層面的高雅“品格”,鑄就學生家國情懷層面的崇高“國格”。
“我是節(jié)水小衛(wèi)士!國之棟梁不可無,生命之水不可枯!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稚嫩而堅定的聲音回響在會議室內。隨后,孩子們整齊而有序地走到小黑板前,在宣誓欄內貼上寫有自己名字的貼紙。這是由學校徐鑫鈺老師執(zhí)教的二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小水滴的訴說”,這節(jié)課不僅教給學生有關水資源的知識,以及水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還引導孩子們提出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這樣的課堂,師生共同參與,一起探討、解決、反思生活中的問題,喚醒學生的價值認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現(xiàn)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遠遠高于我們那個年代同階段的水平,這也迫使我們老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新時期學生的變化。”采訪現(xiàn)場一位教師不禁感慨?!斑@節(jié)課讓我們看到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于水資源的認識就比較全面了,如何在此基礎上做到進一步提升,如何通過課程把他們掌握的知識轉變?yōu)槿粘I钪械淖杂X行動,我想這是教學過程中要重點把握的?!眻?zhí)教老師徐鑫鈺說。學科課程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為學生打下知識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承擔著培養(yǎng)科學精神,奠定理想信念的任務。馬鞍山實驗小學為喚醒學科課程中“沉睡的巨人”,對學科課程開展有益的探索,實現(xiàn)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并將其命名為“著彩”課程?!爸省闭n程倡導深度挖掘學科課程中的育人價值,為學生打下科學文化知識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其科學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奠定文化底蘊。在“著彩”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校研發(fā)了課堂教學考察量表,綜合考核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旨在把以學為主體的理念落實到每節(jié)課、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真正使課堂成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時,也逐漸走進學校,成為學校的“教師”“輔導員”“管理員”等,一種新型的家校聯(lián)盟正在興起。馬鞍山實驗小學設立的家長課程,形成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良性互動。
家長課程包括面向家長開設的課程,使家長不再成為“不經過培訓就上崗的父母”。家長課程還包括家長進課堂,即每周的固定時間由家長當一次老師,給學生上一堂特色課。“我們學生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他們平時接觸的信息和掌握的專業(yè)知識是我們學校教師欠缺的,但同時也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所需要的,因此,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激活教育要素,是我們開設家長課程的目的?!瘪R鞍山實驗小學校長葉傳標說。目前學生家長已經開設“認識人民幣”“物理實驗”“計算機編程”等面向不同年級學生的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是楊姓爸爸在學校開設的家長課程,目前已經面向4 個班級,上過2 次課程。楊姓爸爸是學美術出身,在校外開辦了美術培訓班。他認為學校開設的美術課和作為家長課程開設的美術課有很大的不同,對于低年段的學生,學校的美術課注重美術的啟蒙教育,而他的美術課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美術,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藝術,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引導孩子去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例如他會讓學生動手去改造快遞盒,“孩子們的藝術素養(yǎng)高于成年人,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他們的想象力也非常豐富,往往能給我?guī)眢@喜?!迸畠簩τ诎职帜軄韺W校給同學們上課充滿了自豪感“通過到學校來上課,我也發(fā)現(xiàn)了教育的快樂學校敞開大門來辦學,非常接地氣。而我們家長通過上課也提高了學校教育管理的參與度,而且不同行業(yè)的學生家長來上課,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對于提高學生素養(yǎng)也非常有幫助。”學校開設家長課程,楊姓爸爸由衷地贊嘆。
馬鞍山實驗小學的五彩課程體系包括以計算機編程、科幻畫創(chuàng)作、科技制作與發(fā)明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類課程,以繪畫、書法、樂器學習為主的藝術類課程,以班級種養(yǎng)、家庭寵物喂養(yǎng)為主的種養(yǎng)課程,以古文閱讀、詩詞吟誦為主的文學類課程和以籃球、足球、羽毛球為主的體育類課程。五彩課程注重學生特長的培養(yǎng),以能力培養(yǎng)為立足點,著力使興趣成為樂趣,進而成為志趣,讓每個學生在獲得知識能力的同時擁有多姿多彩的童年。
“教育沒有界限,生活中處處是教育的場域。”種養(yǎng)課程的輔導教師沙學文說,談到帶孩子們上種養(yǎng)課程的經歷,他說孩子們通過種養(yǎng)課程收獲的不僅是知識與勞動技能,還有豐富的內心體驗,這是他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經歷這門課程由班級的植物角發(fā)展而來,班級內養(yǎng)植物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學校捕捉到孩子們的興趣點,進而在校園中開辟出一片土地,每塊土地分劃到班級,孩子們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在這塊“自留地”里種植瓜果蔬菜。
說到種養(yǎng)課程帶給孩子們的改變,沙學文老師如數(shù)家珍:“以前孩子們對于書本上學習到的詩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理解可能沒有那么深刻,但是讓他們通過自己種植,頂著烈日在田間勞動,他們對于這句詩的理解才更深切,那么種養(yǎng)課程在這種程度上就做到了溝通課堂,連接學科教學。另外,雖然孩子們在學校的種養(yǎng)課程上時間有限,但是他們在這門課程上形成的勞動意識會在回家之后得到體現(xiàn),有很多孩子在家里種植花花草草,喂養(yǎng)小動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勞動意識,也引導他們培養(yǎng)生活樂趣,成為會學習、會生活的人?!?/p>
當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教育也迎來了更多的契機。沙學文說:“有些孩子看到別的班級種植的東西比自己班級的好,就想方設法去搞破壞,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去教育引導,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另外,在種養(yǎng)的過程中,也涉及雜草、廢棄物的處理等環(huán)保問題,也需要教師引導孩子做出正確處理,而不僅僅是聚焦到勞動成果的收獲上。”
我們采訪當天正趕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們舉行兒童節(jié)歌唱比賽,其中一個班級的表演讓筆者印象深刻,孩子們在舞臺上表演的同時,他們的班主任在臺下的走道上做著相同的動作,孩子們會時不時地瞟上兩眼。此刻,孩子們就像一朵朵舒展的花朵,沐浴在音樂的旋律中。表演結束,無論是走下舞臺的孩子們還是前去迎接的教師,一個個笑意盈盈,那種輕松與快樂,洋溢在臉上。如果沒有教師心靈的舒展,何以會有孩子們心靈的舒展?
“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是馬鞍山實驗小學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要求。學校建立了育人導師制度,把全體教師分配到班級和學生小組,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成長合作組織,還建立起全員護導制度,使全體教師參與到學校每日常規(guī)管理中,做到時時處處人人皆育人。
學校為培養(yǎng)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開設了學校少年宮。其中美術少年宮開設剪紙、泥塑、水墨畫學習等課程,不管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是否有美術特長,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參加學習。少年宮的上課時間是在學生放學之后,這就意味著上課的教師要犧牲掉個人時間,無償為學生提供課后教學指導服務。賈亞群老師是美術少年宮的一名任課教師,她說教孩子畫畫是快樂和幸福的,雖然占用了部分個人時間,但是看到孩子們喜歡畫畫,愿意來學習,自己內心是喜悅的。
“小學教育影響孩子一生,雖然我們只教孩子們六年,但是一定要為孩子想六十年,要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基,也是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著想。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們學校大門口的字‘教學生六年,為學生想六十年,為國家和民族想六百年’,這是我們老師一直記在心里的教育理念。”馬鞍山實驗小學葉傳標校長深有感觸地說。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辈稍L當天孩子們正在進行歌唱比賽,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二年級一個班的小朋友的演唱曲目??吹胶⒆觽兊谋硌?,讓人聯(lián)想到一碧萬頃,接天蓮葉的荷塘景象,而學校構建的彩育課程體系,激活了各個教育資源,形成了“無窮碧”的良好教育生態(tài),所以才使得每個學生呈現(xiàn)“別樣紅”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