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連卉 褚琳 王晶桐 鄧利華 李嬌嬌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老年科,北京 10004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起病隱匿,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肝臟疾病〔1〕。中國NAFLD的發(fā)病率約占15%〔2〕。2017年中國調(diào)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群NAFLD的檢出率高達22.22%〔3〕。本研究使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纖維化評分(NFS)作為評價脂肪肝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指標。維生素(V)D缺乏在老年人中極為常見,國內(nèi)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高齡老年人VD缺乏率甚至達到90.4%。研究〔4〕證實,VD缺乏直接和(或)間接影響NAFLD的發(fā)生發(fā)展。本研究通過觀察老年NAFLD患者中血清25-羥維生素D〔25(OH)D〕、NFS的變化,旨在分析其之間的相關(guān)性,探討老年NAFLD患者中VD對進展性肝纖維化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43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平均年齡(80.05±8.69)歲,其中無NAFLD患者296例,NAFLD患者138例,均符合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飲酒折合乙醇量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者;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Wilson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全胃腸外營養(yǎng)等可導(dǎo)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患者;重癥感染、血液病等機體代謝狀況嚴重紊亂者。本研究已獲得受試者同意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研究方法 記錄所有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既往病史、飲酒史、血壓、身高、體重等。檢測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血紅蛋白(Hb)、肌酐(Scr)、空腹血糖(Glu)、血脂、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胰島素(FINS)等指標,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血清25(OH)D。25(OH)D≤50 nmol/L為VD缺乏組,25(OH)D>50 nmol/L為VD不缺乏組〔6,7〕。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體重指數(shù)(BMI)和NFS。HOMA-IR=FINS(μU/ml)×Glu(mmol/L)/22.5。NFS=-1.675+0.037×年齡(歲)+0.094×BMI(kg/m2)+1.13×空腹血糖受損(IFG)/糖尿病(是=1,否=0)+0.99×AST/ALT-0.013×血小板計數(shù)(×109/L)-0.66×白蛋白(ALB,g/L)。以NFS=0.676為切點將NAFLD患者分為進展性肝纖維化組(NFS>0.676分)64例和非進展性肝纖維化組(NFS≤0.676分)74例〔8〕。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t、χ2檢驗及Pearson相關(guān)分析。
2.1無NAFLD組和NAFLD組一般臨床資料和生化指標比較 與NAFLD組相比,無NAFLD組BMI、收縮壓、舒張壓、ALT、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MA、FINS、HbA1c均較低,年齡、AST/ALT、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較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性別、病程、AST、乳酸脫氫酶(LDH)、Scr、ALB、Glu、總膽固醇(TC)、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和生化指標比較
2.2無NAFLD組和NAFLD組25(OH)D比較 NAFLD組25(OH)D水平較無NAFLD組明顯降低(P<0.05)。兩組間VD正常與VD缺乏的比例有明顯差異,在NAFLD組中VD缺乏的患者比例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2 無NAFLD與NAFLD組中25(OH)D比較
2.3進展性肝纖維化組和非進展性肝纖維化組 一般資料和生化指標比較 兩組性別、病程、BMI、收縮壓、AST、LDH、ALB、TC、TG、HDL-C、LDL-C、TBIL、DBIL、FINS、HbA1c、Hb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展性肝纖維化組與非進展性肝纖維化組年齡,舒張壓、AST/ALT、ALT、Scr、Glu、HOMA-I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非進展性肝纖維化和進展性肝纖維化25(OH)D水平比較 進展性肝纖維化組25(OH)D水平較非進展性肝纖維化組顯著下降(P<0.05)。兩組間VD正常與VD缺乏的比例有明顯差異,在進展性肝纖維化組中VD缺乏的患者比例明顯升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NFS評分與其他指標的Pearson相關(guān)分析 NFS與25(OH)D、ALT呈負相關(guān)(r=-0.177,P=0.038;r=-0.193,P=0.024),與Scr呈正相關(guān)(r=0.303,P=0.000)。
表3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表4 兩組25(OH)D比較
2.6NAFLD組中按照NFS分組 積分>0.676分診斷為進展性纖維化64例;積分<-1.455分排除進展性纖維化7例;-1.455~0.676分67例。
VD與骨代謝、脂肪代謝都有密切關(guān)系,血清中25(OH)D為體內(nèi)主要儲存形式,也是血液中VD的主要運輸形式,因其具有循環(huán)濃度高、半衰期長的特點,目前臨床上已普遍接受血清25(OH)D作為評價體內(nèi)VD水平的最佳指標〔9〕。國內(nèi)研究〔10〕發(fā)現(xiàn),我國高齡老年人VD缺乏率為90.4%,考慮可能與其戶外活動受太陽照射時間減少,肝腎功能生理性減退及消化道對于營養(yǎng)吸收較差有關(guān)。此外體脂隨增齡增加,脂溶性VD分布容積增加、生物活性下降,也導(dǎo)致VD水平下降。多項研究〔11〕結(jié)果表明,VD與NAFLD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效果存在相關(guān)性。Targher等〔12〕第一個研究了經(jīng)肝組織活檢診斷的NAFLD與VD水平相關(guān),與對照組相比25(OH)D濃度在NAFLD組明顯降低。有研究〔13〕表明NAFLD患者中25(OH)D水平低于健康者,且低水平25(OH)D的NAFLD發(fā)病率為高水平的3倍。Eliades等〔14〕和Kasapoglu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NAFLD患者血清25(OH)D水平顯著降低。分析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guān):胰島素抵抗(IR)是導(dǎo)致NAFLD 的最主要危險因素。Zhou等〔16〕建立了VD減少游離脂肪酸所致IR的實驗?zāi)P?。VD受體(VDR)是介導(dǎo)1,25(OH)2D3發(fā)揮生物學效應(yīng)的核內(nèi)生物大分子,為類固醇激素/甲狀腺激素受體超家族的成員,它可表達于肝臟,其表達與NAFLD 肝組織病理學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guān)〔17〕。從動物實驗中〔18〕了解到VDR對肝臟纖維化至關(guān)重要,如VDR基因敲除小鼠表現(xiàn)出自發(fā)性肝損傷和纖維化。VD缺乏或不足還可能通過炎癥介導(dǎo)的途徑,進一步加劇NAFLD的發(fā)生。VD缺乏通過引起Toll樣受體激活,上調(diào)肝臟炎癥和氧化應(yīng)激基因而起作用。因此推測VD是具有影響代謝作用的激素前體,其不僅具有經(jīng)典的調(diào)節(jié)鈣磷代謝的重要作用,還在抗炎、抗感染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等方面發(fā)揮作用,通過調(diào)節(jié)免疫/炎癥系統(tǒng)貫穿NAFLD。
近年來,研究〔19〕通過肝臟活檢金標準證實VD與NAFLD及其組織學嚴重程度的相關(guān)性,發(fā)現(xiàn)NAFLD患者血清25(OH)D較對照組更低,且25(OH)D能預(yù)測NAFLD的組織學嚴重程度。研究發(fā)現(xiàn)〔20〕低VD水平可以作為獨立因素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脂肪變性、組織炎癥及纖維化的程度。目前評估肝纖維化的金標準依然是肝臟活檢,而傳統(tǒng)的超聲檢查無法區(qū)分NAFLD及發(fā)現(xiàn)早期的肝纖維化。NFS是一種非侵入性評價纖維化程度的無創(chuàng)性評分系統(tǒng),其有效性已得到多個研究的證實〔21~24〕。通過低診斷閾值(-1.455)可以排除肝纖維化,通過高診斷閾值(0.676)可以確定肝纖維化。在眾多無創(chuàng)性肝纖維化評分系統(tǒng)中,NFS得到了最廣泛的驗證和美國胃腸協(xié)會的推薦〔25〕。本研究中結(jié)果提示NAFLD者NFS>0.676的患者與國外的大樣本肝穿刺得出的中-重度肝纖維化占22%~60%結(jié)果相符〔26〕。本研究提示25(OH)D為進展性肝纖維化的保護因素,25(OH)D降低而NFS評分增高。NFS與ALT負相關(guān),NFS越大,ALT越低,可能與因伴隨肝病纖維化的加重,肝受損程度加重,肝細胞合成肝酶能力下降有關(guān)。
本研究提示NAFLD的發(fā)生和進展與腎臟功能緊密關(guān)系。Li等〔27〕對1 412例成年漢族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NAFLD獨立于血糖水平,與腎臟功能受損密切相關(guān),NAFLD患者輕微腎功能受損的患病率顯著增高。研究〔28〕顯示,成人NAFLD 患者慢性腎臟病(CKD)的發(fā)病率是增加的。Chang等〔29〕對8 329 個健康對象進行肝臟B 超、生化指標檢測及跟蹤隨訪后發(fā)現(xiàn),324例最終發(fā)展成了CKD,而這個過程與NAFLD密切相關(guān)。當肝臟脂肪大量堆積后,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增加,肝細胞能量代謝障礙,炎癥細胞激活,炎癥因子釋放,引起全身炎癥免疫紊亂,從而加重氧化應(yīng)激,進而損傷腎臟。部分動物實驗也證實,慢性炎癥反應(yīng)、氧化應(yīng)激增強及高凝狀態(tài)在慢性腎病的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Foroughi等〔30〕研究發(fā)現(xiàn),補充VD治療可降低NAFLD患者HOMA-IR,補充VD能減輕NAFLD患者IR程度,從而減輕患者纖維化進程。因此認為在肝臟疾病患者中使用VD治療有抗纖維化作用。提示對于老年NAFLD患者應(yīng)積極開始并堅持補充VD治療,盡力減少肝臟纖維化的發(fā)生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