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四川省閬中市滕王閣小學校,四川 閬中 637400)
在小學階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需求,需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各種因素。其中,情境教學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而且效果最明顯的英語教學方法。據(jù)此,本文主要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在平時,小學生基本上使用的語言就是普通話,在英語學習上只局限在課堂中。但是,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有限,這就導致大多數(shù)小學生將英語學習看作是任務,甚至是一種負擔,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興趣和積極性更是不可能,這也就給小學英語教學直接造成了阻礙。所以,從根本上來講,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而通過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模擬出真實的生活場景,會把學生帶進全新的學習情境中去,還能夠促使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具有吸引力,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應用于實踐中,即學以致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把教學內容放置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切實根據(jù)課本教學內容,經過加工之后,促使其成為更加真實的、直觀的生活場景,加強代入感,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場景,轉換角色。將課堂設置成商店,以此作為背景,將相關英語詞匯切實應用到對話中去,從中進行單詞和對話練習,場景記憶的時間更加真實和長久,有助于學生學習、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會話導入實際上就是師生間、同學間的自由對話,以此形式導入新課文。教師可以把全班的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安排組長,形成一個學習整體。其中,組員都需要組織一段和指定主體相關的對話內容,鍛煉熟練程度,在學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要求學生切實根據(jù)具體的學習內容,進一步修改和拓展。同時,還可以建立英語值日表,要求每組學生自行設置情景,由其他的同學共同參與,演示學習過的對話,或者將所學知識切實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氛圍中,表現(xiàn)、表達自己,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此完成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
長期下去,教師占據(jù)教學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在新課程深化改革形勢下,不斷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所以,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教師與學生角色,促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提出問題的主體,再由學生來回答問題。以此形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思考能力,使得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還能夠在學生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中,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在學校的食堂、樓梯、走廊等區(qū)域,合理設置一些英語諺語和單詞,當然其應與所放置的區(qū)域有所關聯(lián)。在操場上,應該放置與運動、器材、設備等相關的詞匯和語句。校園英語文化氛圍是帶動學生學習和應用的關鍵所在,而教學應該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將具體的事物通過情境與英語聯(lián)系起來,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濃厚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營造濃郁的學校英語文化氛圍。
在英語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切實結合關于日常生活的內容,充分合理利用句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正確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在日常教學中,根據(jù)對話內容,要求學生進行分角色上臺扮演,并對話。為了保證表演更加生動和活潑,可以自制一些小道具,充分利用講臺作為舞臺,以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合適的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則應該注意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教師在講解水果之類的單詞時,可以提問“What’s missing?”,并展示一些相應圖片,讓學生讀圖片上的單詞,然后抽出其中一張,讓學生尋找丟失的一張。通過這一游戲,不僅可以學習和鞏固詞匯,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思考和觀察能力。游戲教學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放松肢體,放松精神,還能夠保證課堂的秩序,從而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新知識和技能。
課堂主要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在室內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生動、直觀、鮮明的形式,合理設計情境,充分利用圖片、畫畫等方法,創(chuàng)造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促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可以看一些英文的動畫片,做一些關于英語的游戲等。在室外課堂,進行一些游戲,學習動物叫聲,扮演動物角色,表演英文話劇等。這樣一來,便可以將教學融入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