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1 金娜2
(沈陽市和平區(qū)南京街第一小學,遼寧 沈陽 110001)
語文在小學階段是尤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學習語文可以增長見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如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老套、教學理念傳統(tǒng)等問題,本文提出了“群文閱讀”這一新式語文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利用“群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學生領悟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最終真正提升語文素養(yǎng)。針對小學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和意義的
“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舉一反三,不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而是將與之相關的其他文章有機結合,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將文章全面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群文閱讀”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依靠語文教材,教學內(nèi)容以課本為中心,過程枯燥無味。而群文教學是將教師豐富的文章閱讀經(jīng)驗、人生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貫穿到語文課堂上,增加學生閱讀量,同時引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領悟正確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增加閱讀量。第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學生的閱讀速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閱讀速度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增加閱讀量,是小學生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的重要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注重學生考試內(nèi)容的培養(yǎng)而忽略學生的閱讀速度,“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實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第三,充實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學生通過各種文章的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開拓思維,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做到內(nèi)容充實,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
(一)轉(zhuǎn)變閱讀教學思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于閱讀技巧的熟練與否,并不注重學生內(nèi)涵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跟能力。因此,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最先需要做的時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班級的中心地位,引導作用尤為重要,要有意識的給學生留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時間與機會。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不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學生身上,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有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向上。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二)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文章,保證閱讀范圍與學習質(zhì)量。小學語文課堂最基礎的是課本里的內(nèi)容,教師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要結合本班情況,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興趣來決定教學方面的輕重。以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理解文章,在傳授知識時,注意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要將與文章相類似的題材“搬入”課堂,舉一反三。既可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可以開拓學生眼界。讓學生真正掌握文章的表達方式與閱讀技巧。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三)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多種形式。在開展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開展多種教學方式,使“群文閱讀”教學變得多樣化。例如分組朗讀,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課本片段進行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師直觀的明白學生的興趣所在,同時,了解每個學生的擅長領域。例如,小組中的朗讀者,自信大方有較高的心里素質(zhì)、小組中的講解者,邏輯性強、小組中的組織者,領導力強。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后,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特長,有利于發(fā)掘?qū)W生潛力,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得到很大提升。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小學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打下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開展“群文閱讀”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會使這種學習方法貫徹學生學習生涯,使其受益一生。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是“后退”。此“后退”是指教師不要亦步亦趨,給學生獨立的學習與思考空間。小學生大多思維方式不完善,對文章會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有時還會有一些超脫現(xiàn)實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否定學生的學習思路,要以積極鼓勵為主,正確引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查閱有關資料,或者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嘗試自主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遇到特別不好理解的方面教師才對此進行解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沒有被遏制,同時自己在自己查閱的過程中,學生對此問題印象更加深刻,同時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教學不要按部就班。興趣成就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文章,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而看到生澀難懂、枯燥無味的文章,難免興趣缺失。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思維進行巧妙組文,告訴學生兩篇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查閱資料,找出其中的相同之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一一講解。兩篇文章沒有聯(lián)系的地方,教師發(fā)揮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找出與枯燥的文章相近意思的文章進行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既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心里素質(zhì),又有利于增加教師與學生、同學之間的交流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開拓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探究欲望。
(六)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直接決定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息息相關。在進行文章組合教學時,教師組合文章的前提是選擇合適的文章。同時,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教師一板一眼的回答,并不能被學生完全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重要的引導者,教師自身應該有豐富的閱讀量與成熟的閱讀能力,憑借自身的語文素質(zhì)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還應該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與責任心。讓學生真正喜歡自己。
在小學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提升閱讀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