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果園小學 龔 瓊
估算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數(shù)據(jù)是不需要精確計算的,只需大概估計一下就可以了,而我們的學生在剛開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由于人小,已有的知識有限,遇到的實際問題都是一些簡單的并且要精確計算的,如班里有男生24 人,女生有21 人,一共有多少人。后來隨著知識和生活閱歷的增長,逐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慢慢地要解決一些較復雜的實際問題,有時候遇到的問題只需要大概估計一下,便可作出結論,無需精確計算,但學生由于長時間的精確計算訓練,形成了精算的思維定勢,卻沒有估算意識,這樣使其在解決有些問題的時候很不方便。那么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如何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呢?以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估算的概念入手,從日常生活、結合教學以及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體現(xiàn)估算價值,了解估算方法,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估算,使學生意識到估算解決問題的優(yōu)勢和利用估算帶來的簡便和快樂,慢慢就形成了估算的意識。新課標將估算作為一種伴隨精確計算而存在的常見的計算方法,是具有技巧性和生活性的數(shù)學方法,所以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學生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感和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數(shù)學,特別是估算,很多時候我們都要用到它,它是以口算、筆算為基礎的,例如,媽媽要去超市購物,根據(jù)所要購買的商品及價格,大概估算一下需要帶多少錢;又如我們的教室在四樓,估一下我們的教室離地面的高度;爸爸媽媽的身高大約有多少;我們的家離學校有多遠;小學生上學大部分都是由家長接送,那么,家長幾點來學校比較合適,我們要根據(jù)家到學校的距離以及家長來學校的速度、放學的時間大概估算一下,這樣可以減免時間的浪費等等??傊谖覀兩钪?估算的應用隨處可見,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最熟悉的實例入手,讓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估算的價值以及估算的意義,從而意識到要解決有些實際問題,必須要有估算意識,并掌握估算技能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使他們合理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
一般我們用到的估算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1.利用四舍五入法,根據(jù)需要取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算出結果,很快能判斷出準確值在哪個范圍,這在計算過程中用得比較多,如在計算241+755 時,把241 看成整十數(shù),取它的近似數(shù)就是240,若保留整百數(shù)就是200,同樣的方法,755 取它的整十數(shù)就是760,整百數(shù)是800,這樣240+760=1000,或者200+800=1000,算起來就比較容易,也能大致判斷出它的準確結果在1000 左右。再如,國慶節(jié)期間,香溪洞的游客數(shù)量,1 日有3007 人,2 日有3987 人,3 日有4005 人,4 日有4102 人,5 日有3006 人,6 日有2900 人,7 日有2004 人,國慶期間香溪洞一共接待游客多少人?大約接待了23000人。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取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是幾,下一位若是大于或等于5 的數(shù),就向前一位近一,若下一位上是小于5 的數(shù),就直接舍去。其實在計算多位數(shù)除法時,我們常常用到的就是取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試商,如6291÷74 ≈6300÷70=90。有時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估算很快判斷出一道題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如981+324=1405,顯然錯了,981 接近1000,324 接近300,那么1000+300=1300,或者把它們都看成整十數(shù),即980+320=1300,所以正確值應該在1300 左右。
2.估小,如:五、六年級學生去看電影,電影院共有38 排,每排36 個座位,五、六年級共有學生889 人,估一估坐得下嗎?把38看成30,36 看成30,這樣一共可以坐900 人,把數(shù)字估小都能坐下,那么889 人一定能坐下。
3.把數(shù)字同時估大,如:媽媽要去超市購物,洗發(fā)水35.4 元,洗衣液48 元,毛巾5.5 元,媽媽帶100 元夠嗎?把35.4 看作40,48看作50,5.5 看作10,這樣40+50+10=100,都估大了合起來才100,那么實際總價不夠100 元,所以夠了。
4.讓估計值與精確值更接近比較合理,如有時在購物的時候,需要把要付的總價盡量和準確價接近,常會把一個數(shù)估大,一個數(shù)估小,這樣使估算值更接近準確值。
估算的方法有很多,教學中我們將估算融入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情境中,使學生能夠對這一情境積極參與,對問題能夠獨立有針對性地進行思考、思索,能夠對問題進行判斷和分析,面對具體的問題具體對待,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事例中感受估算的必要性和靈活性,使自身的估算意識得以形成,從而增強了學生的估算意識,掌握了不同的估算方法,也提高了估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也是估算的內在價值體現(xiàn)。估算的方法很多,但并不是離精確值越近越好,不同的情景需要用不同的估算方法,面對具體的問題具體對待,根據(jù)需要靈活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估算只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激起學生的估算欲望,才能使學生主動地獲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學生才能感覺到估算的用途,從而將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靈活自覺地加以運用。