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蓮花學校 金建英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改變傳統(tǒng)管理中命令的方式,建立新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在友好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產(chǎn)生了信賴感。在班級中學習和參與班級各項活動時,學生會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安排,推動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在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他們提出可行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積極投入各學科的學習中。
小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時,班級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場所。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時,班主任可以組織豐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集體活動中,通過與同學的相互合作完成這項活動,讓他們體會到班級強大的凝聚力,增強他們的班級責任感。例如,在學校舉辦的“流動紅旗”評比活動中,學生為了贏得流動紅旗,認真打掃自己負責的衛(wèi)生區(qū)域,并時刻保持衛(wèi)生區(qū)域的整潔。每個學生都非常重視這次評比活動,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意識,讓他們在活動中形成了一個整體,通過團結(jié)、合作、努力參與的過程推動班級活動的順利進行。
班主任在向小學生進行德育和滲透時,要利用好班會活動,在班會上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時刻學習道德知識和反思道德行為的習慣,通過品德教學和生活中學習道德知識,并踐行到日常行為中,促進他們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為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班主任在每星期一次的班會活動中設立“良好道德行為獎”,關注學生在學校中的動態(tài),隨時用手機把他們好的和壞的行為拍下來,作為班會進行德育的素材。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挑選一些典型行為照片進行展示,讓學生對這些行為進行評價和討論。通過交流,學生對良好道德行為有了更深的認識,會讓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習這些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避免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促進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實現(xiàn)班會對學生的德育作用。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時,離不開優(yōu)秀的班干部。在管理班級事物和組織班級活動中,班干部會用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來約束自己,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引導其他學生,每個學生都能在班干部的管理下完成自己的任務,推動班級管理工作和班級活動的順利進行。為了讓班干部更好地發(fā)揮德育作用,班主任在選拔出班干部成員后,要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做到以德服人,避免出現(xiàn)班干部利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的現(xiàn)象。通過培訓,增強了班干部的責任感,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所擔任的職位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用心為班級和同學服務,認真執(zhí)行班主任安排的管理任務,不斷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實現(xiàn)德育的深入進行。
總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強德育,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要起到表率作用,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舉止、工作態(tài)度,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讓他們能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良習慣,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增強班級責任感,促進道德素質(zhì)的發(fā)展,實現(xiàn)德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