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三幼兒園 李卉梓
在學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版塊之一,家庭是幼兒園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平等、合作、交流、促進的原則下,幼兒園要建立家園共育模式,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家園共育工作中,主要的模式為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全面進入學校和家庭,其快捷、直觀、開放、互動的優(yōu)勢,給幼兒園創(chuàng)新家園共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為家園共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在“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工作的重點與途徑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對于幼兒園而言,要突破思維定式,充分發(fā)揮互聯網技術平臺的強大功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構建一種平等、包容、開放、共享的家園關系,建立家庭、幼兒園、幼兒、教師共同成長的家園共育新模式。在“互聯網+”條件下,借助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面、高效的共育平臺,進一步推進家園共育的有機結合,實現家園共育的信息化、專業(yè)化和系統(tǒng)化。對于家庭來說,要主動參與多元化與開放化的家園共育活動,促進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通過家庭和幼兒園的協調配合,促進與家庭之間的深入交流和有效互動,促進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更加規(guī)范、廣泛和便捷,提高家園共育工作的實效性。
日常信息溝通交流是家園共育的最基本方式和內容。在互聯網條件下,信息通道逐漸多元化和便捷化,為了能夠與幼兒家長取得即時聯系和溝通,許多幼兒園的班級都建立了家長QQ群、家長微信群,教師充分利用這些平臺,能夠即時、快速傳達和交流有關信息。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向家長發(fā)送幼兒在園一日學習、生活、活動情況的照片和視頻,使每一名家長都能隨時觀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和各種表現,全面了解學前教育的特點??梢宰層變杭议L在QQ群、微信群等網絡平臺中提出對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的意見建議,互相交流幼兒在園在家的學習、活動等表現。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溝通平臺向幼兒家長推薦有關幼兒的教育常識,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問題和解惑釋疑,取得家長對幼兒教師、對幼兒園的信任,使家長更加關注和支持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家長也要利用這些網絡溝通平臺,積極開展與教師、家長之間的交流、學習與溝通,從而為家園共育工作打下相互信任的基礎。
幼兒園在家園共建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條件,構建幼兒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親子微博、家長微信群等多樣化的線上數字信息平臺,為家園共育工作開辟便捷、多向的快速交流通道。在線上數字平臺建構中,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建設自己的網站,立足于園本特點,富有校園個性特征的網站建設可以更好地為家長展示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起到窗口作用,能夠為教師與家長架起一座方便快捷、生動形象的信息溝通橋梁。幼兒園網站上要以家長空間、育兒知識、家長課堂、活動快遞、風采展示等欄目為主,定期發(fā)布和更新相關內容,為幼兒家長傳達和滲透工作信息和學前教育理念,以多角度、多方向、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幼兒家長共同關注幼兒的學習、教育、成長和發(fā)展狀況。例如,“活動快遞”可以為幼兒家長傳遞幼兒園最新的教育動態(tài)和活動開展情況,引導家長更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開展好各項教育活動。在“家長空間”中,可以定期鏈接和發(fā)布新穎的家庭教育理念、幼兒保健知識,幼兒營養(yǎng)知識、成功人士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等,引領家長積極轉變幼兒教育理念,與幼兒園全面、廣泛地共同做好對的規(guī)范教育。不具備建設自己網站的幼兒園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和國家教育資源服務平臺信息資源,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家長微信群等途徑,及時發(fā)布專業(yè)的教育理論和知識,指導和影響幼兒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梢岳镁€上平臺的有力支持,通過指導家長觀看教育專家講座、分享教育知識等線上溝通交流學習,結合線下開展父母教育講座,開展幼兒園親子活動,向家長灌輸和滲透正確的教育知識,為幼兒家長提供豐富的學前教育資訊,取得幼兒園、教師和家庭之間的雙向溝通互動,促進家長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
在“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與家庭的關系從傳統(tǒng)的面對面溝通交流拓展到了信息化平臺層面,實現更加便捷、平等的交流。在信息技術平臺支持下,這樣的家園交流過程中家長和教師、家庭和幼兒園始終處于一個平等地位,沒有身份、職業(yè)、地位的區(qū)別,大家都可以通過班級論壇發(fā)表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在交流中獲得進步和成長。
例如,各班級教師可以從班級工作的安排和家長的交流需求出發(fā),在幼兒園網站的班級主頁中,建立一些“班級園地”“我的笑臉”“我的足跡”“作品天地”“親子樂園”等版塊欄目?!鞍嗉増@地”欄目中,及時發(fā)布每周的教學活動安排、幼兒主題活動安排、班級通知等,讓家長及時了解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要求等;“我的足跡”欄目主要發(fā)布幼兒在幼兒園各項教學活動中生活、學習、成長的留影;“作品天地”欄目主要發(fā)布一些幼兒在課堂中、活動中自己獨立完成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我的笑臉”欄目主要發(fā)布每個孩子在參與活動、競賽、實踐活動、好人好事等活動中的精彩照片;“親子樂園”欄目發(fā)布一些家長在幼兒園參與親子教育活動的照片、家長在家庭中與幼兒共同讀書、共同做游戲等照片,還可以發(fā)布一些親子小制作方法、親子游戲方法、推薦親子閱讀書目,推薦一些優(yōu)秀家庭育兒心得體會文章。這些欄目中的資料或信息,能夠促進家長更加關注、支持班級和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
總之,在“互聯網+”的技術背景下,幼兒園和幼兒教師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家園共育方式,吸引幼兒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家園共育的精準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