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飛飛
雜糧被越來越多家庭請上餐桌,但怎么做雜糧粥更科學(xué)、更營養(yǎng)呢?煮雜糧粥,要記住這幾個數(shù)字。
雜糧包括全谷物和雜豆,小麥、大麥、稻米、燕麥、黑米、玉米、高粱、小米等都可以通過合適的加工方式作為全谷物,而雜豆則包括除了黑豆、黃豆以外的淀粉豆類,比如紅豆、綠豆、白蕓豆、花豆等。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推薦每天吃全谷物和雜豆類食物50~100克,大約相當于一天中谷物的1/4~1/3。這樣搭配一方面考慮能保持餐后血糖較為平穩(wěn),另一方面考慮到富含淀粉的豆類和部分全谷物沒有黏性,雜糧與精白米或糯米一起合理搭配,能夠同時滿足營養(yǎng)與口感上的需求。
淀粉豆類的蛋白質(zhì)含量是大米的3倍,而且富含谷物中所缺少的賴氨酸。豆類與谷物一起搭配可以發(fā)揮賴氨酸營養(yǎng)互補的作用,從而提高蛋白質(zhì)生物價。為了更好地完成“每天不重復(fù)的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的目標,雜糧粥中豆類的種類數(shù)最好在3種以上。
如果用電壓力鍋做雜糧粥,糧食與水的比例大概是1∶10~1∶6,因為電壓力鍋不會像普通明火烹調(diào)那樣,有較多的水分蒸發(fā),所以加水量可以控制在8~10倍。但是如果是普通湯鍋做,需要添加更多的水,具體的加水量與雜糧種類和烹調(diào)時間都有關(guān)系。
需要提醒的是,雜糧粥固然健康營養(yǎng),但也要與食者的身體反饋相適應(yīng)。平時沒有吃雜糧的習(xí)慣,剛開始可以適當減少雜糧比例,比如先10%,如果身體沒有不適,可以逐漸增加,不要超過一半為宜。這種循序漸進的辦法同樣適用于消化能力較弱的老年人或者嬰兒。另外,可以優(yōu)先加入小米、大黃米、高粱等有利于改善消化吸收的黏性雜糧。若仍有不適,可以選擇將雜糧打成糊糊的辦法適量吃。而需要控制體重或者三高的人,除了各種顏色的糙米,選擇燕麥也不錯,因為其中含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的β葡聚糖。這里注意選擇整個的燕麥?;蛘邏罕獾难帑溒皇翘砑恿颂堑瘸煞值乃偈逞帑溒?。大麥和燕麥類似,也含有β葡聚糖,比燕麥更好消化一些。各種淀粉豆類的消化速度都比精白米、面慢,如果腎功能沒有問題,絕大多數(shù)人都適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