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璠璠
(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計劃生育宣傳技術站 陜西 延安 717300)
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屬于現階段教育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問題及內容,但現階段的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水平較低,多數青少年在缺乏生殖健康自我保護知識及意識的狀態(tài)下會出現較多的問題,婚前性行為會導致意外懷孕、性疾病的感染等[1]。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及成長,損傷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及經濟等,甚至導致青少年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青少年在教育學習過程中應從關注自己的的生殖健康及性健康,從教育的角度正確的看待及對待性[2]。為了分析我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健康教育現狀及效果,筆者針對當前中國青少年進行了分析及探究。
針對現階段數據庫內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本次在數據庫中搜集的資料共2152篇,其中青少年的人數為15963人,其中男性為8569例,女性7394例,年齡集中在13周歲至18周歲之間,均值為(15.63±2.15)歲;所有的觀察對象均為各大院校的中學生及大學生。所有的觀察對象均排除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吸毒者等特殊群體,所有的觀察對象年齡均在13周歲至18周歲之間。
針對15963例青少年進行性與生殖健康方面健康知識的掌握,由兩名以上的學者提取相應的信息資料,收集合格的文獻相關信息,主要包括接受觀察的青少年年齡的范圍、樣本數量、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地點、干預方式、干預的內容、評價指標、文獻的發(fā)表年代、文獻的作者等,最大程度上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
針對現階段萬方、維普、知網等數據庫中關于我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健康教育的現狀及效果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
根據萬方、知網及維普等數據庫內的相關文獻2152篇進行分析后,其中559篇(25.98%)涉及到相關的性教育及生殖健康的教育,1593篇(74.02%)涉及到艾滋病及性病的預防教育。一般來說,在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文章中都會包含一定的性病及艾滋病預防的內容。但由于現階段性病及艾滋病在我國的肆虐,當前我國關于性病及艾滋病相關的預防教育已經存在一個較為獨立的層次上,為明確生殖健康的行為、態(tài)度及知識相關效果提供參考。在這類文獻中涉及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的途徑主要包括學校、醫(yī)療機構、親子教育及同伴教育等類型,性與生殖健康教學水平較好的地區(qū)主要為上海、北京等城市。
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屬于當前我國青少年教育過程中較為重視的問題,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的性與生殖健康發(fā)生率較大的變化。多數青少年的性發(fā)育時間及性成熟年齡均有所提早,這種趨勢導致青少年初次性生活的年齡有所提前,臨床中未婚流產及未婚妊娠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甚至出現較多性病及艾滋病傳播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現象,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fā)育及身心健康[3]。
青少年時期屬于人一生當中生理及心理發(fā)展速度較快的時間段,但同樣這一時間段的青少年中人工流產、性病、艾滋病、意外妊娠等的發(fā)生率較高。從調查分析的報告中得出,當前我國各個地區(qū)的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水平較低,教育效果較差,且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因此,針對青少年實施相應的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F階段的數據庫中關于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相關文獻較為傾向于性病及艾滋病預防方面,涉及到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內容占少數[4]。且大多數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的途徑都是通過學校開展實施的。因此,在現階段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過程中應針對性教育及生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教育,主要包括人與人相處的人際關系、價值觀、態(tài)度與技能、社會、文化、權利、性行為、人體發(fā)育、性、生殖方面的健康等,學校應將性與生殖健康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必修課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去,并保證每學期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課時至少在12節(jié)以上。除了學校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途徑之外,還應積極開展這方面的專題講座、生活技能培訓、參與式活動、性與健康宣傳資料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等,從全方面的學習、生活等過程中滲透性與生殖健康先關知識,體現以青少年為中心的雙向互動、自主參與式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理念,提升青少年對于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預防及降低發(fā)生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性病、意外妊娠、過早性經歷、人工流產等發(fā)生率[5]。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水平較低,且教學效果一般,各部門應從學校、家庭、社會及醫(yī)療部門等強化對青少年實施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快樂的成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